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3小时前
医保基金结算改革提速,效率提升注入新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设定了2026年底前即时结算资金占月结算资金比例超80%、开通即时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占比达到80%以上两大硬性指标。同时,明确要求在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拨付结算资金,力争次月底前到位。此举旨在缓解医疗机构现金流压力,提升运营效率,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部分省市已先行探索,如安徽的“日拨付、月结算”模式,有效压缩了资金到账周期。改革虽面临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等挑战,但国家医保局强调将加强督促,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实现。

💰 **医保基金结算效率大幅提升**: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设定了2026年底前即时结算资金占比超80%和定点医药机构覆盖率超80%的硬性指标。核心在于将医药费用拨付周期大幅缩短至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力争次月底前到位,以解决医疗机构长期面临的资金回款难题。

📈 **缓解医疗机构现金流压力,促进产业发展**:长期的医保基金结算周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甚至形成“三角债”。此次改革将显著缓解这一痛点,使医院回款更加及时,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并为药品和耗材企业减轻资金周转负担,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多地先行探索,提供实践样本**:安徽省已推行住院费用“日拨付、月结算、年清算”模式,将拨付周期从60天压缩至最快1个工作日,有效缓解了医院垫资压力。河北、浙江、广东等省份及河南部分市也已在今年上半年推进统筹区即时结算全覆盖,为全国改革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经验。

⚠️ **强调因地制宜与强化监督**: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也需关注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等问题,避免“一刀切”。专家建议可将医共体建设与医保即时结算深度结合,由牵头医院负责区域内基金分配与结算。国家医保局也强调将对未按要求推进改革的地区进行督促和约谈,确保改革目标顺利达成。


财联社10月17日讯(记者 卢阿峰)医保基金结算体系迎来重磅变革。昨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两大关键时点和双80%硬指标,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水平提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医疗机构运营效率和药品流通结算效率将同步提升,也将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改革的核心抓手是“扩面”与“提质”双轮驱动。在覆盖维度上,《通知》明确要求:2026年底前实现即时结算资金占本地医保月结算资金比例超80%,覆盖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全类型,鼓励叠加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金; 到2026年底前,开通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0%以上,优先推进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应纳尽纳,并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逐步纳入。

“20个工作日拨付”的时限要求则成为最直接的突破点。《通知》明确,各省级医保部门指导统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原则上在次月10日前申报医药费用。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即时结算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即时结算效率,压缩结算周期,在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拨付结算资金,力争在次月底前拨付到位。缩短特例单议病例申请审核周期,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结算拨付效率。

这一调整精准击中行业痛点,长期以来,医保基金的结算周期对医疗机构的现金流构成巨大压力,改革后效率提升将对医疗机构的运营产生积极影响。

“医院回款难是行业普遍痛点,核心表现为回款周期长、到账不及时,部分存在回款金额不足、与应结款项差距较大的情况,形成类似‘三角债’的资金梗阻。”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回款难题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冲击尤为明显——当前药品和耗材集采持续扩面,企业本就利润空间压缩,回款滞后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对日常经营的冲击更为突出。

徐毓才认为,“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能直接缓解相关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推动行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是明确的利好信号。”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部分省市地区已经在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作为改革标杆,安徽省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住院费用“日拨付、月结算、年清算”模式,医保基金拨付周期从60天压缩至最快1个工作日。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安徽实现了医保、医院、银行三方数据实时互通,患者出院结算时系统自动抓取费用明细,按60%比例即时拨付资金,剩余部分通过月度清算完成。这一模式使全省170多亿元医保资金提前2-3个月到账,显著缓解了医院垫资压力。

此外,河北、浙江、广东等省份,以及河南的部分市均在今年上半年推开统筹区即时结算全覆盖,以差异化创新实践为全国改革提供了多元样本。

不过徐毓才也提醒,当前国家医保局已要求各省级医保部门明确改革时间表与路线图,加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但部分省份尤其是基层地区信息化基础薄弱,实际落地需充分考虑“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从实践层面看,医保即时结算可以尝试与医共体建设深度结合。”徐毓才建议,可采用医共体范围内的“地区牵头大医院负责制”,将辖区内医保基金打包拨付给牵头医院,由其统筹负责区域内所有定点机构的医保基金分配与结算,并承担相应管理责任,最终实现“钱随病人走”的机制落地,既提升结算效率,也能强化责任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在《通知》中强调,将对未按要求推进即时结算改革的统筹地区进行督促、约谈,并视情纳入医保基金飞检范围,确保此次改革目标如期达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医保基金 即时结算 医疗改革 资金回款 医药产业 医疗机构 财联社 Medical Insurance Fund Real-time Settlement Healthcare Reform Fund Recove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edical Institution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