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在自媒体时代,写好人物故事是吸引读者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如何超越表面叙事,深入挖掘人物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从而塑造鲜活、有共鸣的角色。文章以鲁豫的访谈争议为例,指出“人物真正的处境没有被讲清楚”是常见误区。通过《我是范雨素》、《我在北京送快递》等素人写作的成功案例,强调真诚表达的力量。同时,文章介绍了《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该课程由五位一线媒体人授课,系统讲解人物判断、采访沟通、挖掘精神世界及写作技巧,旨在帮助创作者写出动人的故事,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课程内容涵盖实际案例分析、实战技巧分享,并通过音频课、直播答疑、社群伴学等形式,构建完整的学习闭环,适合各类内容创作者和普通人学习。
🌟 **深入挖掘人物核心驱动力:** 写作人物故事的关键在于超越“做了什么”,而是要揭示人物行为背后复杂、隐蔽且深刻的驱动力。例如,对于李佳琦的报道,不应仅限于“草根逆袭”,更应深入探讨其渴望突破“网红”标签、在互联网时代被算法规训和寻找自我的挣扎,以及阶层跃迁中的焦虑,从而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 **以具象场景和动作切入叙事:** 避免像简历般罗列人物信息,而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具体场景和人物动作来引入故事。例如,在描述监狱民警赵志刚时,通过鞭炮齐鸣的犯人出狱场景、监狱的铁丝网和麻雀尸体等细节,直接展现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让读者身临其境,而非枯燥的文字介绍。
📚 **《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提供系统方法:** 该课程由五位一线记者、编辑和作家联合授课,从人物判断、采访沟通、挖掘精神世界到掌握写作元素,提供一套完整的人物故事写作方法论。课程通过真实案例拆解,帮助学员掌握写出动人故事的核心能力,无论是有记录家人故事需求的普通人,还是希望提升内容质感的媒体创作者。
💡 **真诚表达与时代共情是关键:** 素人写作如《我是范雨素》、《我在北京送快递》的成功,证明了不加修饰的真诚能直击人心。同时,优秀的人物故事应能反映时代背景下的集体困境和个体情感,如身份认同、向上生长的渴望等,使故事超越个人命运,成为一面折射时代的镜子。
🚀 **多维度学习闭环与专家指导:** 课程结合17节音频录播课、5场直播答疑、社群伴学、作业点评及赠送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构建完整的学习闭环。五位专家讲师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独特的视角,将从不同维度剖析人物写作的各个环节,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写作技能。
2025-10-16 18:41 广东

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写好人物故事依然是创作者脱颖而出的关键能力。《华尔街日报》在分享写作心法时,曾点明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相:“和景物以及事件相比,读者还是更喜欢人物,所以只要条件适宜,你就应该想方设法把反映人性特征的情节注入到描写中。”道理易懂,实践却难。人性深似海,要真正写好一个人物,从来不是易事。哪怕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可能在“讲述方式” 上栽跟头。比如主持二十余年、采访过近万人的鲁豫,前段时间就在一档播客节目里引发了争议:某期访谈海外求学的青年女作家,试图展现当代职业女性在异国他乡面临的事业焦虑与身份困境。然而节目播出后,许多听众留下的唯一印象,却只是一个扁平化的“精英女作家”标签。为什么会这样?是这个故事本身不值得被讲述吗?显然不是—— 海外游子的职场困境、女性创作者的自我拉扯,都是当下许多人能共情的话题;是人物的经历不够动人吗?也不是—— 那些藏在光鲜表象下的挣扎,本就自带真实的力量。后来鲁豫自己在复盘时才意识到,问题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人物真正的处境没有被讲清楚”。
在人人皆可表达的自媒体时代,“如何讲好人物故事” 早已成为每一个想让内容焕发生命力的人都该掌握的“必修课”。平台与算法的革新,让每个的故事都有机会被看见。但当“被看见”变得越来越轻易时,我们更需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段叙事。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见证着越来越多真挚的素人书写打破圈层:从2017年刷屏全网的《我是范雨素》到登上2023豆瓣阅读年度榜第一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再到2024豆瓣阅读年度榜第二的《我的母亲做保洁》,这些素人写作以不加修饰的真诚叩击人心;
