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10月14日
The Radical Empathy of a Low-Key Chat Show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晚7:11
文章回顾了马克·马龙(Marc Maron)的播客“WTF”在运营16年后落下帷幕,强调了该节目如何通过“激进的同情心”重新定义了访谈形式。马龙在最后一期节目中坦言:“我为连接而生,我需要它才能知道我的存在。” 该播客从一个车库中诞生,马龙作为一名挣扎的喜剧演员,凭借其坦率、内省的风格,成功采访了包括巴拉克·奥巴马和罗宾·威廉姆斯在内的近1700位嘉宾。节目以其未加修饰的DIY风格和简单设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亲密感,让嘉宾能够比面对传统记者或脱口秀主持人时更加坦诚。导演贾德·阿帕托(Judd Apatow)曾指出,人们误以为没人会听这个节目,但实际上“数百万人收听,它将永存”。
“WTF”的成功推动了播客行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然而,马龙也警惕播客领域出现的一些“令人恐惧”的趋势,特别是“男性圈”(manosphere)的兴起,他认为这是一种“可以用于可疑目的的格式”。文章指出,马龙选择再次邀请奥巴马作为最后一期嘉宾,不仅是对节目里程碑时刻的认可,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现状和民主侵蚀的担忧,以及对人际连接重要性的持续关注。节目以其特有的忧虑、同情和略带厄运感的脾气式笑声,展现了马龙和“WTF”最纯粹的本质。
This Gold Rush Is Ominou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晚6:14
文章指出,在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和美元走弱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上周飙升至历史新高——每盎司4000美元,创下1979年(深度衰退时期)以来最好表现。这并非一个好兆头,因为过去50年金价飙升通常与普遍通胀和地缘政治失调相关。
文章分析了当前“淘金热”的几个主要驱动因素:1. 制裁影响: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这让全球各国央行(尤其新兴市场)意识到黄金是“真正唯一安全的资产”。2. 关税政策: 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给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促使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大量购买黄金,以规避未来美国政策冲击。3. 央行独立性担忧: 对美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前景的疑问也助推了金价上涨,因为“当对央行治理的质疑增加时,金价往往会上涨”。4. “贬值交易”: 华尔街投资者因国债攀升和美联储对美元控制力减弱,正将资金从疲软的美元转向黄金和比特币等“更坚硬、更独立的资产”。通胀(无论是“缩水式通胀”还是“滞胀”)都对黄金有利。
文章也提到一个悖论:尽管金价飙升,标普500指数也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市场出现两极分化:乐观者投资股票(如AI和可再生能源),而悲观者则转向黄金,将其视为“所有帝国终将衰落,回归更古老事物”的象征。
Today’s Atlantic Trivia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下午3:12
本期《大西洋月刊》的每日问答栏目进入了第三周,文章首先解释了“trivia”(琐事)一词的词源,它最初指三条道路(tri-)交汇(-via)的地方,后来引申为“寻常的”或“不重要的”事物。
本周的问答内容包括:1. 哪位演员在回忆录中写道,扮演“鸟脑”角色(台词中充满“嗯”、“你知道”、“哦,算了”,以及著名的“啦啦啦”)对她来说是第二天性?——答案是黛安·基顿(Diane Keaton)。2. 俄罗斯政府强制在新手机上安装的新消息、文件共享和转账应用“Max”,被比作中国的哪款“万能应用”?——答案是微信(WeChat)。3. 除了酸度较低、苦味较浓的罗布斯塔豆(robusta bean)外,哪种咖啡豆品种占据了全球咖啡产量的绝大部分?——答案是阿拉比卡(Arabica)。
文章最后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冷知识:古希腊女诗人萨福(Sappho)失传的诗歌,有部分是在一具木乃伊鳄鱼体内发现的莎草纸碎片上被发现的。
A Warning for the Modern Striver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下午2:26
文章综述了兰斯·理查森(Lance Richardson)的新传记《真实本性》(True Nature),该书描绘了作家彼得·马西森(Peter Matthiessen)复杂的一生,将其视为一场长达86年的精神探索,旨在摆脱世俗期望、寻找“真实本性”。马西森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杂志编辑,甚至曾是中情局特工,他的一生都在试图逃离童年创伤和富裕家庭带来的身份束缚。
