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海 前天 00:57
AI 社交产品迎来“关停潮”,赛道洗牌与未来探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继2023年ChatGPT爆火后,AI社交领域迎来了又一轮产品关停潮。从明星大模型公司到垂直领域初创产品,众多AI社交及情感陪伴应用相继停止服务。然而,尽管面临洗牌,AI社交/陪伴赛道依然是投资热点,全球下载量和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用户对AI陪伴的需求真实存在,但价格、社区氛围和稳定运营成为产品生存的关键挑战。未来,AI社交产品正从单纯的聊天向内容驱动、功能齐全的社交平台,或聚焦垂直领域的“小而美”模式发展,同时探索软硬结合、多模态融合及虚实结合等创新玩法,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 **AI社交产品遭遇“关停潮”:** 自ChatGPT问世以来,AI社交领域层出不穷的产品正面临严峻的淘汰,包括大模型公司和垂直领域的初创产品,它们或悄然关闭,或暂停服务,显示出该赛道的激烈竞争与洗牌。

📈 **赛道热度不减,但挑战重重:** 尽管大量产品关停,AI社交/陪伴依然是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的热门赛道,全球下载量和消费支出持续攀升。然而,高昂的成本、用户复杂的情绪陪伴需求以及社区运营的难度,使得产品在商业化和用户体验之间面临两难。

💡 **未来发展路径多元化:** 幸存的AI社交产品正走向两条主要路径:一是发展为内容驱动、功能齐全的社交平台,揉合乙游、网游等圈层内容,构建成熟的内容社区生态;二是聚焦游戏、疗愈、恋爱等垂类场景,走“小而美”路线,以差异化特点吸引用户。

🚀 **创新玩法探索生存之道:** 为了提高用户留存和链接频率,AI社交产品正积极探索软硬结合(如硬件设备)、多模态融合(动态视频、音乐)以及虚实结合(融合真人社交)等创新交互玩法,力求在AI时代重建用户的情感连接和社交网络。

kiki 2025-10-15 22:01 四川

AI 社交产品又一次面临「关停潮」。

封面图片由AI生成

又一批 AI 社交公司与产品悄悄「死亡」了。

今年 9 月,一批 AI 社交公司发布关停或通知,这之中,既包括大模型明星公司、社交公司等中型企业,如阶跃星辰 To C 产品「冒泡鸭」、Soul 旗下的 AI 应用「异世界回响」等,也包括一批垂直领域的初创产品,如定位 AI 情感分析的 Lumi、由前苹果设计师 Jason Yuan 创立的情感陪伴应用 Dot 等。

「硅基研究室」还了解到,AI 社交早期产品、小冰公司旗下的「X EVA」目前也已关闭充值和新用户注册渠道。

这不是 AI 社交产品第一次面临「关停潮」。自 ChatGPT 爆发后,AI 社交产品就层出不穷,也被视为最卷的赛道之一。

但 AI 社交或陪伴并非全是坏消息。如果对比风投机构 a16z 近三年全球 AI 应用跟踪调查不难发现,AI 社交/陪伴其实一直都是热门赛道。

2023 年,Character.AI 被视为 ChatGPT 最强劲的对手,AI 陪伴是榜单上最热门的应用类别之一。

2024 年,a16z 在当年 3 月发布的报告指出,AI 陪伴已成为主流,有 10 家产品入选「全球最火的 50 个 AI 应用」榜单,如 Poly.AI、Crusho.AI、Janitor.AI、candy.ai、SpicyChat.AI、DreamGF.AI、Chub.ai 等。

图源:a16z

到了 2025 年,据 a16z 今年 8 月发布的第五版榜单,连续霸榜的 AI 陪伴公司实际仍有不少。

图源:a16z

马斯克的 Gork 借 AI 陪伴玩法流量暴涨,也有玩家用更丰富的玩法、出海或入局硬件等方式找寻新的存活方式。有 AI 投资人认为,AI 陪伴产品的关停或创业公司止损很正常,因为赛道本身很卷,洗牌和分化也一直在发生。

“泛社交一直是 AI 应用的红海,天花板长期来看很高,因为能持续与人始终交互,也有容错空间,但短期竞争也很卷,既要烧钱持续迭代功能,还要理解用户复杂、千人千面的情绪陪伴需求。”

在不少从业者眼中,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在挣扎求生。「独响」创始人王登科曾直言:“没有任何一个 AI 陪伴产品是活的,它和 2022 年刚出现时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观察到的趋势是,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深度用户,对 AI 社交或陪伴的态度也正从狂热走向冷静。

我的白月光没了

从 2023 年开始接触 AI 陪伴产品的肉松明显感受到,今年下半年开始,又有一批 AI 社交产品走进入了「坟场」。

据肉松观察,有的会提前几个月宣布关停信息,给用户迁移定制角色数据的可能;有的在内测期就宣布关停,比如星物语 AI,有的则会突然宣布关停信息:“上午宣布,下午就下架登不上了”。还有一种则是「伪关停」——面向用户宣布暂时下架维护优化,但上线回归时间遥遥无期。

