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0月16日 12:32
药监局批准药品数量与医保目录差异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关于“药监局批准药品超15万个,医保目录仅纳入3000多种”的说法引发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震指出,这是对统计口径的误读。国家药监局按剂型、规格等颁发批准文号,而医保目录按通用名统计,成分相同视为同一种药。例如阿莫西林,不同剂型在医保目录中计为1种。医保目录不按“新老”划分,而是看临床价值,已通过谈判纳入数十上百种创新药,如6款免疫治疗药物。

📊 药监局批准文号统计口径不同:按剂型、规格、商品名等细分,同一通用名下多种形式均计入总数,导致数量庞大;医保目录按通用名统计,成分相同药品视为一种,统计数量较少。

🔍 举例说明:以阿莫西林为例,胶囊、颗粒、注射剂等不同剂型在医保目录中均计为1种药品,而非分别统计。

🎯 医保目录纳入标准:不以药品“新老”为标准,而是评估临床价值和治疗效果。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机制,已将数十上百种创新药纳入报销范围,如近6款免疫治疗药物已被纳入。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通过年度目录调整和谈判,确保新药、好药、救命药及时纳入,减轻患者负担,例如部分抗癌新药在上市不到一年内即被纳入医保。

🔬 数据对比:截至2024年底,我国境内生产药品批准文号超15万件,有销售记录的约11万件,远高于医保目录的3000多种(按通用名统计)。

快科技10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则“药监局批准药品超15万个,医保目录仅纳入3000多种,占比约2%”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引发广泛关注。事实是否如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震指出,这一说法完全是对统计口径的误读。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以“通用名”为统计单位,而国家药监局对同一通用名下的不同剂型、规格、商品名或商标均会分别颁发批准文号。

若以后者计算,药品数量可达十几万种;而医保目录仅按通用名统计,只要化学成分相同,即视为同一种药品。

以“阿莫西林”为例,无论涉及多少生产企业,也无论是胶囊、颗粒还是注射剂型,医保目录中均计为1种药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境内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数量超过15万件,其中有销售记录的药品约为11万件。

对于“医保只报销便宜的老药,不报销新上市药品”的说法,王震也予以澄清。他表示,医保目录并不以“新老”作为纳入标准,而是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和治疗效果。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持续加大创新药纳入力度,已有数十至上百种创新药通过谈判被及时纳入目录。

据介绍,国家医保局通过年度目录调整和谈判机制,将众多新药、好药、救命药及时纳入报销范围,不少抗癌新药甚至在获批上市不到一年内就被纳入医保。例如,近年来国际热门的免疫治疗类药物,目前医保目录中已包含6款,大幅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药监局 医保目录 统计口径 创新药 谈判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