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0月16日 09:03
“玉衡”芯片: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问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团队在智能光子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该芯片采用创新的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结合光子调制与计算重建,实现了高维光谱调制与高通量解算的协同处理。其尺寸仅为2x2x0.5厘米,能在400-1000纳米宽光谱范围内,以单次快照同步获取全光谱和全空间信息,光谱分辨率达到亚埃米级,空间分辨率达千万像素级。这项技术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两个数量级,解决了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难以兼顾的瓶颈,在机器智能、遥感、天文观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有望大幅缩短天文光谱巡天周期。

🌟 **全球首创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诞生**:清华大学方璐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达到国际前沿水平。该芯片基于智能光子原理,创新性地采用了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实现了将传统物理分光模式转变为光子调制与计算重建相结合的新路径。

💡 **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架构**:“玉衡”芯片的核心在于其创新性的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它巧妙地利用了随机干涉掩膜与铌酸锂材料的电光重构特性,实现了高维光谱调制与高通量解算的协同处理。这种设计突破了长期以来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为高分辨光谱成像开辟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 **卓越性能与广泛应用前景**:该芯片尺寸仅为2x2x0.5厘米,却能在400-1000纳米宽光谱范围内,以单次快照同步获取全光谱与全空间信息,具备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与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其快照光谱成像能力较传统技术提升了两个数量级。方璐教授指出,“玉衡”芯片在机器智能、机载遥感、天文观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在天文领域,有望将银河系恒星光谱巡天周期从数千年缩短至十年以内。

🔭 **颠覆性天文观测能力**:在天文观测领域,“玉衡”芯片展现出革命性的潜力。它能够每秒捕获近万颗恒星的完整光谱,极大地加速了光谱数据的获取。这一能力有望将对银河系千亿颗恒星进行光谱巡天的传统数千年周期大幅缩短至十年以内,甚至未来可能绘制出前所未有的宇宙光谱全息图景,为我们理解宇宙提供更详尽的数据支持。

快科技10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团队在智能光子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迈入国际前沿。

研究团队基于智能光子原理,创新提出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将传统依赖物理分光的模式转变为光子调制与计算重建相结合的新路径。

团队充分利用随机干涉掩膜与铌酸锂材料的电光重构特性,实现了高维光谱调制与高通量解算的协同处理,最终完成“玉衡”芯片的研制。

“玉衡”芯片尺寸仅为2厘米 x 2厘米×0.5厘米,在400—1000纳米宽光谱范围内,具备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与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能够单次快照同步获取全光谱与全空间信息。

其快照光谱成像能力较传统技术提升两个数量级,突破了长期以来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为高分辨光谱成像开辟了全新发展方向。

方璐教授指出,“玉衡”芯片成功攻克了光谱成像系统在分辨率、效率与集成度方面的核心难题,在机器智能、机载遥感、天文观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以天文观测为例,“玉衡”每秒可捕获近万颗恒星的完整光谱,有望将银河系千亿颗恒星的光谱巡天周期从数千年大幅缩短至十年以内。其微型化设计还便于卫星搭载,未来几年内或可绘制出前所未有的宇宙光谱全息图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玉衡芯片 光谱成像 亚埃米级 清华大学 智能光子技术 Yuheng Chip Spectral Imaging Sub-Ångström Tsinghua University Intelligent Photonic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