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15小时前
成都与慕尼黑产业合作盛会 21项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87.6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10月14日,“2025中国(成都)—慕尼黑产业合作与对接洽谈会”在德国慕尼黑成功举办。成都市经信局组织40余家成都优质制造业企业与德国工商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先进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共商合作。洽谈会现场,21项关键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高达87.6亿元人民币,为成都与欧洲深化产业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双方代表均表达了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预示着中欧产业合作新篇章的开启。

🤝 **中欧产业合作新里程碑:** 洽谈会汇聚了来自成都的40余家优质制造业企业与德国政商界精英,共同探讨产业合作。会上成功签约21项关键合作项目,总金额达87.6亿元人民币,覆盖先进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生产性服务业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标志着蓉欧产业合作迈入新阶段。

📈 **成都制造业实力展现:** 成都经信局局长赵春淦通过“火锅之城”到“啤酒之都”的比喻,生动展示了成都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和蓬勃发展势头。成都拥有中国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欧元,工业投资增速位居中国重点城市首位,并构建起“3+22+N”的产业园区体系,重点打造“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中欧产业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 **务实成果与未来展望:** 洽谈会不仅促成了21个重点项目的签约,还包括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推介,以及通威股份、特隆美储能等成都企业与欧洲机构在光伏、储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的项目推介。双方企业代表均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预示着“成都造”将进一步融入欧洲产业链,共同开创中欧产业合作新未来。

🌐 **深化合作的典范意义:** 德国巴伐利亚州政要赫尔曼博士和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邱学军均高度肯定了双方长期以来的合作基础,并认为此次洽谈会是双方合作的新起点。这体现了中德两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精神,为两国经贸关系和产业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

10 月 14 日,德国慕尼黑伊萨尔河畔的拜耶瑞彻霍夫酒店内,气氛热烈非凡。一场以 “链接欧亚・共筑未来” 为主题的产业合作盛会 ——“2025 中国(成都)—慕尼黑产业合作与对接洽谈会” 在此启幕。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精心组织,40 余家成都优质制造业企业代表携创新成果与合作意愿而来,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政要、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代表,以及西门子、宝马、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德国工商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擘画中欧产业合作新蓝图。

据了解,洽谈会现场成果丰硕,21项关键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高达87.6亿元人民币,覆盖先进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生产性服务业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为成都与欧洲深化产业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局长、主任赵春淦主持开幕式。约 180 位中德政商界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蓉欧产业合作的重要时刻。

树立典范:跨越山海,共促共赢

赫尔曼博士在发言中,对巴伐利亚州与成都长期以来坚实的合作基础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作为德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州之一,巴伐利亚州始终高度重视与成都的伙伴关系,此次洽谈会无疑是双方合作的新起点,期待未来在汽车制造、机械工程、化学工业等传统优势领域,以及各类新兴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邱学军总领事指出,成都市组织企业代表团深入欧洲腹地开展务实对接,是中德两国长期秉持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精神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两国产业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

产业共振从 “火锅之城” 到 “啤酒之都”

在产业推介环节,赵春淦以 “从火锅之城到啤酒之都,以美食珠联璧合激活产业同频共振” 为生动切入点,形象展现了成都制造业的雄厚实力与蓬勃生机。他介绍,成都拥有37个工业大类,是中国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去年,成都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欧元,工业投资增速更是连续13个月位居中国重点城市首位,发展势头强劲。

赵春淦表示,当前成都通过深入实施 “立园满园” 行动,构建起 “3+22+N” 的产业园区体系,并围绕 “优势—新兴—未来” 产业主线,形成 “9+9+10”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成都正集中力量做强16条重点产业链,打造50个特色产业园区,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1条千亿级产业链。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已成功创建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8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两项关键指标均位列中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彰显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在企业培育方面,成都着力构建 “热带雨林” 式的产业生态,成功培育出通威、新希望等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350余家。产业园区内集聚了包括西门子、博世在内的4000余家外资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4万户。数据显示,成都90%以上的新招引重大项目、80%以上的 “四上” 企业以及70%以上的市场化股权融资均集中在园区,园区已成为成都产业发展的绝对主力和核心引擎,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务实成果:21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达87.6亿

经过前期多轮高效务实的对接与磋商,洽谈会现场举行了四轮隆重的签约仪式,21个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正式落地,总金额达87.6亿元。这些项目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充分体现了成都与德国及欧洲企业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将为双方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会上,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作推介。通威股份、特隆美储能、中瓴智行、菁蓉联创、航电微能源、豪能科技等6家成都创新企业,以及马克斯・博格公司、奥地利国际职业教育促进会、迈达斯制药等3家欧洲机构,围绕光伏组件、储能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进行了精彩推介,展示了各自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为后续合作搭建了沟通桥梁。此外,会场外设置的 “立园满园筑根基 韧链强群拓市场” 主题展区,通过实物展示与图文介绍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呈现了成都重点制造业产业链的跨境合作成果与 “成都造,全球销” 的强大实力,让与会嘉宾直观感受到成都制造业的魅力与潜力。

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未来展望: “成都造” 欧洲行将进一步深化全球布局

制造业一直是成都与德国合作最紧密、最坚实的纽带。四十余年来,德国企业在成都深耕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累计产量已突破650万辆,成为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成都西门子工厂作为全球首批 “灯塔工厂” 之一,其生产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展现出卓越的智能制造水平;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成功引入博世、苏尔茨等龙头企业,并推动库卡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授权落地,为中小企业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这些成功案例,成为中德产业互利共赢的最佳证明,也让两国制造业合作纽带愈发牢固。

在洽谈会的企业发言环节,弗劳恩霍夫协会项目总监迪特里希・杜姆勒、林德氢燃料技术公司董事总经理菲利普・海施、西门子(中国)高级副总裁商慧杰、博世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赖纳・奥斯瓦尔德、克诺尔公司亚太区董事白迪森博士,以及成都巴莫科技董事长吴孟涛、川开电气董事长李军等中德企业代表,纷纷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经验与未来规划,字里行间都传递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强烈愿望。

本次慕尼黑产业合作洽谈会,是成都企业代表团赴德国、法国开展为期 8 天市场拓展活动的核心环节。在欧洲期间,代表团将密集举办10场 “成都造・全球销” 市场拓展系列活动,持续推动 “成都制造” 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对接,助力更多成都优质产品与服务走向世界。

当前,根据国家赋予成都建设 “三中心一基地” 的新定位,以及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成都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大力支持,成都制造业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与创新网络。从中国的 “火锅之城” 到德国的 “啤酒之都”,这场跨越山海的 “山海之约”,不仅以美食为媒拉近了两地距离,更以产业为基夯实了合作根基。这预示着成都与欧洲,特别是与德国之间的合作篇章将全面升级,双方将携手奏响产业共兴、互利共赢的时代强音,共同开创中欧产业合作的崭新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成都 慕尼黑 产业合作 中欧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签约 Chengdu Munich Industry Cooperation China-Europ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Manufacturing Sign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