马西森的探索为当今“永不满足的奋斗者”(特别是科技或商业精英)敲响了警钟:他们利用可观的资源去寻找在其他地方可能无法找到的意义。马西森在巴黎共同创办了《巴黎评论》,同时又为中情局工作;他前往尼泊尔寻找雪豹,深入中国和蒙古寻找最稀有的鹤,但其真正目的是更深层的个人追求。他的作品,如《美国野生动物》(Wildlife in America)和《雪豹》(The Snow Leopard),既是对物质主义的公开反思,也是个人内心朝圣的记录。
文章指出,马西森的许多探索,包括在喜马拉雅山的旅程和早期的迷幻药实验,都离不开他试图超越的特权和资金支持,这构成了一种深刻的讽刺。他曾在一个真正的流浪者面前意识到自己作为“富裕访客”的局限性。最终,传记暗示“真实本性”并非一个稳定的目的地,而是一个艰难、私密且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捷径可循。马西森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既是环保主义者又是上流社会的常客,既是虔诚的佛教徒又拥有巨大的自我,最终体现了这样一个核心悖论:那些使得寻求存在意义成为可能的条件,往往也正是使其难以寻觅的原因。
Dear James: My Guy Friends Are Stuck in a Ru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下午1:00
一位读者写信给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er),表达了对一群男性朋友的困惑和评判。这群朋友十年如一日,每周四下班后一起喝酒,但读者认为他们在这十年间没有任何改变或成长,也未表现出提升自我、帮助邻里或服务他人的冲动。读者爱他们,但也忍不住质疑他们的停滞。
詹姆斯·帕克在回信中首先反问读者,是否真正“爱”这些朋友。他指出,如果爱得足够深,就会看到他们生活中必然发生的改变和挣扎,因为“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帕克建议读者与朋友们“深入交流”,在喝酒时“转换一下话题,深入下去,提出问题,坦露心声”,真正了解彼此的现状。
其次,帕克鼓励读者反思自己的挫败感,这可能源于自身对生活中“更丰富、更狂野部分”的忽视。他建议读者思考“你被忽视的才能是什么?你是否想成长并服务?”并指出美国社会充满了各种需求,只要愿意并勇敢,就“不可能多余”。他鼓励读者“跳进去”,投身于那些需要帮助的领域。
The Democrats’ Heterodoxy Problem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7:26
文章探讨了民主党内部关于如何重新赢得选举的激烈辩论,核心是资深政治运营者亚当·詹特尔森(Adam Jentleson)新成立的“探照灯研究所”(Searchlight Institute)。该智库主张民主党候选人应摆脱极左派的压力,采纳超越“自由主义框架”的“异端”(heterodox)立场。詹特尔森认为,民主党过去之所以能拥有国会多数,正是因为其成员能够持有广泛的政治观点,因此现在需要回归这种多元化,甚至可以借鉴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的“异端”策略,即在伊拉克战争和贸易等问题上挑战共和党的传统立场。他强调,不同地区(如缅因州和边境州)的民主党候选人应根据当地民意,在枪支管制或边境安全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
然而,这一主张遭到了进步派的强烈反对。批评者认为,“异端”是“放弃原则”的代名词,等同于要求民主党向共和党靠拢,甚至是在“法西斯主义”日益盛行的当下提出“反动中间派”思想。他们担忧这会牺牲跨性别者等边缘群体的利益,并指出该智库的资金来源(批评身份政治的亿万富翁)也值得怀疑。进步派倡导者认为,民主党应采取更激进的经济民粹主义信息,揭露企业“恶棍”,而非单纯迎合民意调查。
文章指出,这场争论不仅关乎一个小型智库,更是民主党内部关于如何走出困境、重塑自身定位的“生存之战”。在党内领袖普遍受人诟病、下一次中期选举迫近的背景下,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在寻求新的策略,包括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重新思考枪支管制立场,以及《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埃兹拉·克莱因(Ezra Klein)建议在共和党占优的州支持反堕胎候选人。这场辩论反映了民主党内长期存在的“说服与动员”之争的最新迭代,但在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专制行动下,其紧迫性前所未有。
The Drink That Americans Won’t Give Up Without a Figh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7:00
文章指出,咖啡在美国正面临困境。由于美国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对越南征收20%的关税(两国合计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咖啡豆),加上气候变化(火灾、洪水、干旱)导致的全球价格上涨,美国咖啡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近40%。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自7月以来上涨了近一美元,且可能进一步上涨。咖啡咨询公司Vuna的CEO萨拉·莫罗基(Sara Morrocchi)表示,关税“ destabilized an already volatile market”(扰乱了本已不稳定的市场)。
