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1小时前
中国服务机器人畅销海外,成外贸新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展示了中国“智造”的最新成果,包括cofe+机器人咖啡馆、越障擦窗机器人、AI健康检测机器人等。这些产品凭借其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应用场景,受到了海外客户的青睐,斩获大量订单,遍及欧洲、中东、澳大利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服务机器人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显示出中国在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强大实力。

🤖 **技术创新引领市场:** 以cofe+机器人咖啡馆为例,其“杯杯手工拉花、杯杯3D打印图文”等功能,以及为满足全球197个国家咖啡口味而进行的参数和口感调试,展现了中国服务机器人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定制化能力,赢得了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

💡 **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 越障擦窗机器人从仅能解决15%的平面清洗场景,拓展到可应对装饰条凸起20厘米以内场景的60%覆盖率,显著扩大了应用范围。这不仅满足了人工成本高昂的发达国家替代“蜘蛛人”的需求,也契合了沙特阿拉伯等缺水国家节水清洗的环保需求,体现了产品适应不同市场痛点的能力。

📈 **外贸新动能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中国服务机器人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不仅带动了本土企业的快速成长,也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4.9%,显示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并促进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 **克服出海壁垒,加速全球化进程:** 面对通讯基础设施差异、支付壁垒等问题,企业通过通信增强、离线支付等技术手段确保机器人流畅运行。同时,积极响应欧洲市场对多语言交互的需求,推出多语言版本并推进海外市场认证,表明中国企业正积极克服出海挑战,加速全球化布局。

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服务机器人畅销海外,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动能。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再度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随着展期过半,多家企业表示他们已斩获不少订单,客户遍及全球。

“昨天就成交了三千万!” 10月17日上午,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非子兴奋地表示。他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本届广交会开展仅三天,其成交额较今年4月举行的春季广交会已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客户来自欧洲、中东、澳大利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

本届广交会上,他的公司带来了最新产品第六代cofe+机器人咖啡馆,具备“杯杯手工拉花、杯杯3D打印图文”等功能。他介绍称,为了满足不同海外市场对咖啡的口味,他们与各国咖啡行业协会密切沟通、聘请各国冠军咖啡师“陪练”机器人调试参数和口感,做到复刻全球197个国家的咖啡配方。

继第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后,本届广交会延续这一亮点,来自46家行业领先企业的人形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光伏清洁机器人等产品在海外客户面前亮相,引得海外买家赞叹不已。 

突破不断!“中国智造”持续走实走深

在韩非子身后,不少海外客商正在围在展位前,等待一杯新鲜出炉的拉花咖啡。他透露,在工厂24小时运转的情况下,机器人咖啡馆仍处于断货状态,新订单要等待至少45天。 

“我们落后了30年!”正在逛展的巴西买家利玛(Marcelle Lima)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里就像生活在未来世界。” 利玛从事于浮法玻璃生产行业,她对记者说工厂考虑未来增加硅材料生产线,来广交会希望多了解机械臂等产品。

在本届广交会上,科技含量持续提升,不少参展企业推出新品,彰显“智能制造”升级新趋势。

凌度智能在本届广交会上展出了其最新产品越障擦窗机器人。黄健介绍称,此前推出的平面清洗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竖条、隐框等凸起不超过1厘米的平面,“只能解决15%左右的场景” 。他透露,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他们新推出的越障擦窗机器人可以在装饰条凸起20厘米以内的场景作业,一下将使用场景扩大至60%。“我们目前已经拿到40多个发明专利证书。新推出的越障擦窗机器人的相关发明专利还在申请中,未来可能会突破100个。”黄健称。

记者走到展位前时,工作人员与海外客户正在举办签约仪式。该公司副总经理黄健对记者介绍称,这位客户来自沙特阿拉伯,刚刚预订了3台越障擦窗机器人,每台零售价约40万人民币,一会儿还有一位下了100万美元订单的马来西亚客户要来。

他介绍称,购买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海外客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工成本昂贵的发达国家,用擦窗机器人替代高空“蜘蛛人”的需求强劲;另一类客户则是沙特阿拉伯等缺水国家,擦窗机器人通过微量水和洗滚刮等物理接触方式清洁玻璃,较人工清洗节水量超80%,且无需洗涤剂。 “取代高危工作,或者让高危工作更安全是我们的创业理念。”他称。

也有展商表示,他们在上一届广交会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时参展,并在此发现了国际市场的新机遇,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AI机器人产品“小宝”在本届广交会上再度亮相。该公司总裁助理党维纳介绍称,这款产品可一站式完成体温、血氧、血糖及尿酸等健康指标检测,健康报告生成后可无缝衔接AI或真人医生问诊。其AI语言陪伴功能还可以解决老年人情感孤独问题。针对独居安全痛点,“小宝”还加入安全监测功能,遇跌倒或突发疾病时可一键同时呼叫6位紧急联系人。 

“4月份参加了广交会之后,发现这个需求不只是中国的,是全球化的。” 党维纳称,他们发现这款原本针对国内银发市场研发的产品受到全球客商欢迎,来自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南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客户纷纷订购了样机。 

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服务机器人畅销海外,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动能。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不断走俏国际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4.9%。

“很多客户告诉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割草,否则社区或者警察会给他们出罚单,而且手动割草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时间消耗。”上海中坚高氪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睿讲述了他的观察。他介绍称,该公司的智能除草机器人已经在法国售出数千台,开展以来已经收到来自法国、波兰、乌克兰、意大利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客户的购买意向,计划未来推出更多型号以覆盖不同草坪面积、不同草种硬度等多个使用场景。

各显神通,服务机器人出海“闯”市场

据央视新闻,广交会主办方介绍,在机器人出海方面,上一届广交会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时,有的展品才刚刚研发出来做展示,高精尖产品有人问询、有热度,但由于产量有限、各国标准不一等,存在有单“接不住”的情况。这也激发企业不断加快适应各国标准、开发定向产品和持续扩大产能。

不少展商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客户反馈,他们不断加大研发和调试投入,以满足海外客户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定制化需求。

“疫情三年,没干别的,都在打基础。” 韩非子对记者表示,经过长期努力,他们的机器人咖啡馆已经克服了出海中遇到技术和移动支付壁垒等障碍。他举例称,由于不同市场的通讯基础设施能力不同,他们通过通信增强、离线支付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流畅、运行顺利,“避免付了钱,但是机器人不做”的问题。

党维纳认为,走向国际市场时,收集目标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对新品研发和调试至关重要。她向记者举例称,一位欧洲客户向他们提出,欧洲有很多多语言家庭,需要机器人具备法语、德语、英语等多语言交互功能。 “这与国内市场普遍使用中文版不同,我们当时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需求。” 她表示,其产品现已针对国际市场推出英文、法文、德文及西班牙文版,正在推进海外市场认证,并与买家沟通定制化需求。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日前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机器人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背后,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这不仅推动了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就在记者采访间隙,采购商Javier Sirvent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手机上安装“小宝”客户端。这位用着折叠屏手机、佩戴着Ray-BanxMETA智能眼镜的西班牙采购商对记者表示,他正担任欧洲最大的健康公司之一Sanitas的技术顾问,他计划将这款机器人带回西班牙并展示给他们。“这太有趣了!”他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服务机器人 广交会 中国制造 外贸 技术创新 智能制造 Service Robots Canton Fair Made in China Foreign Trad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