但我们也无法忽视那些遗憾——许多人手握珍贵的素材,却苦于无法写出动人的故事。就像一位给我们留言的学员所说:“父亲的一生波澜壮阔,我很想为他留下文字,却不知从何下笔。”正是这样的困惑与期待,促使我们沉下心来,用半年时间精心打磨,最终推出了《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这门课程从人物判断、采访沟通,到挖掘精神世界、掌握重要写作元素,四大模块环环相扣,更有一讲优质嘉宾课,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物故事写作方法。无论是想记录家人故事的普通人,还是想提升内容质感的媒体创作者,都能在这门课里找到具体的方法,让笔下的人物真正“活” 起来。我们相信,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生命,都应当找到它最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 很多人以为,真实人物故事有现成原型,不必虚构,写起来应该很容易。事实上,动笔不难,但真正写好,却并不简单。就像写知名电商主播李佳琦,千篇一律的文章都在讲述“一个出身平凡的男人通过努力打拼改变命运”的故事,读后往往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而《时尚先生Esquire》前副主编刘敏则不满足于这样对人物浅层的理解。在她看来,记录人物“做了什么”只是表层叙事。更重要的是,写出人物行为背后那些复杂、隐蔽,甚至本人都未必全然察觉的深层驱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物从纸面上立起来,真正展示出一个鲜活的灵魂。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刘敏在李佳琦的故事中敏锐捕捉到一个关键线索:他渴望改变“网红”“流量主播”的标签,向更高领域突破以及由此遇到的困境。于是,她撰写的《幸存者李佳琦:一个人变成算法,又想回到人》不再囿于 “草根逆袭”的叙事。这篇文章里,还藏着互联网时代的集体困境—— 一个人如何被算法规训、重塑,又如何在流量洪流中挣扎着寻找自我;藏着阶层跃迁中的普遍焦虑—— 当财富与社会认可度失衡时,个体对 “被看见”“被接纳” 的深切渴望。对读者而言,这样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命运的范畴,它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身份困惑与向上生长的渴望,自然拥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最终,这篇作品不仅收获了海量读者的共鸣,得到了李佳琦本人的认可,更斩获了谷雨公共写作奖。《冰点周刊》负责人从玉华评价道:“毫无疑问,这篇是所有关于李佳琦的报道中,光谱最丰富的、颗粒度最小、打开任务扇形面积最大的一篇。”
△刘敏老师课程PPT部分如果说名人的故事尚可凭借自带的关注度吸引读者,那么普通人的故事如何才能写得引人入胜?《人物》杂志前作者杨宙老师的解决方案是——从具象场景或动作切入,避免复述人生经历。很多人写普通人故事时,总习惯像简历一样罗列信息:
枯燥又乏味,你是否也陷入过这样的误区?其实,不如试着换一种方式:直接将人物放进一个具体的场景里:这样一来,读者看到的就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介绍,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状态。
举个例子,有一篇文章《不能奋身一跃》,写的是一位普通监狱民警赵志刚在重复的工作与生活中坚守热爱的故事。文章开头,既没介绍赵志刚的年龄,也没提他的工作年限,而是聚焦于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又有犯人出狱了,亲戚朋友一大帮人,在监狱门口拖串鞭炮,缩着手点燃,一扔,噼里啪啦一通炸响,满地碎红纸。监狱外墙4米高,上面扎着啤酒瓶的绿色碎玻璃,围着铁丝网,铁丝上挂着一只小麻雀的尸体,已经干枯了,好像随时会碎成粉末被风吹走。狱警赵志刚杵在监狱二楼的小窗户上望了望,“犯人们都有出去的时候呢,我们搁这就是无期。”
杨宙老师带我们逐一分析:这一段场景没有任何解释性的语言,但镜头感极强。整段文字从监狱门口写到室内,从环境写到气味,用连续的细节把读者拉进一个具体的“世界”。无需直白告诉读者“赵志刚过得怎么样”——这个开场已经展示出他所处的制度环境、他的日常节奏、他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某种张力。这不仅是故事的起点,更是叙事设计的精妙开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讲述的不是他人生有多不凡,而是这个人如何在特定制度与空间中真实活着”的叙事基调。
