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 10月15日 01:27
大文件接收困境:为何接收个文件如此折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当前大文件接收方式的繁琐现状,指出尽管AI技术飞速发展,用户在接收大文件时却面临下载APP、注册账号、转存文件、遭遇限速等一系列不合理操作。作者对比了蓝奏云、奶牛快传等无需登录即可直接下载的平台,并分析了百度网盘等主流网盘服务商高昂的运营成本,认为盈利模式应更侧重于存储空间和高级功能,而非强制用户接受繁琐的接收流程。文章还提及QQ闪传等新功能,并呼吁用户重新审视并质疑这种日益不合理的现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商业模式而非技术限制。

📦 **接收大文件流程繁琐,用户体验差**:文章指出,尽管科技发展迅速,但在接收大文件时,用户仍需下载APP、注册账号、转存文件,并常常遭遇极低的下载速度。这种体验与现代科技的便利性形成鲜明对比,给用户带来极大困扰,甚至出现用户宁愿选择U盘拷贝的情况。

⚙️ **技术可行性与商业模式的脱节**:作者强调,从技术上讲,网页直接下载大文件完全可行,并以蓝奏云、奶牛快传等平台为例。然而,百度网盘等主流网盘服务商却普遍不支持网页直接下载,这并非技术限制,而是商业模式的选择,旨在通过强制用户使用APP和会员来盈利。

💰 **合理的盈利模式应区分用户需求**:文章认为,网盘服务需要盈利,但应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收费。例如,需要存储空间的用户应支付存储费,频繁传输文件的用户(如摄影师、设计公司)应由发送方付费,而高级功能(如版本管理、API)则可按需付费,而非将不合理的成本转嫁给所有接收文件的用户。

🔄 **网络效应与恶性循环**:主流网盘服务通过强大的网络效应吸引大量用户,导致新工具难以突围。用户为了接收文件不得不使用普及度高的平台,即使体验不佳。而小众平台因用户基数小,分摊固定成本后价格偏高,又进一步导致用户流失,陷入“新工具-收费-用户逃离-回到旧平台”的恶性循环。

💡 **问题根源在于商业而非技术,呼吁用户反思**:文章总结认为,大文件接收的繁琐并非技术难题,而是商业模式的体现。APP推送、用户数据收集、存储与传输的捆绑收费,都是为了平台的KPI。作者呼吁用户不要对这种不合理现象习以为常,应重新审视并质疑其合理性。

原创 世超 2025-10-15 00:00 浙江

平台的 KPI 是好看了,但用户收文件却越来越折腾。

该说不说,都 2025 年了,AI 能帮你写代码,汽车能自己停车,电饭煲也能远程遥控煮饭。

但一让你接收个大文件。。。

我敢保证,一瞬间又会回到石器时代。

前段时间,编辑部的阿蛇收到了婚纱照摄影师的交付——一个百度网盘链接。

阿蛇点开链接后,痛苦开始了。

他下载了百度网盘 APP,接收验证码登录了账号,接着复制链接,转存选择下载,然后呢?

他看到了下载速度 100 KB/S,下完要一天多。

阿蛇寻思自己拿个 U 盘坐高铁去摄影师那里拷贝,都比这快。

所以他充了会员。

买会员时,阿蛇又经过了一番计算:是充一个月的 SVIP,还是买个下载券,买多久又才是最划算的?

到这,阿蛇已经全然忘了:原本,他只是想下一个婚纱照。

等等,我们停一下,你觉得这对吗?

摄影师是给阿蛇交付作品,阿蛇是客户。

结果客户要收个文件,得下载 APP、注册账号、转存文件、研究套餐、充值会员。

这就像你网购了个东西,快递到了,快递员却告诉你: 麻烦您先下载我们快递公司的 APP,注册个账号,然后充个会员,不然包裹一天只能搬一米。

这很不合理,但却是如今接收大文件的现状。

别误会,我不是只针对百度网盘。

夸克网盘、阿里云盘,绝大部分的网盘都有类似的套路:必须下载 APP、登录账号、或多或少都会限速(百度网盘的限速几乎没法用)。

但问题本质是一样的:凭什么接收文件的人,要这么麻烦?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接收方从网页上直接下载东西,完全可行。

蓝奏云、奶牛快传、文叔叔,都是 A 上传完生成链接,B 点开网页就能下载,不需要下载 App,也不用注册账号,更不会被限速到100KB/S。

哪怕早期的百度网盘,也支持网页下载大文件。为啥随着技术发展,反倒网盘们不支持了呢?

