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有色金属板块的“王者之争”
2025年国庆假期后,全球有色金属市场迎来史诗级行情:伦敦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历史高位;LME铜价站上10700美元/吨,创近一年新高;此前涨幅相对滞后的白银在10月开启补涨行情,伦敦银现突破50美元/盎司,近一个月上涨超20%。相关股票大幅上涨,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场由贵金属与工业金属共同驱动的行情,本质上是全球宏观环境剧变、供需结构性矛盾与资本定价逻辑重构的集中体现。作为有色金属领域的“三驾马车”,黄金、白银、铜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投资逻辑。
有色金属已涨至高位,落袋为安还是继续豪赌?谁最有可能成为本轮周期的“有色金属之王”?
上涨逻辑拆解:金银铜谁的主逻辑更强?
(一)黄金:避险与货币属性的“双击”,戴维斯效应持续发酵
黄金的本质是“超主权货币”,其价格上涨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当市场对法定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信用产生怀疑时,黄金是最直接的替代选择。2025年,这一逻辑被多重因素强化:
美国债务与赤字压力:美国联邦政府因拨款法案未通过持续“停摆”,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率攀升至历史高位。全球央行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度下降,增持黄金以优化储备结构成为必然选择。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截至9月末储备达7406万盎司),全球新兴市场央行购金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
美联储降息周期: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年内或再降两次,美元指数 (USDindex.FX)年内跌幅达9.1%。降息直接压低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汇率,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黄金不生息,与美元实际利率负相关),同时流动性宽松推升资产价格。
地缘政治风险常态化: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风险、关税风险的不确定性、中东冲突持续,推动资金涌入黄金这一"终极避险资产"。
(二)白银:短期流动性危机,补涨逻辑+工业属性双轮驱动
白银与黄金有诸多相似属性,但在上涨行情中,白银通常被认为贝塔系数更高。贝塔系数越高,意味着其价格波动幅度大于整体市场,就白银而言,部分原因在于其流动性较低,这使得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会对其价格产生极大影响。
实物交割困难,短期流动性危机:实物交割困难为近期银价大涨直接推手,近期全球投资者大举涌入黄金和白银对冲风险,同时印度零售需求在排灯节前保持高位。此外,市场对美国政府可能依据“232条款”对包括白银在内的关键矿产征收关税的担忧,也导致部分金属被提前运出市场,加剧了供应紧张。多重因素叠加下,伦敦白银库存被迅速抽干,这一流动性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抢白银热潮。
补涨与估值修复:银价与黄金价格高度相关,历史金银比均值约60:1,2024年底金银比高达100:1(历史极值),随着黄金突破4000美元,资金开始涌入低估值的白银。截至10月14日,金银比回落至80:1,但仍高于长期均值,补涨空间尚存。
工业需求爆发:白银是光伏、AI算力(数据中心电力传输)、新能源车的核心材料,而光伏装机量的刚性增长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电池)需求扩张,叠加美联储降息提振金融属性,形成“戴维斯双击”。
(三)铜: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牛市”,能源转型的“血管”
铜被称为“工业血液”,其价格上涨的逻辑链条更侧重于实体供需与产业趋势:
供给端紧缩:全球铜矿扩产谨慎,随着矿山越挖越深、矿石品位下降、矿石硬度增加,维持现有产量的资本支出(Sustaining Capex)不断攀升。这限制了矿企的增长性资本开支能力。高盛预测,2025-2030年间,全球铜矿供应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而突发事故加剧短缺——印尼格拉斯伯格铜矿(全球第二大铜矿)因重大事故停产,下调2026年产量指引35%(26.95万吨);智利铜矿矿石品位从2005年的1%降至2023年的0.64%(开采成本上升)。
需求端爆发:AI数据中心、能源转型(光伏、电动车)拉动用铜量。大摩此前表示,在2024年-2027年,全球AI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将以1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AI数据中心的铜需求或将从2023年的每年20万吨-50万吨增长至2027年的50万吨-1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6%。

金融属性加成: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全球流动性宽松进一步抬升铜的金融定价。
金、银、铜还能再涨吗?各自还有多少空间?
根据国际大行研报的目标价,计算三者的隐含上涨空间如下:

