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10月15日 15:18
艾米森生命科技递表港交所,癌症早筛赛道再添新玩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米森)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寻求新的资本路径。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癌症早筛公司,由武大博士张良禄创立,历经多轮融资,其中武汉本土国资和上市公司凯普生物是重要投资人。凯普生物不仅是股东,还与艾米森在技术上达成合作,并成为其重要客户。尽管艾米森在癌症早筛领域布局了20多款产品,并与国际知名企业罗氏诊断达成战略合作,但其商业化数据表现仍显不足,营收尚不到千万,且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

💡 **公司背景与融资历程**: 艾米森生命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由武大博士张良禄创立的癌症早筛公司。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其中武汉本土国资和上市公司凯普生物是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凯普生物的投资兼具财务和战略考量,曾一度成为艾米森除创始人外最大的股东,并在技术和销售方面与艾米森有深入合作。

🚀 **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 艾米森已布局20多款癌症早筛产品,其中5款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7款获得欧盟CE-IVD认证。核心产品包括肝癌检测试剂盒“艾馨甘”和尿路上皮癌检测试剂盒“艾光乐”,分别采用甲基化技术和尿液样本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便利性。公司也与罗氏诊断等国际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尽管技术和产品获得进展,艾米森的商业化表现仍面临挑战。公司近两年营收不足千万,同时净亏损额远高于营业收入,尽管亏损呈收窄趋势。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对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依赖度较高,渠道集中度明显。此外,癌症早筛市场竞争激烈,已有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 **IPO募集资金用途**: 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向艾米森的核心产品,包括“艾馨甘”和“艾光乐”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推广。此外,资金还将用于通过潜在收购或授权引进其他癌症检测领域的候选产品,以期持续扩大和多元化公司的产品组合,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聚芯微之后,武汉又一家公司开始闯关港交所。

日前,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米森”)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交银国际。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癌症早筛公司,由武大博士张良禄创立,历经多轮融资,如今试图在港股市场打开新的资本路径。

1 凯普既是客户又是股东

艾米森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持续助力,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共计完成了5轮融资。其中,武汉本土国资和上市公司凯普生物是艾米森相当重要的投资人。

武汉本土国资是艾米森的“天使投资人”。2014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张良禄并没有立刻开始创业,而是进入湖北省妇幼保健医院病理科工作。但很快他就从医院辞职,经过几个月筹备,成立了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在他之后的采访中有提到,创业初期非常艰难,一穷二白。当时是通过参加了“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艾米森赢得冠军后,获得了省人社部门送来一笔20万元的奖励扶持资金,同时在这个平台上对接了多家投资方。

2016年,武汉光谷和东科创星各自以1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3.33万元,分别持股5.88%,对应投后估值约为1700万元。据张良禄曾经分享,这笔钱让项目从实验室阶段推向临床试验阶段。

之后,凯普生物开始深入参与到艾米森的投资当中。作为A股上市的分子诊断企业,它的投资兼具战略与财务考量,这在融资细节中有明确体现。

2018年1月,凯普计划以1400万元认购艾米森新增注册资本15.86万元,首期只支付800万元。第二期的600万元要在艾米森结直肠癌研发项目完成注册检验后15日内支付。

因此,这笔投资直到2019年4月15日才全数结清,凯普生物持股比例达到21.87%,是创始人张良禄以外的最大股东。

从估值变化来看,凯普生物的入手时机相当不错。之后三年,艾米森的估值来了三连跳。2020年4月,建创中民(建银国际关联基金)以3000万元认购艾米森新增注册资本16.12万元,对应投后估值达1.8亿元。2021年B轮融资由金阖资本领投,凯普跟投,估值涨至4.7亿元;2022年C轮由建银国际领投,估值进一步攀升至12亿元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凯普生物与艾米森的合作远不止于财务投资。

2017年,艾米森完成妇科相关产品“艾宫舒”的临床前开发。2018年5月,双方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后于2019年3月修订。根据协议,艾米森授予凯普生物在中国境内使用相关专利、专利申请及技术知识的独家权利,以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艾宫舒产品,授权期限自产品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后为期十年。

双方在业务上交集也逐渐深入。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凯普生物都是艾米森的前五大客户,分别贡献了55.7万、37.5万元的销售额。

2 年营收尚不到千万

两年内估值实现超过6倍增长的背后,艾米森的产品开始有了明确进展。

尤其是2022年,当年3月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双靶标结直肠癌检测试剂盒“艾长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式上市销售;5月,艾米森陆续获得5个癌症检测产品的CE认证(欧盟安全合格标志);8月,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罗氏诊断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肿瘤早筛早诊领域深度合作。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艾米森布局了20多款癌症早筛产品,其中已经有5款产品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7款获得欧盟CE-IVD认证。

在“艾长康”之外,它们着重提到的核心产品是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及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据其官方介绍,艾馨甘是全球率先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即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的灵敏度更高达84.43%。艾光乐仅需用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提升效率及便利性。

但从商业化的数据表现来看,技术优势并没有很快带来丰厚的回报。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23万元、724万元、651万元,虽然保持增长趋势,但绝对规模仍然较小。同期净亏损分别为6792万元、3863万元、1391万元,尽管亏损额呈收窄趋势,但仍远高于营业收入。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声称已进入超100家医院,并与金域医学、爱康国宾等头部机构建立合作。但2024年前三大客户销售数据显示,其对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的依赖度达到52.1%,渠道集中度较高,市场渗透仍需时间验证。

且癌症早筛已经是个非常“卷”的市场。以热门的肠癌早筛领域为例,就有诺辉健康、康立明、华大基因、鹍远等多家企业布局。当下,“老大哥”诺辉健康在港交所已停牌18个月,正面临退市风险。

此次IPO,艾米森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核心产品,包括艾馨甘及艾光乐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以及通过潜在收购或授权引进癌症检测领域的候选产品,持续扩大及多元化公司的产品组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作者:余诗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艾米森生命科技 癌症早筛 港股IPO 生物科技 凯普生物 Emerson Life Science Cancer Early Screening HKEX IPO Biotechnology Capybara Bi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