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0月16日 13:37
互联网巨头集体发力线下零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阿里、京东、美团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对线下零售的投入。美团旗下“快乐猴”硬折扣店加速扩张,同时布局“小象超市”,试图通过数据分析和“店仓一体”模式抢占即时零售市场。京东则采取“重资产大店”模式,凭借其供应链优势快速铺开。阿里方面,盒马通过关闭X会员店,聚焦盒马鲜生和奥莱业态,并与淘宝闪购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闭环。国际品牌如奥乐齐和沃尔玛也加速布局,使得线下零售赛道竞争日益激烈,巨头们正围绕流量入口、供应链能力和业态创新展开新一轮的较量。

🛒 **互联网巨头战略转型,集体进军线下零售赛道。** 随着线上流量增长放缓,阿里、京东、美团等平台正将重心转移至线下零售,试图抢占新的流量入口和增长空间。美团的“快乐猴”和“小象超市”采取差异化策略,前者聚焦硬折扣,后者则瞄准社区即时消费,旨在利用其在外卖和闪购领域积累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履约网络,实现快速扩张和高效运营。

📦 **京东以“大店模式”和供应链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 与美团的“小店快攻”不同,京东选择开设大型折扣超市,提供更丰富的全品类商品,并依托其深厚的供应链积淀进行扩张。通过与社区团购业务联动,京东正尝试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以加盟模式加速市场渗透,显示出其在规模化运营和供应链整合方面的实力。

🛍️ **阿里聚焦核心业态,深化线上线下融合。** 盒马在战略调整后,将资源集中于盒马鲜生和盒马奥莱,并推出“超盒算NB”业态,通过与淘宝闪购的深度融合,将线下门店转化为即时零售的履约节点,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即时配送”的完整闭环,优化消费体验并提升运营效率。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本土巨头面临挑战与机遇。** 德国折扣超市奥乐齐和沃尔玛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加速扩张,以其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和自有品牌策略,为本土巨头提供了参照。这促使美团、京东、阿里等加速供应链升级和业态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的选择。


《科创板日报》10月16日讯(记者 徐赐豪)“再有一个月,这层的小象超市就能看出雏形了。”北京华联万柳购物中心 B1 层一保安指着BHG 超市旧址的围挡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说道,听说小象超市在明年阳历年正式开业。

而往北30公里外的燕郊,美团旗下硬折扣店“快乐猴”的第四家门店将在明天(17日)开门,而北京门头沟首店也紧随其后一周后的10月24日亮相。

短短两个月内,美团在实体零售赛道连落五子,与京东折扣超市的扩张步伐形成鲜明呼应。当线上流量见顶成为行业共识,阿里、京东、美团这三大曾在外卖战场厮杀的巨头,正集体将炮火对准线下零售,一场关乎流量入口、供应链能力与业态创新的新战事已然打响。

美团快乐猴与小象超市“双线突击”

美团的线下零售攻势,始于8月29日杭州开出的首家折扣超市快乐猴门店。此后一个月内,杭州密集落地 3 家门店,10 月又将版图拓展北方至河北与北京。

“精选 SKU是硬折扣业态的核心逻辑,美团的数据分析能力正好派上用场。”资深零售专家张伟荣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指出,美团基于外卖与闪购积累的消费数据,能精准筛选区域热销商品,使快乐猴的品类聚焦效率远超传统夫妻店。

“更关键的是其‘店仓一体’模式,即门店既是销售终端,也是美团闪购的前置仓,依托覆盖全国的履约网络,可实现周边3公里半个小时达。”张伟荣向记者说道。

除了在加速“快乐猴”开店之外,《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美团小象超市的首家门店将落地海淀的北京华联万柳购物中心的B1层。记者日前走访发现,该店是以前BHG超市的位置,目前已经拉起了围挡。超市周围的业态较为丰富,包括餐饮、健身、美发、二手回收等门店。

“BHG 撤离后空置一年多,美团选择这里正是看中成熟商圈的客流基础。”该商场保安向记者说道。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将美团的线下布局解读为“即时零售战略的自然延伸”。

