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充电设施总量达1734.8万个,平均每5辆新能源汽车配备2个充电桩,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全国公共充电站已超30万座,远超加油站数量,为长途出行提供有力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点扩容5倍,97%的县城和80%的乡镇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城乡充电“最后一公里”问题。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头部运营商占据市场主导,大功率充电设施和超快充技术也已实现突破。政策支持下,大功率充电设施目标在2027年底超10万台。同时,换电网络也在快速扩张,蔚来等企业加速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
🔌 **充电设施规模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已建成充电设施总量达1734.8万个,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平均每5辆新能源汽车配备2个充电桩,确保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便利性。
🌐 **城乡充电网络日益完善**:全国公共充电站数量已超30万座,远超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点更是五年前的5倍。此外,97%的县城和80%的乡镇实现了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有效打通了城乡充电的“最后一公里”。
⚡ **技术与政策双轮驱动发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达3.7万台,支持“1秒充1公里”的超快充技术成为现实。国务院等部门出台政策,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并提供用地、供电、财政补贴等支持。
🔋 **换电网络同步扩张**:除了充电,换电网络也在快速发展,截至8月全国已建成4946座换电站,蔚来等企业加速布局,蔚来已建成3482座换电站,日均换电量达9.7万次,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能源补给选择。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充电设施总量达1734.8万个,相当于每5辆新能源汽车配备2个充电桩,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目前全国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较2021年增长303%,远超过加油站的11万座,为跨省长途出行提供了保障。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超4万个充电站点(较五年前扩容5倍),97%的县城及80%的乡镇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基本打通城乡充电 “最后一公里”。
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头部运营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前十家企业合计占公共充电桩总量的 77.8%。
其中,特来电运营82.1万台(市场份额19.0%),星星充电70.7万台(16.4%),云快充66.9万台(15.5%)。
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达3.7万台,支持 “1秒充1公里” 的超快充技术已成为现实。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的目标,并通过用地、供电、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建设。
除了充电,换电网络快速扩张,截至8月,全国换电站达4946座,蔚来、奥动新能源等企业加速布局。
蔚来已建成3482座换电站,其中1001座覆盖高速公路,实现主要干线全覆盖,日均换电达9.7万次,目标2025年底全球总数突破40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