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0月15日 13:05
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突破万米大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石油位于四川剑阁的深地川科1井成功突破10000米深度,标志着一项地质条件复杂、钻探难度极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该井已钻穿23套地层,进入拥有5.4亿年历史的震旦系地层。在7000米以下,面临超过200摄氏度的高温和130兆帕的超高压力,对钻探设备提出严峻挑战。中国石油通过技术创新,攻克了高温高压下的钻探难题,并从9500多米深的震旦系岩心中发现了良好的储层发育条件,证实了四川盆地深层仍具备优越的油气储集潜力。此举对探索地球科学认知盲区、提升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万米深井突破与地层探索**: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成功钻探至10000米深度,这是中国石油在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该井不仅穿越了23套地层,更首次深入到拥有5.4亿年历史的震旦系地层,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地球早期地质演化的宝贵样本。这一成就代表了中国在深层钻探技术上的显著进步,为未来更深层的油气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 **极端环境下的技术挑战与创新**:深地川科1井所处的环境极其严苛,在7000米以下,温度超过200摄氏度,地层压力高达130兆帕。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传统的金属钻具甚至会变得“像面条一样柔软”。中国石油通过迭代升级特深层钻井技术,成功克服了高效破岩、钻具安全、井控安全、防斜打直、井筒清洁和井壁稳定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并研发了15000米智能钻机、随钻测量仪器、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等十余项关键技术成果,展现了强大的科技攻坚能力。

🛢️ **深层储层潜力证实与勘探新机遇**:尽管传统观点认为8000米以下地层因高温高压难以成藏,但中国石油通过对9500多米深的震旦系岩心的分析,发现了“有孔、有洞、有缝隙,储层发育良好”的证据。这一发现证实了四川盆地在接近万米的深层仍具备优越的储集条件,打破了油气勘探的传统认知禁区。这为四川盆地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油气资源储备。

🗺️ **科学探索与国家重器战略意义**:深地川科1井作为四川盆地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承担着探索地球科学认知盲区、锻造深地大国重器、打造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战略任务。它的成功钻探不仅是技术上的里程碑,更是对地球深部构造、物质组成和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提升我国在地质科学和能源安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10月15日9时16分,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正式突破10000米大关!

目前,这一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钻井难度极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经钻穿23套地层,第一次深入到拥有5.4亿年历史的震旦系地层。

据悉,深地川科1井所处的区域,在进入7000米以下后就是完全未知的地层,温度超过200摄氏度,同时地层压力超过130兆帕,相当于指甲盖上站着十几头大象的重量。

这种极端环境,让高强度的金属钻具也“像面条一样柔软”。

传统观点认为,8000米以下地层高温高压难以成藏,是油气勘探的禁区,但是中国石油分析从地下9500多米深处取出的震旦系岩心后,得出了“有孔、有洞、有缝隙,储层发育良好”的结论。

这证实四川盆地在接近万米的深层仍具备优越的储集条件。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但地质结构极其复杂。

中国石油迭代升级特深层钻井技术,攻克了高效破岩、钻具安全、井控安全、防斜打直、井筒清洁、井壁稳定等世界级难题,并围绕深地钻完井全链条技术攻关设立多项重大科技专项,成功研制15000米智能钻机、随钻测量仪器、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等10余项技术成果。

深地川科1井于2023年7月正式开钻,是四川盆地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承担探索地球科学认知盲区、锻造深地大国重器、打造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等重大任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深地川科1井 万米深井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 中国石油 Deep Well Chuan Ke 1 10000m Depth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ichuan Basin PetroChin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