“早期美团供应链薄弱,前置仓模式以较低成本完成了生鲜供应链与自有品牌的积累。”庄帅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置仓形成规模效应后,线下门店成为承接流量、优化履约成本的关键载体,快乐猴与小象超市分别对应社区即时消费与商圈家庭采购场景,形成互补。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张伟荣向记者分析指出,外卖平台擅长的流量运营与线下零售的场景打造存在本质差异,动线设计、陈列逻辑、门店服务,这些都是美团需要补的课。如何将线上运营能力转化为线下消费体验,成为美团必须突破的瓶颈。

针对目前快手猴的销售情况以及快乐猴、小象超市未来的拓展计划,《科创板日报》记者向美团方面发去采访需求,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京东主打“大店模式”,盒马与淘宝闪购深度融合

与美团的“小店快攻”形成鲜明反差,京东选择以“重资产大店”模式切入市场。

其8月16日在河北涿州开出的首家折扣超市,面积达5000平方米,SKU 超5000支,涵盖生鲜、日用百货全品类,首日接待顾客近6万人次;8月30日宿迁四家门店同步开业,单日累计客流超30万人次,据京东方面对外披露的数据,国庆期间全国6家门店更是创下累计客流超500万人次的纪录,单店日均销售额达8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折扣超市已经与社区团购业务“京东拼拼”联动,开启社区团购店加盟扩张。据《科创板日报》了解到,目前在河北保定市和廊坊市、安徽合肥市和芜湖市、江苏宿迁等有底商的商户,比如烟酒超市、快递站点等,在符合平台一定要求后,可以进行加盟,其中货源全部来自京东折扣超市,而商户的收入则是如昔日的社区团购团长一般,赚取佣金。

“京东的底气来自其供应链积淀。” 在张伟荣看来,大店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大面积的店铺意味着更高的租金和运营成本,这对京东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如何在如此庞大的商品种类中实现高效的运营管理,确保商品的供应和库存的合理控制,也是京东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较于美团、京东的高调扩张,阿里的动作更为内敛。

今年8月,盒马宣布关闭所有 X 会员店,将资源集中于盒马鲜生和盒马奥莱两大核心业态,同期将原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NB 即 Neighbor Business,邻里商业),在苏浙沪10城集体开出17家新店,新进入宁波等城市。截至9月,超盒算NB门店数已接近300 家,奥莱业态增速更是达到 45%。

更值得关注的是盒马在“线上线下融合”上的新动作。继盒马鲜生上线淘宝闪购后,据悉,超盒算NB也将于10月底同步接入该功能。

对此,庄帅向记者分析,盒马此前积累的线下门店资源,将通过这次融合转化为即时零售的履约节点,形成“线上引流 — 线下体验 — 即时配送”的闭环。

本土巨头的混战之外,国际品牌的加速入局让竞争更趋白热化。德国硬折扣超市奥乐齐自 2019 年进入中国后,长期深耕上海市场,今年年3月启动“出沪入苏”战略,在苏州、无锡、常州新增7家门店,截至9月底中国门店数达79 家。其坚持“精简SKU +高比例自有品牌”的模式,自有品牌占比高达90%,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好品质够低价”,收获大批拥趸。

沃尔玛也在深圳开出4家新一代社区店,以2000款SKU、近半数自有品牌试水硬折扣,“9.99 元价格带”覆盖烘焙、果汁等多个品类,试图复制其全球成功经验。

“国际品牌的供应链能力是本土巨头的重要参照。” 张伟荣向记者表示,奥乐齐通过全球采购网络将自有品牌成本压至最低,沃尔玛则凭借规模效应实现 “天天平价”,这倒逼美团、京东、阿里加速供应链升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线下零售 互联网巨头 美团 京东 阿里 盒马 快乐猴 小象超市 即时零售 供应链 折扣超市 Offline Retail Internet Giants Meituan JD.com Alibaba Hema Happy Monkey Little Elephant Supermarket Instant Retail Supply Chain Discount Supermark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