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产品咖啡馆-微信公众号 前天 12:42
摸摸鱼计时器:优雅自省的效率工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由UI设计师JJ Ying开发的macOS菜单栏应用“摸摸鱼计时器”。这款工具旨在帮助用户统计非工作应用的使用时间,并将其浓缩为“摸鱼率”以供用户自省。产品设计极简,避免了传统效率工具的复杂性和压力感,更注重用户的情绪体验和自我接纳。开发者JJ Ying分享了产品的灵感来源、极简设计的考量、技术难点以及他如何运用AI辅助开发,并透露了未来的迭代规划,包括网页版和Windows版的推出。他认为“摸摸鱼计时器”不仅是一款效率工具,更是帮助用户在工作与休息间找到平衡的伙伴。

🐠 **“摸摸鱼计时器”是一款macOS菜单栏应用,旨在帮助用户量化“摸鱼”时间,并将其转化为直观的“摸鱼率”,以实现优雅的自我反思。** 其核心理念在于提供一种轻松、非评判性的方式来审视个人的时间分配,鼓励用户在工作与休息之间找到更健康的平衡点,而非制造压力。

💡 **产品设计追求极简主义,菜单栏仅显示一个“摸鱼率”数字,以减轻用户的心理负担,并确保信息一目了然。** 这种设计源于开发者对传统效率工具过于复杂和数据驱动带来的压力的反思,旨在为INFP等用户提供更温和的效率管理体验。

🛠️ **开发者JJ Ying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广泛运用了AI工具,实现了“Vibe Making”式的开发流程。** 从UI设计(Flora.ai)、官网动画(MJ, 通义万相)、原型生成(v0)到开发规划(ChatGPT),AI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展现了AI在独立开发领域的潜力。

🚀 **“摸摸鱼计时器”的未来迭代规划包括网页版和Windows版,以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 网页版将提供弱社交功能和历史数据查看,而Windows版则回应用户反馈,尽管开发难度较大,但仍是重要发展方向。移动端暂时不在此考虑范围内。

💖 **该产品不仅是一款效率工具,更是开发者创作热情重燃的载体。** 用户反馈和留存数据让开发者感受到“真的有人用”的快乐,并进一步激发了其创作动力,强调了产品的情感价值和用户连接的重要性。

原创 运营小丸子 2025-10-15 16:26 浙江

与其说是 vibe coding,我觉得这次摸摸鱼的开发过程更像是 vibe making

有趣产品咖啡馆 Funny café :一个能让你更快接触到更多新鲜有趣好玩产品的地方。我会寻找市面上有趣的独立产品,向独立开发者们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挖掘优质产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文末可加入群聊,有彩蛋!)。

1、介绍下你自己和目前所做的产品大家好,我叫 JJ Ying,是一个被大厂淘汰了的 UI 设计师,业余喜欢写写 CSS,也是一个已经退役了的播客主播,因为 vibe coding 的浪潮现在独立创作一些 app ~ 

我最近主要在做的是 macOS 菜单栏应用 「摸摸鱼计时器」——它帮你统计一天中在非工作的 app 里花了多少时间,然后浓缩成一个数字展示你今天的「摸鱼率」。

简单来说,它是一款用来优雅地自省自己的效率工具~

    扫码即可下载 摸摸鱼计时器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也可直接进行下载

    2、做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大概 3 个月前,我第一次尝试用 Cursor 写 macOS 应用,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独立作品。

    那会儿正想着接下来还能做点什么,刚好看到推友 Hal 做了一个专门收录 macOS 菜单栏应用的 [网站] (https://x.com/hal__lee/status/1947634189786091943),意识到菜单栏这块地方是个完美的 playground,空间有限、交互简单,挺适合 vibe 一下。

    于是那天浴室沉思的时候就一直在自我脑暴,能不能做一个放在菜单栏上、让人随便瞥一眼就能多少自省一下的工具?在 Cursor 和 Xcode 里用两轮对话验证可行性之后,「摸摸鱼计时器」就这么诞生了~

    3、菜单栏只显示一个数字:“摸鱼率 ”,为什么选择这么极简的呈现方式?

