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图科技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前8大国产品牌合计出货量份额达到96%,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呈现高度集中。这种寡占格局由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及政策推动共同塑造。头部品牌凭借研发和供应链优势,在Mini LED和超大屏领域取得突破,巩固了市场地位。同时,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提升,以及政策促进低效产能淘汰,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竞争力。市场整体呈现大尺寸化趋势,平均尺寸持续增长,75英寸及以上电视销量份额显著提升,98/100英寸“泛百寸电视”销量也实现翻倍增长。
📺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2023年第三季度,海信、TCL、小米等8大国产品牌合计出货量份额高达96%,表明中国电视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占格局,国产品牌的整体实力和市场主导地位得到显著巩固。
🚀 技术与品牌优势驱动市场集中:头部国产品牌通过在Mini LED、超大屏等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和供应链整合,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爆款产品,有效筑牢了用户认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集中度。
📈 消费者需求与政策双重助推大尺寸化:消费者对大尺寸电视的需求持续增长,加之政策推动低效产能出清,使得市场资源向头部品牌及大尺寸产品倾斜。今年第三季度,电视平均尺寸达到63.1英寸,75英寸及以上电视销量份额持续扩大,98/100英寸“泛百寸电视”销量更是实现翻倍。
💡 市场格局演变的多重因素:中国电视市场的高度集中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技术进步(如Mini LED)、市场需求变化(偏好大尺寸)、消费者品牌认知提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如淘汰落后产能)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共同塑造了当前的市场生态。
快科技10月17日消息,据洛图科技最新报告,中国电视市场前8大品牌(即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海尔、康佳、华为以及含其子品牌)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合计出货量份额高达96%,国产品牌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刷新历史新高。
中国电视市场鲜明的寡占型格局是由技术、市场、政策等多因素交织而形成的。
在供给端,头部品牌凭研发与供应链优势,在Mini LED、超大屏领域突破,以爆款筑牢用户认知;在需求端与行业环境上,国产品牌认可度提升,叠加政策推动低效产能出清、资源整合,强化产业竞争力。
根据洛图科技(RUNTO)全渠道零售监测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的平均尺寸为63.1英寸,较去年同期增加1.9英寸;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尺寸为63.2英寸,同比提升2.1英寸。
75英寸自2024年成为销量第一大尺寸之后,今年以来继续排名第一。
具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55英寸及以上的中大尺寸销量份额高达76.7%,前三个季度累计份额更是达到77.1%,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3.8和3.9个百分点。
特别是75英寸及以上产品的快速发展尤为显著,今年前三个季度累计来看,该尺寸段的销量份额达到37.9%,同比大幅提升5.5个百分点。
98英寸和100英寸组成的“泛百寸电视”在前三个季度市场中的销量份额约为2.8%,市占率和绝对销量均实现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