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研一新生,您对AI绘图技术,特别是SD、Flux、ComfyUI等精确提示词绘图与ChatGPT 4o等“口述”绘图的优劣感到困惑。您了解到精确提示词绘图在本地部署、隐私保护及精细控制方面的优势,但又听说“口述”绘图可能是未来趋势。您想知道,对于科研插图和示意图的辅助生成,是应侧重学习SD等精细绘图工具,还是“口述”绘图足以满足需求?本文将探讨这两种AI绘图方式在科研应用中的适用性。
📊 **AI绘图工具的演进与定位**:AI绘图技术正快速发展,从早期以SD、Flux、ComfyUI为代表的需要精确提示词和参数设定的“精绘”工具,到如今以ChatGPT 4o等为代表的自然语言交互式“口述”绘图。前者以其本地部署、隐私安全和高度可控性,能够生成高度定制化的图像,满足画师心中理想的精确表达。后者则以其便捷性和易用性,降低了AI绘图的门槛,能够快速实现创意想法。
🔬 **科研插图的特殊需求**:在科研领域,插图和示意图的首要目的是清晰、准确地传达复杂概念和数据。这要求图像不仅美观,更要科学严谨,能够精确反映研究内容。例如,遥感领域的地理信息可视化、模型示意图等,都需要高度的准确性和细节还原度。精确提示词绘图工具因其在细节控制和精确表达上的优势,在满足此类需求时可能更具潜力。
🗣️ **“口述”绘图在科研中的潜力与局限**:尽管“口述”绘图技术发展迅速,能够通过自然语言生成多样化的图像,但在生成高度专业化、细节丰富的科研插图时,可能面临挑战。例如,精确表达科学原理、数据关系或特定空间结构可能需要比日常语言更精确的指令。虽然未来自然语言交互可能更加强大,但目前而言,它可能更适合作为初步概念的探索或通用示意图的生成,而非替代所有精细化科研插图的创作。
💡 **学习路径的建议**:对于遥感专业的学生,建议在初期可以尝试和了解“口述”绘图工具,用于快速探索概念或生成初步的通用示意图。但若要生成满足科研要求的、细节丰富且精确的插图,学习SD等精确提示词绘图工具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掌握这些工具不仅能实现更精细的图像控制,还能深入理解AI绘图的原理,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本人是即将步入研一的学生,专业遥感
因为很早以前就了解过 sd 、flux 、comfy ui 的复杂但精确的绘图,但是一直没有深入的学习。
也接触过豆包绘图、即梦、chatgpt4o 生图等“用嘴画图”。还有一些集成平台,比如哩布哩布。
之前有人说过没有一种画图方法比类似 sd 、flux 等精确提示词的画图方法好,因为他们一方面可以本地部署,隐私安全且可以生成自己想要的不用担心被拦截(比如涩涩),另一方面精确的指令可以精确画出画师心中理想的形象,而且还可以精细的改。这两条优势是没有其他渠道可以替代的。
但是随着 ai 画图技术的发展,似乎有人说用嘴改图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会替代 sd 等。
我对 ai 绘图很感兴趣,不知道想要实现辅助生成一些科研的插图或者示意图是否可以通过“用嘴画图”自然语言实现,还是说尽管现在自然语言画图蒸蒸日上但是还是有必要学习 sd 等精细画图?求大佬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