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微软正采取重大调整,以降低对中国制造体系的依赖。据多方消息,微软计划自 2026 年起逐步将 Surface 产品及服务器制造业务迁出中国。

微软的具体迁移计划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微软正在制定分阶段的制造迁移方案,最早将于 2026 年启动。调整范围涵盖 Surface 系列硬件、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其关键组件与组装环节。
目前,微软已将部分服务器生产线转移至中国以外地区,并推动更多 Xbox 游戏机在境外生产。
微软正有意识地削弱中国在其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以降低因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微软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其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生产规模,以确保供应链的多元化与稳定性。
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
自 2018 年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从加征关税到技术出口限制,再到供应链安全问题,两国关系的紧张态势已深刻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
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 100% 关税,并实施更严格的软件出口管制;双方还相继对对方船只征收新的港口费用。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也在上周收紧了稀土出口规定,进一步增加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这些因素迫使包括微软在内的众多跨国企业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生产布局,寻求多地分布的供应体系,以分散地缘政治与政策风险。
苹果的同步策略
微软并非唯一采取“去中国化”制造策略的科技公司。苹果也正在实施类似调整。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苹果计划在越南生产多款新产品,包括传闻中的智能家居显示终端、室内摄像头,以及一款“更先进的桌面机器人”。
苹果此举与微软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反映出全球主要科技公司正集体推动供应链区域多元化,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
行业与全球影响
微软将 Surface 制造业务迁出中国的决定,标志着全球科技制造业的新阶段。对于微软而言,这不仅是短期的风险规避,更是长期供应链安全与战略自主的布局。
从行业层面来看,随着微软、苹果等巨头加速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布局生产能力,全球制造重心正逐步从中国转向东南亚。此趋势或将带来生产成本、产业生态及就业结构的全面重塑,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024 WinDiscover | 阅读原文 | 添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