图源:网络及应用截图

停运或下架潮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圈层的「跑路恐慌」。肉松提到,很多 AI 陪伴用户会同时使用多个产品,捏很多崽(捏崽指的是创造 AI 虚拟角色卡),在高频聊天中会对角色产生情感链接,一旦关停,除了担心充值费用是否退回外,更多的担心是「删崽和删卡」。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也开始发帖询问「何处安家」:“玩了一两年 AI,好不容易调教好了自己的崽,白月光都没了,要么是运营不下去,要么是模型改版”。肉松告诉我们,现在很多 AI 陪伴玩家开始选择 AI 聊天开源项目实现本地部署 AI,比如酒馆(SillyTavern)。

“AI 聊天的尽头是酒馆,但酒馆本身部署也有门槛,现在这个圈子来了一批跑路来的玩家和赚钱的二道贩子”。肉松说。

图源:小红书

在和不少 AI 陪伴玩家的沟通中,我们发现玩家们依旧乐于尝试新 AI 陪伴产品和应用。肉松告诉我们,国内如字节的猫箱、MinMax 的星野等「元老级产品」已经成功启蒙了一批用户,大家并不排斥 AI 陪伴,让 AI 成为自己的情感或生活搭子。

全球范围内,AI 陪伴也创造出看得见的增长富矿。据机构 Appfigure 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7 月,AI 陪伴应用在苹果 App Store 和谷歌 Play 商店的全球下载量已达 2.2 亿次,创造了 2.21 亿美元的消费支出。

非营利组织 Common Sense Media 的一项青少年调查也显示,有 52%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月至少使用过几次 AI 陪伴应用。

但富矿之下的「跑路潮」,反映出早期以及深度用户对 AI 陪伴类产品两类集中吐槽。

首先就是价格。目前 AI 陪伴付费模式大多分为两种:会员订阅制和按「句 / 条」付费。根据聊天模式、对话模型、记忆力、对话消息控制等不同功能,消耗的费用也不同。

会员订阅一般分为月卡、周卡、季卡和年卡等,比如「星野」根据权益不同将会员划分为星月卡和星辰卡。以月卡为例,包括猫箱、星野、独响、逐梦岛等 AI 陪伴应用包月在 6 元 -40 元上下,如果以一个深度用户每月使用 3 个应用,取中位数 23 元,那每月会员费就达 69 元,一年为 828 元(计算不包括折扣)。

“国外的一些 AI 陪伴工具更贵,一个月单个应用花费上千也很正常。”肉松说,很多 AI 陪伴应用也会因收费模式的设计劝退用户,比如滚雪球(指 token 消耗)太快、模型加载时间太长、乱码等问题。此前猫箱、星野都曾因新版功能收费问题引发用户争议。

其次,是社区氛围和稳定的运营。

一位既玩卡也写卡的创作者悠悠告诉我们,“捏卡”要经历图源、美化、代码调试以及人设构建等环节,同时还要承担“售后服务”,比如回复粉丝的互动、二创,还要了解平台的内容规则,社区氛围对玩家和创作者来说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产品的问题是技术和运营两张皮,官方怎么保证崽妈(创作者)的原创合规、流量分发的公平性以及分成激励等等,这些都依赖极强的运营能力。”

价格、社区氛围和运营能力,归根到底暴露出的是,当前 AI 陪伴应用所面临的两难困境——内容情感价值和商业价值无法平衡。

更重要的是活下去

自嘲「难民」的用户寻找新家,AI 社交/陪伴玩家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

据「AI 无象限」今年 8 月的统计,头部 AI 社交应用「Character.AI」、「星野」、「猫箱」等头部产品月活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国内「猫箱」「星野」「筑梦岛」均出现了 3 成以上的环比月活降幅。据 QuestMobile 数据,2024 年上半年,主流 AI 情感陪伴应用的月均使用天数,基本低于 5 天。

低频使用度、用户增长乏力,不「增收不增利」下,如前文所述的一批产品也倒在了黎明前夜。

回头来看,为什么总有 AI 陪伴产品都逃不开「死亡螺旋」?