    以前也用过不少记录各个软件用时的 app,功能都很强大,但也挺复杂,对于我这种 INFP 来说,那些数据虽然精确但作用一般,甚至会增加心理负担。

    所以我索性就在菜单栏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把「工作效率」浓缩成一个比例,这样既能一眼看到自己当天的大致状态,又不会被数字逼疯。

    对我这种自律性堪忧的人来说,压力小一点,效果反而更好。

    4、产品核心在于区分“主力产品”和“非主力产品”,但对于像微信、网页这种,可能会包含有工作和摸鱼这两种场景的,该如何区分?

    这确实是个难点。

    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限制——网页还好,目前摸摸鱼计时器能通过 URL 来做一些初步判断,比如 Figma、Notion、飞书这类网站一般用户可以设置成主力工作。但像微信这种完全封闭的 App,几乎拿不到任何有用的数据,目前确实没什么办法。

    另一方面是体验上的取舍——我一直尝试在「精确计时」和「减轻负担」之间找到平衡,毕竟摸摸鱼的目标并不是生成一份科学严谨报告,而是帮你更直观地了解自己一整天的概况,所以不希望让用户需要花费特别长的时间来做到分秒必争(不过这也意味着这款产品不太适合非常严谨的场合哈哈哈)。

    5市面上的效率工具普遍都很严肃,你希望“摸鱼率”带给用户的情绪是什么?是保持专注减少摸鱼,还是仅充当休闲娱乐?

    是的,很多效率工具都很「正经」,仿佛每次打开都在接受 KPI 审判。我希望摸摸鱼是相反的——一个能让人放松的效率工具。所以在设计上我刻意做得可爱一点、幽默一点,让大家消解焦虑;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亲和感,让用户更愿意信任它(毕竟它确实会接触到一些隐私数据)。

    从更深层的角度讲,我既不想批判摸鱼,也不想歌颂埋头苦干,摸摸鱼的初衷,是帮助大家在「努力工作」和「合理摸鱼」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用轻松的方式去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6、因为你提到是 vibe coding 做出的产品,可以分享下开发过程都用过哪些工具吗?

    与其说是 vibe coding,我觉得这次摸摸鱼的开发过程更像是 vibe making,除了用 Cursor 和 Codex 完成了大部分编程工作以外,连我自己的老本行——设计也是 AI 占主导的(毕竟我一个钢铁直男,真心画不出那么可爱的鱼鱼🤪)。

    用了 Flora.ai 来做鱼鱼的设定,用 MJ 和通义万相做官网上的循环动画,我还写了篇少数派的文章介绍 vibe designing 的过程。一些辅助页面,比如新功能投票我直接用 v0 快速生成了一个。

    另外,整个开发和发布节奏几乎都是 ChatGPT 帮我规划的——包括文案、功能开发顺序、上线节奏,可能整个流程里最「手工」的部分就是用达芬奇手搓的[发布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WeWz9ECa/)了~

    7、Flora 的节点式交互帮你养出了一整个“海鲜市场”,相比 prompt 式生成,你觉得这种“可视化生成”的工具给独立开发者带来了哪些新的可能性?

    下面这个 Flora 里的截图看似复杂,实则……一点儿也不简单,从软件属性上我觉得 Flora 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对我这种「视觉动物」来说太友好了。

    如果说 prompt 式生成像在写诗,需要掌握一定平平仄仄的规则,那节点式生成更像搭积木。虽然 Flora 的底层也无非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大模型,但它在快速试错阶段特别高效。

    我可以方便地挑选参考图、循环利用生成结果、不断微调节点连接、复用各种提示词,让我很短时间就‘养成’出了一缸鱼用在 UI 和官网上。

    8、后续会有哪些迭代规划?是否考虑出移动端或 win 端的?

    按照 GPT 的 roadmap,现在主要在推进网页版和 Windows 版,希望在保持单机版本完全本地数据的同时也给用户一些选择,可以通过网页版进行一些弱社交和过往摸鱼率的查看。网页端开发进度非常顺利,已经在内测群用户里试用了。

    Windows 版的开发难度对我来说有点儿大,但很多用户反馈有需要,所以还是尝试做了,MVP 版本刚刚跑起来了,但移动端应该暂时不考虑。

    9、10 分满分的话,你愿意给你的产品打几分?理由是?

