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苹果因iPhone Air市场反应不及预期,计划在年末减产约100万台。尽管iPhone 17系列整体销售强劲,但iPhone Air表现成为“例外”。为弥补产量缺口,苹果将上调其他iPhone 17机型的生产规模,并预计将整个系列的出货预期从8800万台上调至9400万台。iPhone Air的遇冷可能与其为实现轻薄而牺牲电池和摄像头配置、国内eSIM激活流程繁琐以及产品定位尴尬有关,这些因素限制了其在大众市场的吸引力。
📱 **iPhone Air产量面临下调:** 市场消息显示,由于iPhone Air的市场反响不如预期,苹果正考虑在年末将其产量削减约100万台。这一调整是在iPhone 17系列整体销售表现良好的背景下进行的,突显了iPhone Air作为该系列中“例外”的处境。
🚀 **iPhone 17系列整体出货预期上调:** 尽管iPhone Air产量可能减少,但苹果计划同步上调其他iPhone 17机型的生产规模。标准版iPhone 17数字系列销量表现显著优于前代,Pro和Pro Max型号的需求也同比增长。因此,整个iPhone 17系列的出货预期已从8800万台上调至9400万台,预计在2026年初实现。
📉 **iPhone Air遇冷原因分析:** iPhone Air以其5.6mm的超薄机身和纯eSIM设计为卖点,但上市后市场反馈平淡。分析认为,其遇冷可能源于功能上的妥协(为轻薄牺牲电池和摄像头)、eSIM在国内落地激活流程的繁琐,以及其介于标准版和Pro系列之间的尴尬定价,使其在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的市场中难以获得广泛接受。
快科技10月18日消息,据The Elec及日本券商瑞穗证券消息,苹果针对新iPhone的生产计划做出调整:iPhone Air因市场反应不及预期,年末或减产100万台。
日本瑞穗证券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正在缩减其超薄机型iPhone Air的生产规模,原因是该机型的市场表现不如预期。
尽管整个iPhone 17系列整体销售强劲,但iPhone Air成为了这一系列中的“例外”。
瑞穗证券指出,苹果计划将iPhone Air的产量削减约100万台,不过将同步上调其他机型生产规模。
标准版iPhone 17数字系列产品线销量显著优于上一代产品,Pro和Pro Max型号的需求也同比增长明显。
因此苹果计划将整个iPhone 17系列的出货预期从8800万台上调至9400万台,时间节点预计在2026年(明年)初。
iPhone Air虽以“5.6mm超薄机身”“纯eSIM设计”为差异化卖点,但上市后市场反馈平淡。
结合此前行业分析,其遇冷或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功能妥协:为实现轻薄,电池容量与摄像头配置较基础款缩水,难以满足重度用户对续航、影像的需求;
eSIM落地受限:国内eSIM必须线下激活,流程繁琐,制约主流消费者选择;
定位尴尬:定价介于iPhone 17标准版与Pro系列之间,既无e系列的性价比,也无Pro系列的旗舰配置,在注重实用性市场难以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