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 10月14日 17:36
刚果金钴矿配额新政:矿企受益,冶炼厂承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10月11日,刚果金公布了具体的钴矿出口配额分配方案,总量与此前宣布一致,但分配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新政将配额主要分配给了矿山企业及政府平台,国内冶炼厂普遍未获得直接配额,仅部分矿企如华友和盛屯通过矿端获得配额。这意味着现货原材料将面临极度紧张的局面,洛阳钼业等企业将优先保障大客户。新政堵塞了配额转让、延期等漏洞,并设置了税费预交和出口证书开具等条件,增加了寻租空间。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钴价不再仅反映供需,更将体现结构性问题,定价权或将从刚果金政府转移至嘉能可等掌握配额的矿企手中。同时,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稀土等战略小金属的价值和投资逻辑正在被重新评估。

🌍 **配额分配重塑格局,矿企获益冶炼厂承压**:刚果金最新的钴矿出口配额分配方案将配额主要集中于矿山企业和政府平台,国内湿法冶炼厂普遍未能获得直接配额,导致现货原材料供应紧张。洛阳钼业等企业将优先保障大客户,而其他中小客户或面临断供。此举意在鼓励矿山开发和深加工,但短期内对国内冶炼厂构成挑战。

🔒 **监管收紧漏洞,寻租空间犹存**:新政严禁配额转让和延期,并要求配额当月使用,增加了政策的刚性。然而,税费预交、出口证书开具等环节仍存在寻租空间,如ARECOMS平台可能成为企业获取配额的渠道,但需支付相应费用。政策的执行细节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 **钴价定价逻辑转变,结构性问题凸显**:此次配额政策的调整,使得钴价的决定因素不再仅是供需平衡,结构性稀缺性将成为关键。国内钴盐企业被迫向有配额的矿山企业采购粗钴原料,可能导致粗钴价格大幅上涨,类似于当年采购废电池的折扣系数。定价权或将重新回到掌握配额的嘉能可手中,而非刚果金政府。

📈 **资源民族主义抬头,战略小金属价值重估**: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情绪升温,刚果金的配额政策是其中一个缩影。稀土、锗、镓等战略小金属因其在AI、军工、半导体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其“战略价值”正被重新认识。供给侧的管制和地缘政治紧张,将推升金属价格和企业盈利,并可能催生“类避险”资产的投资逻辑。

2025-10-12 23:22 广东

事件:10月11日,刚果发布具体配额数量,配额总量和921宣布的数量一致。

- 所有冶炼厂没有拿到配额,华友和盛屯也是矿端拿到了配额,其他国内冶炼厂均没有拿到配额;

现货原材料会极度紧张,未来洛钼只能拿配额来保供两个大客户,所有的短单和小客户都无法供货;

后续的变量:基础配额8.7万吨,总量配额是9.66万吨,剩余的10%是战略配额,是可以进行调节,这个调节估计主要看价格的变化和寻租了。

1、配额分配情况

全部分配给矿山和政府平台、冶炼厂无配额。1)矿企:洛钼(26年3.12万吨)、嘉能可(1.33万吨)、欧亚资源(1.02万吨)占据主要份额,其他中资企业包括盛屯矿业(1680吨)、华友钴业(1080吨)等。2)政府平台:EGC、STL、ARECOMS合计26年1.67万吨配额。3)冶炼厂:无直接配额,可与政府平台合作获得配额。

- 洛钼:2026年预计是3.12万吨,占去年产量的27%,基础配额的 35.9%,总额配额的32.5%,2025年剩余时间出口配额量6500吨左右;

GLC:最后两个半月的占比是22%,约为3925吨,预计明年的出口总量1.88万吨;

欧亚资源:Q4出口量2125,占比11.72%,明年1万吨;

刚果金钴矿总公司:Q4出口1175吨,占比6.5%,明年5640吨;

华友:Q4出口224吨,占比1.24%,明年1080吨;

盛屯:Q4出口350吨,占比1.93%,明年1680吨。

湿法冶炼厂无直接配额但可从政府平台获得配额:EGC、STL及ARECOMS均为刚果(金)政府控制的平台,但都不生产钴,却给了配额且量很大,明年有1.67万吨。简单可以理解成把寒锐、腾远及道氏等湿法冶炼厂出口量对应的配额给了上述三家平台,用来利润分配及鼓励矿山开发和深加工。某上市公司反馈ARECOMS周一晚上会有一个名单。电钴属于深加工正在申请豁免。公司会和EGC合作拿一部分。但这部分配额大概率不是免费获得。

2、大部分漏洞都堵掉了

1)配额不准转让、不得延期;

