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前天 04:58
“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杨涛鸣诈骗3.8亿余元被判无期徒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曾自诩“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的杨涛鸣(本名杨武成),以培训快速成功为名,伙同他人通过虚构“大师”人设、制造课程假象、神化自身能力、编造成功案例等方式,高价兜售培训课程,诱骗学员相信通过多交费能快速致富。法院认定,杨武成等人通过公司化运作,在2016年至2022年间,共计诈骗3.8亿余元。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近日浙江省高院二审维持原判。此案凸显了“成功学”培训的诈骗乱象,专家呼吁加强公众常识普及和识别能力教育,警惕利用“信息差”和“情绪价值”进行的收割行为,强调成功需靠踏实奋斗而非捷径。

🌟 **“大师”人设与虚假承诺:** 杨涛鸣(杨武成)以“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的身份,通过虚构“大师”人设、制造课程现场激发潜能的假象、神化自身能力等方式,营造其授课能使人快速致富、成功的虚假宣传。这种包装旨在吸引那些渴望快速成功和走捷径的普通人,利用他们的期望进行诈骗。

💰 **高价课程与巨额诈骗:** 该团伙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大量高价兜售培训课程。法院最终认定,杨武成伙同他人通过这种方式,在2016年至2022年间,共计非法获利并诈骗了3.8亿余元。许多学员因陷入“交费越多越能成功”的误区,不惜刷信用卡或借款缴费,但课程内容却被指重复空洞,最终导致债务缠身。

🧠 **利用“信息差”与“认知能力差”:** 所谓的“成功学”培训,本质上是利用了公众的“信息差”和“认知能力差”。骗子们并不掌握比普通人更多的信息,而是通过拼凑网络信息,并利用学员不愿分析、比较的心理,打造“权威人设”。热烈的现场气氛和学员(托儿)的现身说法,进一步加剧了学员的沉浸感,促使其不断消费。

⚖️ **法律严惩与社会警示:** 此案中,杨涛鸣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二审维持原判。这表明了法律对此类诈骗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案件也警示公众,成功没有捷径,需要通过踏实的奋斗来实现,并呼吁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理性判断信息,警惕打着“成功学”旗号的欺诈行为。

2025-10-15 21:48 上海

澎湃特约评论员 蒋理

以培训快速成功为名,骗取他人财物,自誉“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的杨涛鸣(本名:杨武成),因犯诈骗罪一审被浙江省宁波市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近日,浙江省高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了杨武成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浙江省高院认定,杨武成伙同他人以公司化运作模式,采取虚立“大师”人设造势、制造其课程现场激发他人潜能的假象、神化自身能力给人“灌顶赋能”、编造宣传所谓成功案例、使用统一话术剧本等方法,虚构其授课使人快速致富、成功的事实,向社会大量高价兜售其培训课程,诱使众多学员陷入通过多交费上课就能快速致富、成功的错误认识,非法获利数额特别巨大。

这名仅有高中学历的所谓“成功学大师”,到底骗了多少钱呢?最终经法院认定,杨武成伙同他人,在2016年至2022年间,共计诈骗3.8亿余元。这无疑令人震惊。

▲2023年2月,名为“超级说服力”课堂上,杨武成登场。

当“成功学大师”“人生规划大师”“潜能激励大师”,与渴求一夜暴富、走成功捷径的普通人相遇,很快就会形成诈骗闭环。普通人以为遇到了人生的“指路明灯”,而“大师”则把他们当提款机。对于这种以培训快速成功为名的诈骗,除了依法打击外,更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常识普及,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不要被“成功学”蛊惑。

从法院公开的犯罪事实看,这名“潜能激励大师”所销售的培训课程,根本没有什么能被培训者快速成功的秘诀。据报道,多位受害者接受采访时称,他们在杨的课程中不自觉地陷入“交的钱越多,就越能快速成功”的假象,多人刷信用卡或借款缴费,但多次听课发现内容重复、空洞,最终导致债务缠身。

近年来,“信息差”等概念很流行。而“成功学”培训,就不断强化“信息差”,鼓吹普通人之所以难成功、走人生弯路,是因为缺乏帮他们成功的信息,存在“信息鸿沟”,接受他们的培训,就可以补上“信息差”。买的课程越高阶,就会获得更大的信息优势。同时,骗子特别善于营造氛围,以热烈的现场气氛、学员(托儿)的现身说法,让深陷其中的学员不断掏钱买课。在这起案件中,有学员甚至花几万元买“大师”的一根头发。

其实,在信息时代,所谓的“信息差”不如说是“认知能力差”。在互联网上,只要有基本的上网搜索能力,要获取想要的信息并不难,“大师们”并不掌握比普通人更多的信息,他们的信息也大多是从网上拼凑而来。问题在于,不少人不愿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而是愿意相信“大师们”提供给他们的信息。“大师”也就利用这种认知能力差,打造自己的“权威人设”。

需要警惕的是,“大师”杨涛鸣已被追究法律责任,但还有人继续在类似“赛道”上忽悠。比如,满足“情绪价值”也成了一门新的生意经,一些骗子针对特定人群煽动情绪焦虑,再以卖课、贷款、卖产品为名进行收割。近年来的美容贷、培训贷等乱象,也源于同样的底层逻辑。

为此,需要将这些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对公众进行普法教育。其关键在于,要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即对信息进行理性观察、思考的能力,不要轻易被他人带节奏,被所谓的“成功学”蒙蔽,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成功并无所谓的捷径,而需要踏实的奋斗。

期资深辑 周玉华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杨涛鸣 成功学 诈骗 潜能激励 培训贷 信息差 无期徒刑 Yang Taoming Successology Fraud Potential Motivation Training Loans Information Asymmetry Life Imprisonmen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