    9.5 分吧,不是因为它多完美,而是因为摸摸鱼让我重新找回了创作的热情。我已经很久没有那种「上班就想着赶紧下班、陪女儿玩到睡着后,再一个人夜深人静写代码」的状态了。

    如果说第一个 vibe coding 出来的 app 作品是让我熟悉了 AI 的边界和工具链的话,那「摸摸鱼计时器」带来的用户反馈和留存数据,让我第一次从一个「真的有人用」的产品里,感受到被正向循环点燃的快乐。

    10、除了自己的产品,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在用哪些产品?有没有特别想给大家推荐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 Flora 之外,这次开发过程中试用的 Rive 动画工具我也想推荐一下。

    说实话哪怕在设计群里,这个工具的讨论度也不高,但我简单用了一阵之后感觉 Rive 非常适合小团队做一些动画和交互相关的制作,入手不难,发挥空间和交互性比 Lottie 强太多,兼容性不差,性能也堪用~

    10、你有哪些工作/生活习惯?

    我一直有个习惯:喜欢直接在代码里做 UI/UX 设计。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这其实不是个好习惯——虽然设计输出会更贴近最终效果,但前期试错成本高、设计也常常受限于自己的技术实现水平,很容易坠入想象力缺失的困境。

    但我感觉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现在的 AI 编程时代,前期 demo 状态搭脚手架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要大改结构的时候 AI 也从不埋怨我,我就可以专心在代码里调试设计细节了。

    10、请用一句话打动用户并让她使用你的产品

    它不一定能让你更高效,但能让你更诚实地看待自己~

    --- Funny café ---

    PS. Ελάτε να πιείτε ένα φλιτζάνι καφέ.

    PS-1. 我把 “有趣产品咖啡馆” 做成网站 [ funnycafe.top ] ,在这里,你可以查看所有的专访内容,以及我用 ai 编程做的一些有趣产品,随时欢迎来试玩呀!

    PS-2. 丸子我正式加入观猹,成为特工丸子啦!“观猹” 是为 AI 产品爱好者和创造者打造的社区, AI 产品界的大众点评。欢迎成为“产品观猹员”,一起来观猹好用的 AI 工具!如果你是 ai 产品开发者,也可以来发布你的产品,让好的产品被更多人观猹和发现!

    复制链接 [ https://watcha.cn/ ] 浏览器打开(建议电脑端访问),或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观猹!

    PS-3. 我建了两个知识星球:在有趣产品灵感库里,我每天带你发现各种有趣产品,解锁更多宝藏产品推荐;而「独立开发创造101」则专为独立开发者打造,基于开发者专访经验,提供独家运营干货与成功案例拆解,助你少走弯路、快速提升App增长!【加入「独立开发创造101」还可额外获「AI编程」免费入圈资格】

    PS-4. 各位热爱探索新鲜好玩产品的朋友, 有趣产品爱好者们的4群人数已满,同时5群也已新建,可加我好友,我拉你进群~

    PS-5. 我新建了全女有趣产品爱好者群  ,群里的独立开发者是女生,群成员也是女生,在群里会分享女生会用到的一些app,后续也会邀请更多女生独立开发者进来分享, 加我好友,可以邀请你进群。

    PS-6. 我想搭建全网最优质的独立开发者群。「有趣产品创造者们」的群聊开放入群啦,加我微信,备注告诉我你的产品名称,即可进群,创造者们来一起抱团取暖吧!

    PS-7. 我在公众号里埋了100个彩蛋,在公众号中回复数字 001-100,随机查看一款有意思的产品,共100款有趣产品等你来发现!

    往期推荐

    1、我为女儿做了一款能在童话故事里当主角的 AI 应用!

    2、学习AI编程后,我用三个月打造了4款App并登上AppStore免费榜单!

    3、做了3年的独立开发者专访内容,我只赚了1164元,为挣饭钱我决定开启新项目!

    4、因为轻度抑郁需要晒太阳,于是我做了款能精准估算晒太阳补维D的App!

    5、让AI分身替你去旅游,我做了款打工人坐在工位上也能魂游万里的App!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摸摸鱼计时器 效率工具 macOS AI开发 独立开发者 MomoYu Timer Productivity Tool macOS AI Development Indie Develope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