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10月15日 00:20
中国学:连接古今,理解当代中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汇聚了海内外专家学者,聚焦“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中国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着重研究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并与汉学区分开来。专家们强调,理解中国需贯通古今,中国古代智慧如“柔弱生刚强”对当代仍有启示。同时,中国学研究也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视角,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要以具说服力的叙事逻辑,促进全球对中国创新的认知与合作,为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 **中国学研究的跨学科性与当代聚焦**:中国学不同于侧重古代的汉学,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综合的视角来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 **古今智慧的融通与启示**:文章指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原则,例如老子提出的“柔弱生刚强”,不仅对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启发意义,也对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的领导者,在处理冲突和合作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强调了理解历史智慧在解决当代问题中的重要性。

🌍 **构建国际话语权与叙事逻辑**: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学研究者强调构建具有国际说服力的叙事逻辑的重要性。通过基于事实和经济学原理的论辩,解释中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化解国际上的误解和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创新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推广和国际合作。

🎓 **培养国际化人才与促进交流**:以阿根廷为例,中国学项目在当地的兴起及其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兴趣,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深入了解中国的需求。这不仅为有志于从事国际贸易、外交等领域的年轻人提供了知识基础,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

陈波表示,打造合理且具国际说服力的叙事逻辑是中国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10月14日,50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何为中国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谢韬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与主要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的汉学(Sinology)不同,中国学(China Studies)更多聚焦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中国学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并非一个独立学科,而是从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开展综合性研究。

连接过去与未来

已经连续两届参会的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美国汉学家邰谧侠(Misha Tadd)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古代的原则和概念也给当代人以启发。他举例称,他非常欣赏老子所强调的“柔弱生刚强”,用委婉或甚至让步的方法应对冲突,而不是头碰头,最后两败俱伤。“这样的思维需要更多的学习,包括我自己国家(美国)的领导也应该多学习。”他说。

阿根廷国际关系理事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马豪恩(Jorge Malena)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西方世界普遍对中国古代文化很感兴趣,但看待中国不应只停留在古代。”

马豪恩在阿根廷开设了首个拉丁美洲的中国学项目,目前是两所阿根廷私立大学中国学项目的教授和负责人。他介绍称,他在设计项目不仅教授学生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哲学,也注重教授中国的当代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

“中国是阿根廷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是重要的投资者、贷款人、技术转让者和基础设施建设者。对于阿根廷任何有志于从事商业活动或成为外交官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都应该了解中国。” 他说,在阿根廷每年有几十名年轻人攻读中国学研究生,并且学生对中国学项目的兴趣日趋浓厚。

广阔的学术与实践空间

兼容并包的特质赋予了中国学广阔的学术与实践空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经济研究主管陈波(Bo Che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打造合理且具国际说服力的叙事逻辑是中国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他作为经济学者参加本次中国学大会的理由。

他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进一步解释称,这一新兴行业具有颠覆性创新特性,会不可避免地冲击传统产业。这种冲击是因为创新并非全球同步发生,而是特定国家或产业的突破。正如获得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所揭示的颠覆性创新驱动发展,强调对创新的包容。

陈波表示,美国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描绘成“中国冲击”或政府补贴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将创新问题解释成(市场)扭曲问题,一些国家是这种叙事的跟随者,但如果这些国家理解了其逻辑和其本质,他们自然会明白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排斥是不利的。例如现在加拿大内部就出现声音,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100%关税。“这种反思与我们的叙事相呼应,是基于事实、逻辑和经济学理念的。”他称。

“要走向国际化、引领国际化,需要有大家听得懂、接受得了的逻辑和基于事实的论辩。” 陈波称,“只有把这些故事讲好,中国的创新产品才能扩展到全球市场,并引领更多创新成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学 China Studies 当代中国 Contemporary China 国际叙事 International Narrative 创新 Innovation 新能源汽车 New Energy Vehicles 跨学科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