短期来看,暴涨之后,如无新的黑天鹅事件发生,黄金、白银和铜的上涨空间都较有限了,部分资金可能会出现落袋为安的倾向。黄金短期潜在升幅大致在 3%−10%左右,白银上涨百分比大致在 8%−15%左右,铜上涨百分比大致在 7%−12%左右。
长期来看,三者中白银的潜在升幅最大。黄金大致在 20%−25%左右(美银“极端情况”与常规预期存在差异,极端情况45%),白银在25-30%左右,铜在 10%−15%左右。
从降息的角度来看,根据中金的测算,降息后黄金平均降息1个月后阶段性回调,铜在降息后2-3个月有反弹。2024年9月降息后黄金从10月底开始回调至11月,期间回调8.7%。铜平均在降息前2个月开始有所上涨但降息后转跌,直至降息后2-3个月反弹,在降息6个月后平均年化上涨2.1%。
对比来看,铜的上涨空间相对较小,原因是短期市场的“近忧”。高盛认为,尽管近期矿山供应中断但市场目前仍处于小幅过剩状态。高价会刺激废铜供应增加,同时当铜铝价格比超过4:1时(约对应铜价1.02万美元),铝的替代效应会显著增强,从而抑制铜价的上涨空间。
而白银后市的看法出现分歧。花旗较乐观,理由是市场持续的供应短缺、高企的财政赤字以及较低的利率环境。高盛却认为短期的上涨是因为实物紧张驱动,而随着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大量实物流入,这种紧张局面预计将在未来1-2周内得到缓解,但调整过程将“极其波动”。
哪些公司有望受益呢?
从长期展望,金、银、铜矿股都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基于此,我们梳理了部分港美股铜概念股及ETF,供牛友们参考:
金
其中美股黃金股包括 $AngloGold Ashanti (AU.US)$ 、 $金田 (GFI.US)$ 、 $金羅斯黃金 (KGC.US)$ 、 $紐曼礦業 (NEM.US)$ 、 $伊格爾礦業 (AEM.US)$ 、 $Barrick Mining (B.US)$
美股黄金ETF (159934.SZ)則包括 $黃金ETF-SPDR (GLD.US)$ 、 $黃金信托ETF-iShares (IAU.US)$ 、 $黃金礦業ETF-VanEck (GDX.US)$ ,槓桿類包括 $三倍做多黃金礦業ETN-MicroSectors (GDXU.US)$ 、 $2倍做多金礦指數ETF-Direxion (NUGT.US)$ 、 $2倍做多黃金ETF-ProShares (UGL.US)$ 。
港股黃金股則可以關注 $靈寶黃金 (03330.HK)$ 、 $中國黃金國際 (02099.HK)$ 、 $山東黃金 (01787.HK)$ 、 $招金礦業 (01818.HK)$ 、 $赤峰黃金 (06693.HK)$ 、 $紫金礦業 (02899.HK)$
港股黄金ETF (518880.SH)則包括 $SPDR金 (02840.HK)$ 、 $價值黃金ETF (03081.HK)$ 、 $恒生人幣金ETF (83168.HK)$ 。

白银
其中美股白银股包括 Endeavour Silver (EXK.US) 、 Dolly Varden Silver (DVS.US) 、 Silvercorp Metals (SVM.US) 、 First Majestic Silver (AG.US)
美股白银ETF則包括 2倍做多白银ETF-ProShares (AGQ.US) 、 Abrdn Silver ETF Trust (SIVR.US) 、白银ETF-iShares (SLV.US) 、 Sprott Physical Silver Trust (PSLV.US) 、 Proshares二倍做空白银ETF (ZSL.US)
港股白银概念股則可以關注 中国白银集团 (00815.HK)、金川国际 (02362.HK)、五矿资源 (01208.HK)
铜

其中,港股包括 $江西铜业股份 (00358.HK)$ 、 $紫金矿业 (02899.HK)$ 、 $中国黄金国际 (02099.HK)$ 、 $洛阳钼业 (03993.HK)$ 、 $五矿资源 (01208.HK)$ 、 $中国有色矿业 (01258.HK)$ 、 $万国黄金集团 (03939.HK)$ ;
美股包括 $麦克莫兰铜金 (FCX.US)$ 、 $南方铜业 (SCCO.US)$ 、 $泰克资源有限公司 (TECK.US)$ 、 $必和必拓 (BHP.US)$ 、 $力拓 (RIO.US)$ 、 $嘉能可(ADR) (GLNCY.US)$ 、 $Ero Copper (ERO.US)$ 、 $Hudbay Minerals (HBM.US)$ 、 $Taseko Mines (TGB.US)$ ;
美股铜矿ETF包括 $铜矿ETF-Global X (COPX.US)$ 、 $SPDR标普金属与矿产业ETF (XME.US)$ 、 $ISHARES COPPER AND METALS MINING ETF (ICOP.US)$ 、 $美国铜指数基金 (CPER.US)$ 、 $iShares安硕MSCI全球金属与矿业 (PICK.US)$ 。
AI持仓军师!一键洞悉持仓,机会风险全掌握

编辑/wend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