尽管咖啡几乎没有营养价值,且功能性替代品众多(如能量饮料),但它对美国人来说至关重要。众议员罗·卡纳(Ro Khanna)与共和党人唐·培根(Don Bacon)共同提出了《禁止咖啡税法案》,旨在保护咖啡免受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卡纳认为,咖啡是引发人们关注关税危害的“生动而具体”的方式,因为“咖啡的成本对人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历史上,美国人曾为咖啡的高税收而“开战”,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征收广泛关税时也曾豁免咖啡。
咖啡已深深植根于美国文化、经济、仪式和大脑化学中。它是除水之外消费量最大的饮料,咖啡因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药物。文章强调,咖啡也象征着国际化食品体系和自由贸易秩序的相互依存与局限性。美国几乎不生产咖啡,却离不开它。咖啡的生产过程极其耗费人力,通常由低薪劳工甚至儿童手工采摘和加工,这使得咖啡“既太便宜又太贵”(食物历史学家奥古斯丁·塞奇威克语)。关税是保护主义,意在封闭,而一杯咖啡则提醒着世界是如何紧密相连的,以及我们如何依赖远方他人的劳动。
America Is Sliding Toward Illiterac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7:00
文章指出,过去十年是美国教育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学生在阅读和数学方面的进步停滞并急剧倒退。国家教育进步评估(NAEP)数据显示,33%的八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低于基本”,40%的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低于基本”,均创多年新高。ACT平均分也跌至1990年以来最低。学习损失并非均匀分布,顶尖10%的学生表现如常,而底层学生退步严重,贫富差距加剧。
文章驳斥了“资金不足”的解释,指出教育支出在过去十年中实际有所增加,而疫情期间投入的1900亿美元巨额资金也未能有效改善学习状况,大部分被浪费在非学生受益的项目上。文章承认智能手机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因素,但指出其影响并非唯一或普遍,无法完全解释所有趋势。
文章将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低期望理论”: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学生的回应也越来越少。自2013年左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的反弹开始,该法案曾通过高标准和严格测试提升了学生表现。但后续的《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将责任交还给各州,而多数州并未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证据显示,尽管学生实际掌握程度下降,但获得A等成绩和高中毕业率却在上升。此外,“公平评分”等做法(如不设迟交罚款、不给零分、无限次重考)也助长了低期望。
文章展望了扭转颓势的可能性,并以“密西西比奇迹”为例。密西西比州在人口结构调整后的NAEP成绩中表现出色,其秘诀在于实施了高标准并提供相应资源,例如要求三年级学生通过读写考试才能升级,并提供阅读障碍筛查、教师培训和读写教练。路易斯安那州也采取了类似政策并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成功经验对民主党来说可能有些尴尬,因为这些州多由共和党执政,教师工会化程度低,且倾向于采用拼读法等“阅读科学”教学方法,而一些民主党主导的州则迟迟不愿采纳。
文章最后强调了教育衰退带来的巨大经济成本,并警告说,在与中国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而美国人才政策又出现逆转的背景下,教育水平的下降将严重威胁美国的经济未来和全球领导地位。
The Lesson of 1929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6:00
文章节选自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著作《1929:华尔街史上最伟大崩盘的内幕——以及它如何摧毁一个国家》,通过国家城市银行董事长查尔斯·米切尔(Charles Mitchell)的视角,深入剖析了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事件及其深层教训。
文章以1929年10月28日股市暴跌13%的“黑色星期一”为开端。米切尔发现,为支撑股价以完成一项合并交易,国家城市银行秘密回购了超过7万股自身股票,耗资3200万美元,但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且无法将自身股票作为抵押品。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米切尔在次日清晨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将个人借款1200万美元(远超其净资产)从银行手中买下这些股票,并要求严格保密。