△杨宙老师课程PPT部分由此可见,普通人的故事即便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跌宕的情节转折,通过恰当的叙事技巧,也可以写得引人入胜。诸如此类的实战技巧,在课程中俯拾皆是:......△课程试听从采访准备到叙事结构,从人物观察到细节捕捉,讲师们将用真实案例拆解写作全过程,让每位学员都能掌握写出动人故事的核心能力。5位国内一线记者、编辑、传记作家
17节音频课+5场直播答疑+1次作业点评+
42天社群伴学+500多页电子学习资料包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仅¥369!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学习↓
他们是10万+爆文的生产者,也是人物写作中不断创新的中坚力量,每位讲师都带着独特的生命经历与专业视角,共同构筑这门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罗兰——从公务员到真实故事奖提名作者前《南方周末》特稿记者,曾任职公务员十余载,2021年“下岸”开启职业写作生涯。仅用两年时间,便写出了颇具影响力的爆文《城堡里的马原》,并荣获2024年全球真实故事奖提名。
刘敏——深耕人物精神世界的观察者作为《时尚先生Esquire》前副主编、“熊家客厅”主播,她的人物报道屡获谷雨奖,并入围全球真实故事奖终选名单。擅长通过细腻观察与诚恳对话,开启受访者的内心世界,在纷繁线索中捕捉最动人的故事脉络。
吴呈杰——从理科状元到非虚构写作者的跨界者前《人物》《智族GQ》《正面连接》作者,他是2014年江苏省理科状元,因优异成绩屡登热搜,虽入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却始终保持写作热忱,在《人物》实习期间即获首届Epoch非虚构故事大赛冠军,其后作品曾连续两年获得“全球真实故事奖”提名。
杨宙——捕捉灵魂瞬间的文学性写作者前《人物》杂志作者,多次荣获谷雨奖。她的作品总能捕捉人物身上那些超越现实、充满精神性与文学意味的瞬间。她的分享将教会我们如何让平凡人物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周桦——书写时代印记的传记作家作为本次课程的嘉宾讲师,周桦已从事人物传记写作近30年,是王石、刘永好、褚时健等企业家最信赖的记录者。她将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解析人物传记的写作心法,并延伸至回忆录、口述历史等文体创作。她的经验,是连接个体生命与时代印记的珍贵桥梁。
在当下内容泛滥的时代,如此系统剖析人物写作方法、兼具实战经验与多元视角的课程实属难得。本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五位导师各展所长,用拆解的方式,把人物写作分成四个单元以及优质加餐内容,一个一个给大家掰开来讲,同时又环环相扣,形成一部人物写作的实操手册。
本课程设置了17节音频录播课、5场视频直播答疑、作业等环节,帮你系统构建人物故事写作的学习闭环。
1、17节音频录播课
4大版块及1节加餐课,共17节音频录播课,2025年11月20日起每周四更新一个版块课程,课程更新后可以反复回听。
2、5场讲师视频直播答疑
2025年11月26日起,每周三19:00视频直播答疑,每场时长约90分钟,错过可回看。课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或是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都可以提问,讲师将通过直播为你解答。
3、42天社群伴学
报名学员请务必在课程详情页添加班主任贝贝微信并发送订单截图,班主任将在训练营开营前邀请学员进入学习群。
你将在群里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群里相互鼓励、交流、分享,共同学习成长。学习群将保留一年。助教还将在课程上课期间各时间节点提醒你课程上新、发布资料、提交作业,帮助你学习巩固,查漏补缺。
4、一次作业点评
结课前将布置一次结课作业,讲师将对优秀及有代表性作业进行点评,其他符合要求的作业将由南周助教团批改。
5、购课特别福利
购课学员均可获赠:独家专题讲座《真实故事计划的生产和传播》+《如何组织与架构长篇非虚构》
无论你是
想打好写作基础的学生
想学习非虚构人物故事写作秘诀的媒体人
时刻与文字打交道的内容从业者
想提高写作沟通能力的职场人
都可以学习这门课程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仅¥369!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学习↓
更多文学好课点击南周书院店铺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南周书院”福利赠书 | 写作答疑 | 干货资料在这里,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本文为推广信息)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