IT之家 10月18日 16:22
FAST望远镜首次探测到恒星黑子区域射电暴信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首次成功探测到来自恒星黑子区域的毫秒级射电暴信号。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为直接测量恒星小尺度磁场和揭示恒星磁活动的起源提供了全新的观测手段。研究人员在一颗名为AD Leo的活跃红矮星上,捕捉到了信号频率变化速度极快的射电暴,并根据其特征确定信号源自黑子上方的小尺度磁场结构。FAST望远镜在时间分辨率上的卓越表现,是此次观测成功的关键,使得捕捉恒星射电辐射的细微瞬变成为可能,为理解恒星磁场结构和活动开辟了新途径。

⭐ 突破性观测: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首次成功探测到来自恒星黑子区域的毫秒级射电暴信号。这一发现标志着天文学在理解恒星磁场活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研究恒星的磁场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直接观测证据。

💡 全新观测手段:此次探测为直接测量恒星小尺度磁场提供了全新且有效的观测手段。通过分析恒星黑子区域产生的射电暴信号,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恒星磁活动的起源及其对周围空间环境的影响。

🔬 信号源解析:研究团队在一颗名为AD Leo的活跃红矮星上,探测到了一种信号频率变化速度极快的射电暴。结合对恒星磁场模型的分析,他们确定该信号来源于黑子上方的一个小尺度磁场结构,而非大尺度磁场,从而精确定位了辐射源。

🚀 FAST望远镜的优势:FAST望远镜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是此次观测成功的关键。其“亚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能够捕捉到恒星射电辐射的细微瞬变,这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设备能够比拟的,极大地提升了观测能力。

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今日报道,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晖教授和博士生张佳乐为主的研究团队近日利用“中国天眼”FA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来自恒星黑子区域的毫秒级射电暴信号,为直接探测恒星小尺度磁场、揭示恒星磁活动的起源提供了全新观测手段。

据介绍,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局地的强磁场区域,其磁场结构的爆发会扰动地球周围的空间环境,影响卫星运行和通信、导航、电力等系统的正常工作。其实,其他恒星也存在类似的黑子结构,一些活跃红矮星上的磁活动还会更加频繁剧烈。

长期以来,直接测量恒星黑子区磁场是困扰学术界的难题。该发现说明恒星黑子区域的磁活动能将电子加速到极高能量,这些电子在磁场中做回旋运动,产生独特的射电辐射。捕捉这些射电信号,就可以直接分析恒星表面小尺度的磁场结构。它为研究恒星磁活动的起源、理解恒星复杂的磁场结构提供了全新方法。

此次,团队在一颗名为 AD Leo 的活跃红矮星上用 FAST 探测到一种极为特殊的射电暴,其信号频率变化速度高达每秒约 8GHz,远超以往在类似恒星上观测到的任何射电暴频率漂移速率。研究团队认为,要产生如此快速的频率漂移,辐射源必须来自一个磁场强度高且位置非常接近恒星表面的区域。结合对恒星磁场模型的分析,他们排除了大尺度磁场的可能性,确定信号来自黑子上方的小尺度磁场结构。

田晖表示,该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 FAST 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过去恒星射电观测时间分辨率大多只有小时或分钟量级,而 FAST 把观测时间分辨率提升到了“亚毫秒”级,能捕捉恒星射电辐射的细微瞬变,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设备能与之媲美。

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 10 月 18 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IT之家附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w6116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天眼FAST 恒星黑子 射电暴 恒星磁场 天文学 FAST telescope Stellar sunspots Radio bursts Stellar magnetic field Astronom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