文章指出,1920年代是现代消费经济的开端,其核心是“信贷”——“先买后付”的理念。通用汽车、西尔斯百货,以及华尔街(以米切尔为代表)都大力推广信用交易和保证金股票交易。借贷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对未来乐观的表达。同时,财富的积累也催生了“第一个真正的名人时代”,华尔街巨头和行业领袖成为家喻户晓的“愿景家”。然而,这种繁荣掩盖了社会内部的巨大不平衡,城市富裕阶层与农村贫困阶层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而政府则采取极端自由放任政策。
文章强调,漫长而未中断的繁荣会产生“集体错觉”,乐观情绪变得像毒品或宗教,使人们失去判断风险的能力。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如米切尔,也常常是存在缺陷、自私且复杂的,他们推动事件发展,有时大胆,有时盲目,往往未能完全理解其行为的后果。
文章总结道,“债务”是几乎所有重大金融危机唯一的共同线索。 债务是一种强大的乐观力量,它将未来的财富引入当下。但当贪婪导致过度借贷,乐观情绪耗尽时,恐慌便会接踵而至。人类的愚蠢在各个时代都被诱惑所驱动,每一波狂潮都让人自以为吸取了历史教训,不会再次受骗,然而“它又再次发生了,就像1929年那样”。米切尔最终虽然挽救了银行,但其秘密借贷和避税行为被曝光,导致他被起诉,并促成了1933年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离。
Putin Is Not Winning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6:00
文章批判了西方世界普遍高估俄罗斯总统普京权力和成功的倾向,认为这无意中助长了俄罗斯的宣传,并掩盖了俄罗斯真实的困境和失败。作者指出,自9月以来,俄罗斯向欧洲领空派遣数十架无人机,导致北约国家短暂关闭民用机场,但许多西方观察家仍将其视为普京的“胜利”。这种叙事模式并非首次,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当选,再到当前的以哈战争,西方媒体常将各种事件解读为普京的成功。
文章认为,普京之所以被塑造成“完美的恶棍”,是因为这为全球事务的混乱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叙事,也为特朗普的批评者提供了一个攻击美国总统的工具。作者曾供职于俄罗斯宣传机构,深知其“普京不能输”的潜规则,而西方评论员正无意中遵循着这一规则。
文章列举了普京的实际失败:1. 与特朗普的阿拉斯加峰会: 尽管许多媒体称其为普京的胜利,但美国武器仍流向乌克兰,并向基辅提供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 M-ATACMS 导弹。克里姆林宫最终也承认,峰会带来的“强劲势头已基本耗尽”。2. 乌克兰战争: 俄罗斯军队深陷泥潭,未能夺取主要城市,也未获得制空权,甚至无法完全占领其宪法中写入的地区。例如,战前人口7万的波克罗夫斯克,俄军两年仍未攻下。3. 影响力下降: 2023年,俄罗斯维和部队在亚美尼亚遭阿塞拜疆袭击时袖手旁观,表明俄罗斯已无法有效维持高加索地区的稳定。美国而非俄罗斯促成了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和平条约,阿塞拜疆甚至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援助。
文章承认,普京执政25年是其“真正的胜利”,但这得益于他与俄罗斯民众达成的“交易”:不抗议战争,但不强制支持;军事岗位报酬丰厚;以及在西方制裁下努力维持现代消费经济的生活水平。然而,俄罗斯经济已出现明显疲态,面临“技术性停滞”,大型企业开始削减工时或要求无薪休假。
文章总结道,低估普京是危险的,但将“黑暗力量”归因于他,会使其在西方人心中比实际更强大。对普京的清晰认识将揭示他是一个将一切赌在一场失败入侵上的独裁者,一个正在失去影响力、经济迅速冷却的国家领导人。剥夺其“不可战胜”的形象,才是削弱普京最大影响力的方式。
I Don’t Want to Stop Believing in America’s Decenc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5:50
文章探讨了在特朗普时代下美国爱国主义的深刻危机,作者表达了不愿放弃对美国“基本体面”的信念。文章引用托克维尔的观点,区分了欧洲的“本能爱国主义”和美国基于《独立宣言》原则(平等、不可剥夺的权利、被统治者同意)的“反思爱国主义”,后者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林肯曾强调《独立宣言》的“所有人生而平等”是连接所有热爱自由之人的“电线”,包括移民。
然而,当前的美国,两党都未能充分体现这种爱国主义:共和党在侵蚀民主制度的同时仍自豪地宣称爱国,而民主党则将爱国主义与党派政治挂钩。文章指出,特朗普的民族主义已转向“血土民族主义”,通过排斥定义美国人身份,其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甚至试图以祖先墓地而非建国信条来重新定义美国公民身份,并对移民进行“感恩测试”。这种排他性爱国主义的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9世纪的反移民运动。
文章也批评了左翼自越战以来对爱国主义符号的怀疑甚至敌意,以及学术界对美国历史的批判性叙事(如“1619项目”),认为这使得左右两翼殊途同归,都认为建国信条是虚假的。这种观念的盛行,使得右翼在掌权后有了建立威权政体的借口,而左翼则因长期批判该信条而难以有效反抗。
作者呼吁回归一种基于“信条”的民主爱国主义,认为美国文化虽然独特,但其核心源于“所有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这种文化没有复杂的规则或古老的密码,易于融入,并能吸收和改变所有新来者。他相信,尽管美国机构失灵,领导人自私腐败,但只要人们仍相信这些信条的重要性,就应该拒绝通往“伟大”的捷径,与所有美国人共同努力,阻止日益增长的暴政,以实现自我救赎。
