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月16日 09:02
北京查处首例AI冒用名人形象虚假广告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期查处了一起利用AI技术冒用知名主持人名义和形象发布虚假广告的案件。一家公司通过AI技术剪辑主持人视频,并添加虚构的口播内容,在网络平台发布普通食品“深海多烯鱼油”的广告,宣称具有医疗功效,违反了《广告法》。这是北京市场监管部门首次运用法律手段打击此类滥用AI技术的行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普通食品不具备治疗功能,并呼吁公众人物和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 **AI技术滥用冒用名人形象:** 北京市场监管局查处了首例利用AI技术冒用知名主持人名义和形象发布虚假广告的案件。涉事公司通过AI技术剪辑主持人视频,并自行添加口播内容,发布普通食品广告,宣称医疗功效,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 **普通食品与药品界限:** 监管部门强调,普通食品并非药品或保健食品,不应宣称具有疾病治疗功能、医疗作用或保健功能。此次案件警示了利用AI技术虚构宣传内容,误导消费者的风险。

⚖️ **法律法规的首次应用与提醒:** 这是北京市场监管部门首次运用《广告法》对滥用AI技术冒用知名人物形象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进行处罚。监管部门同时提醒广大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利用AI技术冒用他人名义或形象进行营销宣传,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广告市场秩序。

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据北京市场监管公众号昨日消息,2025 年 6 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某公司利用 AI 技术冒用央视知名主持人名义和形象的虚假广告案

该公司通过 AI 技术剪辑知名主持人视频,加入自行设计的口播内容,在自有网络视频账号上以短视频等形式发布普通食品“深海多烯鱼油”广告,宣称“可以解决头晕头痛、手麻脚麻、四肢乏力”等医疗功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已接受行政处罚。

IT之家注意到,这也是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滥用 AI 技术冒用知名人物形象发布虚假广告问题首度“亮剑”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普通食品不是药品、保健食品,不能宣称疾病治疗功能、医疗作用或保健功能。主持人、网红等公众人物,社会认知度高,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 AI 技术等方式伪造图片、音视频开展虚假宣传,借助公众人物知名度,推销商品服务获利,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若您发现疑似违法行为,可留存证据材料,拨打 12315、12345 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广告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广大经营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不得利用 AI 技术冒用他人名义或形象开展营销宣传活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虚假广告 名人形象 市场监管 广告法 内容审查 AI Impersonation False Advertising Market Regulation Advertising La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