图源文叔叔

图源奶牛快传

至于限速的问题,适度限速防止滥用可以理解,但限到 100KB/s?

这不是限速了,是逼你交钱。

世超并不是说网盘不该赚这个钱,恰恰相反,网盘成本不低。

以百度网盘的阳泉数据中心为例:

12000台存储服务器,存储4000000TB数据

硬件成本:3.6亿/年(每台15万,5年折旧)

电费:1.156亿/年(每台24千瓦时,1元/度)

带宽费:1.44亿/年(每月1200万)

总计约6亿/年

平均下来,存 1TB 数据,一年成本150块这还没算人工费、推广费、研发费以及大量免费用户占用的存储费。

网盘服务需要盈利,但应该向真正有需求的人收费。

比如需要存储空间的人付存储费。

给普通用户几十 GB 免费空间,不够用就花钱升级,这很合理。

需要频繁传输文件的人付传输费。

个人偶尔分享几个小文件,免费没问题。

但如果是摄影师、设计公司要频繁给客户交付大文件?那应该是发送方付费,而不是让每个客户都去办会员。

实在众口难调,也可以像快递那样提供“卖家包邮”还是“买家承担邮费”的选项,你总不能两头收吧?

需要高级功能的人付功能费。

版本管理、团队协作、视频转码、API 接口调用这些,用得到就付费,用不到就不花这个钱。

世超认为,目前市面上我能接受的传输模式,是类似于奶牛快传那种。

它就是发送方付费,接收方免登录、免下 APP 直接下载。

下载速度也能接受,世超实测办公室网络下,2.33GB 文件 7 分钟下载完毕。

但问题是,知道和选择这一类产品的人并不多。

因为这个市场存在强大的网络效应——就是越多人用 XX 网盘,你就越离不开 XX 网盘。因为所有人都在用,你不用,你就收不到文件。

而小众产品,由于均摊成本更高,总会进入恶性循环。

比如一个只有 1 万用户的平台,它服务器要租,CDN 要买,程序员要养。这些是固定成本,你是服务 1 万人还是 10 万人,该花的一分都少不了。

用户少导致成本高,成本高就要收费,一收费用户跑得更快。要么关门大吉,要么不断缩水续命。

不难看出,奶牛快传似乎正在这一个循环中。它的价格已经涨到 49 元/月( 官方首页还写着 39 元),比百度网盘 SVIP 还贵。

2 年内,奶牛快传的免费额度也迎来了两次调整:

2024年2月,免费用户存储空间调整为 5GB,2025年6月,这个数字又调到了 600MB。

所以我们现在也陷入了一个闭环:

新工具出现 → 免费真香 → 工具开始收费、涨价 → 用户逃离 → 回到百度网盘 → 等待下一个新工具。

目前市面上体验最好的,应该是 QQ 最近才推出的闪传功能,最大支持 10GB。办公室网络下, 2.3GB 文件,网页下载只要 1 分 40 秒。

但兄弟们也别高兴太早,人家已经写明了“限免中”。能不能拯救这个市场,就看定价了。

我认为,接收文件变得如此繁琐,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上的问题。

当你被要求下载 APP 时,你就多了个可以给你推消息的应用;当你被要求登录时,你的手机号就进了人家的数据库;当存储和传输绑在一起时,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有可能得掏钱。

平台的 KPI 是好看了,但用户收文件却越来越折腾。

最讽刺的是,我们都接受了。

就像温水煮青蛙,从网页到 APP,从免登录到登录账号,从不限速到限速。

或许真正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更好的工具,而是我们为什么不再质疑这种不合理。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面线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百度网盘、奶牛快传、文叔叔、QQ 闪传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文件传输 网盘 用户体验 商业模式 技术 AI 文件接收 百度网盘 奶牛快传 QQ闪传 网络效应 depolarize large file transfer cloud storage user experience business model technology AI file reception Baidu Netdisk Niunai Kuai Chuan QQ Flash Transfer network effec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