America Needs a Mass Movement—Now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5:50
文章紧急呼吁美国建立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以对抗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日益严重的专制主义倾向。作者指出,特朗普政府藐视法院裁决、利用联邦权力进行敲诈勒索、将司法部政治化、将ICE变成准军事组织、蔑视宪法并将军队部署在首都街头,这些都构成了滑向威权主义的迹象。他警告说,这种腐蚀是缓慢而持续的,如果不加以抵抗,特朗普主义可能主导一代人的政治格局。
文章分析了美国尚未出现大规模抵抗运动的原因:1. 恐吓: 机构和个人因担心付出巨大代价而保持沉默,导致“集体行动问题”——如果孤身反抗,就会被碾碎。2. 对斗争性质的误解: 人们仍以常规政治周期而非“历史潮流”来思考问题。特朗普主义不仅是一系列政策,更是一种文化,它提供了归属感、身份认同和一套全面的政治伦理。
作者强调,要击败一种社会运动,就必须建立一个对立的社会运动,这需要不同的叙事、价值观和政治道德。他追溯了特朗普民粹主义的思想根源(如克里斯托弗·拉什的《精英的反叛与民主的背叛》),并指出特朗普通过“对精英的生存阶级斗争”叙事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多民族工人阶级联盟。
为构建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反叙事,文章提出:1. 抓住MAGA叙事的弱点: MAGA的故事与美国传统故事(希望、社会流动性、广泛增长)格格不入,特朗普的政策也未能真正帮助工人阶级。2. 构建鼓舞人心的愿景: 回溯20世纪初的民粹进步主义运动,呼吁建立一个在经济上偏左、社会上中右的跨阶层联盟,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并将社会流动性作为其核心愿景。3. 实际构建运动: 社会运动应超越政党,在公民、文化、制度和立法等多个层面推动变革。它需要建立公民权力,组织跨阶层联盟,动员支持者并说服反对者,通过行动增加社会张力(如公民权利运动),并赢得可实现的具体胜利。运动应通过讲故事而非争论来转变公众情绪,创造英雄和反派。
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观点,将美国民主比作“生命的体育馆”,培养“自由的运动员”。他认为,尽管特朗普主义盛行,但美国精神仍在沉睡中。历史表明,文化和思想变革是第一步,社会运动是第二步,政治变革是最后一步。美国需要觉醒,共同努力,阻止日益增长的暴政,以实现自我救赎。
The Beacon of Democracy Goes Dark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早5:50
文章指出,近250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民主自由的灯塔,其《独立宣言》中“所有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曾传遍世界,激励了海地、希腊等国的独立运动。在20世纪,美国不仅以身作则,更通过政策(如威尔逊和罗斯福的民主理念)和文化输出(如爵士乐)积极推广民主。尽管美国在实践中存在虚伪(如支持独裁政权),但“民主信仰”始终是其外交政策的核心,促使其不断追求理想。这种信仰也反过来加强了美国自身的政治制度,使不同背景的美国人能为共同的自由事业而奋斗。
然而,文章警告称,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国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从一个推广民主信仰的国家转向一个推行犬儒和威权主义世界观的国家。这种转变体现在:1. 瓦解民主推广机构: 特朗普政府试图关闭“美国之音”等对外广播机构,任命卡里·莱克(Kari Lake)等官员对其进行“阉割”,并撤销了许多员工的签证。由罗纳德·里根创立的“国家民主基金会”也成为阴谋论者的攻击目标。2. 国内威权化倾向: 特朗普总统经常攻击法官和记者,霸凌企业CEO和大学校长,派遣军队进入美国城市,建立新的内部警察力量,并加剧红蓝两党之间的分裂。3. 国际形象转变: 特朗普在国际上更倾向于与独裁者而非民主盟友打交道,其惩罚性关税政策对小国造成经济打击,对格陵兰岛的占领要求也在丹麦引发政治危机。4. 言论和文化输出: 特朗普攻击“激进左翼法官”和“假新闻媒体”的言论在全球传播的速度,远超《独立宣言》的理念。普京和杜特尔特等独裁者也利用“假新闻”指控来打压记者。美国的文化输出不再是自由的象征,而是交易主义和秘密操作的代名词,人道援助被削减,“丑陋的美国人”形象日益凸显。
文章总结道,美国民主的衰落将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全球和国内影响。它可能助长全球新的专制政党崛起,削弱美国经济影响力,并使中国和俄罗斯的宣传在意识形态竞争中占据上风。在国内,如果美国的外交政策旨在为总统个人或执政党朋友谋利,那么美国人将失去在国内团结合作的理由,推广犬儒主义将导致国内更加犬儒。文章呼吁反思,如果美国不再是一个旨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国家,那么这种理想的放弃将以我们目前无法预见的方式改变所有美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