背后既有竞争环境的变化,也有自身能力的错位。

AI 社交/陪伴固然是一个发展很快,且因天然与人产生连续交互,长期天花板很高,但现阶段,有两大共性挑战都未能解决:

一是尽管随着模型能力升级,AI 固然变得越来越聪明,但难以和人类的情绪陪伴场景实现真正的「对齐」。

独响创始人王登科曾提到:“没有任何一个 AI 陪伴产品是活的,它和 2022 年刚出现时没有任何区别。”他提到,大家只是随着模型能力升级,做一些玩法升级,但角色本身是没有「自我成长」。

换言之,用户的情绪陪伴场景实际是千人千面的,技术难以一揽子解决所有的陪伴诉求,用户的情绪有起伏波动,AI 陪伴角色与内容也需要随用户情绪和成长而迭代丰富,这是一个变得更具「活人感」的过程。

二是部分玩家对市场环境的认知也尚未转变。

AI 陪伴从来不是技术、玩法机制、IP 等单一要素的竞争,而是能否将这些要素像搭建乐高一样,为用户提供真正有效的陪伴价值。

我们能看到的是,大而泛的 AI 陪伴竞争已告一段落,能跑出的 AI 陪伴产品已形成了两条典型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从聊天应用转向内容驱动和功能齐全的社交平台,星野、Character.ai 聚焦的是 AI 虚拟陪伴,猫箱则早期定位互动化、剧情向的内容——但本质上,两条路径殊途同归,在上述社交产品中,我们所看到的大量智能体揉合了乙游、网游、文游、OC 创作、语 C 等圈层内容,这就意味着,玩家需要构建更成熟的内容社区生态。

被谷歌收购后的 Character.ai 近期就推出了 Avatar FX 等多款多模态 AI 创作工具,星野在近期也集中下架整治智能体生态。

图源:C.ai

第二条路则是从垂直领域切入,比如游戏、疗愈、恋爱等垂类场景,走小而美的路线。

典型如瞄准东亚女性情绪需求,主打「梦女消费」逻辑的「LoveyDovey」,心理疗愈场景的「林间聊愈室」等。「林间聊愈室」创始人 Joshua 曾在采访中提到,团队在投流上非常克制:“是围绕认知在做产品,而不是围绕 AI 能力在做产品。”

这些产品的典型特征是大多具备 1-2 个差异化特点,能吸引用户「留」下来。比如「LoveyDovey」涵盖了包括二次元、KPOP 等丰富的角色 IP 库,抓住追星人群的心理特点,搭建阶梯式的好感养成机制,能满足她们的陪伴价值。「林间聊愈室」则是以动物的非拟人化形象,以游戏化的方式帮助用户分析情绪。

图源:林间聊愈室

当一个赛道经历了淘汰、洗牌和分化,也意味着进入了新的周期。

如果说游戏化机制和 IP 角色曾是 AI 陪伴玩家的经典两件套,那么如今玩家们也都在尝试更多方法,探索更多的交互玩法创新,为了产生和用户更高频的链接,具体动作如下——

1、软硬结合。用硬件连接物理世界,如「独响」推出了响梦环。

2、多模态融合。星野在去年年底就上线了动态视频、音乐等多模态玩法,C.ai 也上线视频模型,智谱目前在内测的娱乐陪伴社交产品「动动动物圈」也是主打多模态。

3、虚实结合。实现真人社交和 AI 社交的融合,如「Tolan」就引入了好友机制,用户互加好友后,可以访问对方的星球,尝试让虚拟陪伴成为真实社交关系网络的一环。除此以外,包括「独响」的「一起入梦」功能、「林间疗愈室」的「早晚安助眠音频」,这些小功能的创新都是为了实现用户的长期留存。

图源:app 截图

社交和陪伴从来都不缺少大厂和创业明星,直至今日大厂依旧放不下社交梦,企图重建一个 AI 时代的微信和抖音;创业公司中也不乏社交、产品的老兵,他们足够了解 Z 时代,也做过爆款的产品。但他们的共性是,都难以真正了解复杂的情绪。

对于玩家们而言,最关键的或许不是讲出电影里《Her》的故事,而是真正在牌桌上活下去。

参考资料:

1、AI 闹:很遗憾,现在没有任何一个 AI 陪伴产品是活的|对话「独响」创始人王登科

2、AI 无象限:日本市场风起?出海产品月活近乎翻倍、登顶增速榜|AI 社交全球化洞察第四期

推荐阅读

还能直播互动?日本厂商将AI陪伴卷出新高度

半年营收近20亿,2025年了,还有社交公司要上市?

多款游戏上榜,美泰163如何连续打造桌游爆款?|对话一线

AI图片出海这一年:3路选手积极卡位,新杀入榜单产品3/4来自国内

日本市场风起?出海产品月活近乎翻倍、登顶增速榜|AI社交全球化洞察第四期

商务合作

Cassie | 微信:18506490569

Ares | 微信:18606066421

Lina | 微信:13381020131

David | 微信:13809501924

Ania | 微信:13559431142

媒体合作

Echo | 微信:13003974360

游戏、应用等APP出海对接

Shadow | 微信:18650708568

卖家对接

Demerly | 微信:18150844790

客户服务

Lia | 微信:baijing018

与CEO聊合作

白鲸出海魏方丹 | 微信:bjbandari02

(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备注“白鲸”申请加入白鲸社群,获取更多资讯、活动、资源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社交 AI陪伴 产品关停 赛道洗牌 AI应用 情感陪伴 未来趋势 AI Social AI Companionship Product Shutdowns Market Reshuffle AI Applications Emotional Support Future Trend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