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39分钟前
AI 在代码工作中的实际体验与局限性探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作者在日常代码工作中使用 Gemini 和 Qwen 等 AI 工具的体验。作者认为 AI 在分析单个文件或函数、生成不熟悉领域的基础代码框架、解答技术疑问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然而,对于复杂逻辑、跨模块交互、并发问题以及生成高质量的单元测试等方面,AI 的能力仍显不足,尤其是在需要深入理解业务逻辑和排查深层问题时,AI 容易产生幻觉并给出无效建议。因此,在关键和复杂的编码任务中,人工审查仍然至关重要。

🔍 AI 在代码分析方面能处理单个文件或少量函数,但难以保持跨多个文件的上下文理解。

💡 AI 在生成不熟悉领域或语法的代码框架方面表现良好,尤其是在明确提出需求的情况下,例如多线程并行执行的框架。

🚧 对于涉及复杂逻辑、多线程、指针等容易出错的代码,AI 生成的代码需要谨慎 review,且 AI 无法承担潜在的错误责任。

❓ AI 在解答不熟悉的技术知识、编译错误和库的使用等方面非常实用,能快速提供信息。

🤔 对于深层逻辑、并发和底层问题,由于难以清晰描述背景,加上 AI 可能产生幻觉,其提供的排查思路往往效果不佳。

不知是我姿势不太对,感觉 AI 带来的提升比较有限,尤其是一些深层逻辑、跨模块交互、并发等等问题上,不知大家的体验如何?

自己平时主要使用 Gemini + 公司内网可用的 qwen:

分析代码:
1. AI 只能做到分析某个文件、某几个函数,同个会话再多给几个函数,就把前面的都忘了;
2. 平时有个别逻辑复杂的函数,丢过去分析很好用;

代码生成:
1. vscode 内置的 qwen 很一般,基本没用过 tab 生成,还是通过会话方式让 AI 给出答案。
2. 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库、语法、多线程协作等,给 AI 明确提出需求,AI 给出的代码框架还不错,自己改改就能用,比如让一组异步任务多线程并行执行,等待所有线程返回结果再返回;
3. 涉及多线程、指针等等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自己写都有可能出错,不敢让 AI 写自己 review (新人基本没 review 过别人代码没经验找出问题 + AI 不能背锅);
4. 测例:AI 写 UT 应该很 6,不过我们平时不强制写 UT ,写 function test 、和业务结合的比较深,AI 不好用,除非是某些行业内标准业务流程+自己讲清楚逻辑,比如写 SQL ;

分析问题:
1. AI 最好用的地方是解答自己不熟悉的一些知识,编译报错、某些库等等;
2. 一些深层的逻辑问题、并发问题、底层问题,很难讲清楚背景,AI 因为幻觉(我理解就是 AI 一定信誓旦旦给你答案,但可能完全胡编或抓小放大没侧重点)的存在,给出的排查思路很多时候是没用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 代码 Gemini Qwen 代码分析 代码生成 局限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