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汽车 10月14日 19:40
京东携手宁德时代与广汽推出新车,聚焦用户洞察与销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京东在11.11惊喜开放日上宣布与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及广汽集团合作推出一款新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该合作旨在整合京东的用户洞察、广汽的制造能力以及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和换电生态,力求在安全性、补能、用车服务及价格方面实现突破。新车计划于10月底开启试驾,11月9日正式发布。京东方面回应称,其主要角色是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参与制造。此举被视为互联网巨头在汽车产业布局的新动向,与字节跳动(懂车帝)和阿里(天猫养车)在汽车后市场领域的竞争加剧。分析认为,此合作有望利用各方优势,但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仍需观察。

🚗 京东、宁德时代与广汽的合作并非“京东造车”,而是京东专注于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渠道,不直接介入汽车制造环节。这种模式旨在利用京东在用户数据和销售网络上的优势,与广汽的生产能力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形成互补。

⚡ 此次合作的新车将在安全性、电池与补能、用车配套服务以及价格方面力求有所突破,显示出三方在技术、生态和服务层面的整合意图。新车预计在10月底开启内测版和大众版试驾,并于11月9日正式发布。

📈 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汽车市场,京东此次举动与字节跳动旗下的懂车帝和阿里旗下的天猫养车等在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加剧。这表明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化和模块化为新玩家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也预示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 分析人士认为,该三方组合有望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用户行为洞察和销售渠道方面具备优势,但最终能否实现市场需求与产品能力的完美结合,仍需进一步观察。此次合作也是京东积极拓展新业务以寻找新增长点的战略体现。


《科创板日报》10月14日讯(记者 黄心怡),在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京东汽车宣布联合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一款新车。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各方关注,有人解读这是互联网巨头杀入汽车产业的重磅动向。

京东称,通过整合京东在用户洞察和买车、养车等方面的资源,以及广汽整车制造能力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及换电生态,该车将在安全性、电池与补能、用车配套服务、价格等方面有所突破。

根据规划,该车将在10月底将陆续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11月9日新车正式发布

对于外界普遍解读,这次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推出新车,是“京东造车”重要一步,再辟新战场。对此,京东方面独家回应《科创板日报》称,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科创板日报》了解到,京东汽车一方面在线上渠道提供汽车用品、配件等产品,另一方面通过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以及京东汽车改装大店、自营贴膜工厂等,提供线下服务。在双11期间,京东汽车“震骨价”补贴活动将同步加码。

除了京东外,字节、阿里也涉足汽车保养领域。抖音旗下的懂车帝已推出“懂懂养车”,杀入万亿级汽车后市场。阿里旗下拥有天猫养车品牌,截至2024年12月,天猫养车全国门店数量超2500家。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互联网大厂的介入,让汽车市场越发热闹的同时,意味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汽车产业链条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模块化和标准化,这为未来汽车市场出现更多可能性。打下了基础。同时,汽车市场的竞争恐怕会变得更加白热化。从京东、广汽、宁德时代的三方组合来看,在电池、汽车制造以及用户行为、用户数据和销售渠道上,会拥有优势,不过能否让市场的需求、产品的能力完美结合到这款车上,依然有待观察。”

此次三方合作,张毅认为,这是京东在积极拓展新业务以寻找新增长点。“对于京东而言,需要拓展新的业务和产品,甚至是比较高的天花板产品,来帮助提升营销规模、利润规模,这是京东要做的事。”

《科创板日报》注意到,除了汽车外,京东还把目光投入到机器人、AI眼镜、AI玩具等新兴赛道。今年7月,京东推出附身智能平台JoyInside,与芙崽、火火兔、云深处、宇树、商汤元萝卜等 30 余个品牌达成合作,并在双11期间推出补贴政策,用户购买合作智能终端会有相应补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京东 宁德时代 广汽集团 新车 汽车产业 用户洞察 销售渠道 JD.com CATL GAC Group New Car Automotive Industry User Insights Sales Channel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