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日发布了新一代热交换单元(HXU),在保持原有物理空间不变的前提下,将冷却能力提升至上一代的两倍。此举旨在应对现代AI加速器带来的日益增长的机架功率密度(超过200千瓦),已远超传统空气冷却的极限。新一代HXU支持每机架超过240千瓦的密度,可直接部署于现有数据中心,无需大规模改造。该单元在可靠性与可用性上进行了强化,采用部件冗余设计,目标实现99.9%的运行时间,并配备了漏液检测和集液盘。同时,HXU符合多项安全标准。微软已通过OCP基金会共享设计,以推动高密度AI运算散热的可持续发展。
💡 **AI算力激增驱动散热革新**:随着现代AI加速器性能的飞速提升,机架功率密度已突破200千瓦,远超传统空气冷却系统的承载能力。微软新一代热交换单元(HXU)的发布,是为解决这一关键瓶颈而设计的,旨在为高强度的AI部署提供可靠的散热解决方案,确保AI算力能够持续高效运行。
🚀 **冷却能力翻倍,空间利用最大化**:新一代HXU在与上一代产品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实现了冷却能力的双倍提升,能够支持每个机架超过240千瓦的功率密度。其设计保持了双拼宽度的外形,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将其部署在现有的空气冷却数据中心环境中,极大地减少了因升级AI基础设施而需要进行的大规模设施改造的成本和复杂性。
🛡️ **高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为了确保关键任务AI部署的稳定运行,新一代HXU在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进行了核心设计。通过采用多泵和双电源等部件冗余方案,目标是达到99.9%的运行时间。此外,系统还配备了漏液检测及集液盘,以优化冷却液的控制和管理,同时符合多项安全标准,包括安全启动、NISP SP 800-53、CIS控制和ISO/IEC 27001,为AI数据中心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微软积极承担行业责任,通过开放计算项目基金会(OCP)共享了新一代HXU的设计成果。此举旨在推动高密度冷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对于能耗巨大的AI运算而言,这对于实现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10月14日,微软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热交换单元(HXU),其设计实现了在与上一代产品相同物理空间内,将冷却能力提升两倍。微软指出,随着现代AI加速器的发展,机架功率密度已超过200千瓦,远远超出现有空气冷却系统的承载极限。

微软此举旨在为关键任务的AI部署提升可靠性,因为传统空气冷却方案已无法跟上更高热量和密度AI算力的需求。HXU的高效冷却确保高负载运算任务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新一代HXU支持每个机架超过240千瓦的密度,同时保持与上一代一样的双拼宽度外形,便于在现有空气冷却数据中心直接部署,无需大规模设施改造。微软强调,HXU在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进行了核心设计,通过多泵和双电源等方案实现部件冗余,目标达到了99.9%的运行时间。此外,系统还配备漏液检测及集液盘,以优化冷却液控制。固件方面,HXU符合多项安全标准,包括安全启动、NISP SP 800-53、CIS控制和ISO/IEC 27001。
这款新一代HXU面向AI未来进行了扩展,并且微软已经通过开放计算项目基金会(OCP)共享设计成果,推动高密度冷却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高能耗的AI运算尤为重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