2)2025年Q4的配额可破例累计,但2026-2027年年月度出口配额必须当月用完,否则下月是失效的,并且自动分配到年度战略配额中;

3)未获得配额的企业,可以向ARECOMS提交申请,文件包括:三年出口数据、生产数据、环境和税务证明还有其他要求的文件。这个应该给寒锐、腾远等未获得配额企业留下了口子。明年我们估计这部分企业应该大概率可以获得部分配额,但应该要交手续费。

4)战略配额合计9600吨:主要是支持国家重点项目的。可能的情形是比如在刚果金做成了电钴,就可以,但刚果金最缺就是电力。

5)税费预交制度:根据其月度最大出口配额以及预付款当日适用的钴价,预先缴纳应向国家缴纳的采矿特许权使用费,时间须在装载钴准备出口前,且在出口月份的前一个月最后一日之前。这个可能出现的情形是,付了钱,但科卢韦齐到海关还有几天的路程,万一堵车了咋办?开具出口授权证书时,必须提供预付款收据

6)出口证书开具需要的条件:预付款收据、剩余可用配额、出口产品的属性、ARECOMS出具的可追溯性认证等,这个都是寻租的地方。

7)以下情形可以收回配额:加工第三方或者手采矿的;转让配额的;未出口配额分配的数量;其他情形。

3、钴价将不再仅仅反映供需平衡表

钴的出口配额只针对矿山企业,刚果金冶炼企业将无法获取配额:从公布的配额分配来看,所有的冶炼厂都没有拿到配额,只有矿山端,并且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6家公司获得了79%市场份额。若政策坚持不变,那在刚果金建设粗钴冶炼将无利可图了。同时国内的所有钴盐企业,将不得不向有配额企业进行采购粗钴原料,原料的原料模式是刚果金建设粗钴冶炼厂,保障国内钴盐的原料供应。

钴原料将面临结构的问题,而不仅仅贡献的问题:未来钴的价格为什么会巨变更高的弹性,在于结构性平衡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钴盐生产企业不得不向获得配额的矿山企业采购粗钴,粗钴的折扣系数将大幅上升,我们不排除短期干到100%以上(我瞎猜的,就是为了抢原料,又价格趋势性上行,有点类似当年采购废电池的折扣系数超过1以上);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洛阳钼业原来保供了A和C公司,现在这两家需求的两都超过了配额了,意味着这两家大公司也会加入到抢购原料的市场中来,那就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紧张程度了。所以一句话,钴价将反映结构性问题了。

钴的价格决定方式重新归回到嘉能可手里:如果是结构性问题的定价,那就不是刚果金政府定价了,后续钴的定价权也不是洛钼,而是嘉能可,因为所有的钴盐厂商都要向嘉能可采购了,所以未来的定价权是嘉能可了。

利好谁?利好印尼三兄弟:力勤、华友和格林美,也利好自主可控的:新疆新鑫矿业;还利好有配额的:洛钼、盛屯和中国有色矿业。有点难办的谁,应该是金川,金川新投建的矿山没有配额,后续咋办?

4、资源民族主义正在加强

全球此前享受过低廉的上游原材料价格正在发生逆转,资源民族主义的盛行将大幅提升获取资源的成本,同时导致续需求国不得不增加新的供应链和安全库存的大幅提升,因此资源品的特征是需求的感受度远好于经济自身的感受度,商品价格和价值都将大幅提升。在全球国家博弈的丛林法则中,资源国手里唯一的牌就是资源本身,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牌,你才能有上牌桌的机会,要不然你就是那张牌而已。

稀土事件线:

4月4日:商务部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6月起:稀土产品恢复出口。

10月2日:巴基斯坦向美国战略金属公司(USSM)交付了第一批富集稀土元素和关键矿物。

10月9日:商务部公布两项针对稀土相关技术及境外特定出口经营者的出口管制决定。(1)稀土生产全流程技术禁止出口。(2)境外经营者使用中国中重稀土技术及原料生产的产品出口到除中国外的地区,需要获得中国颁发的两用出口许可。(3)用于高性能芯片、潜在军用AI的稀土产品需要逐案审批。

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计划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0%关税,并同步实施针对“所有关键软件”的出口管制。

5、小金属何来“战略价值”?

2023年以来,针对锗、镓、锑、钨、稀土等中国优势战略小金属陆续采取“供给配额”+“出口管制”,意在反制美国技术、产品及贸易封锁,并改善金属本身基本面及利润分配,实现矿种稀缺属性及战略价值的重估,表观结果为金属价格抬升+利润留存国内。

稀土等小金属金属的“战略价值”,不仅来自于中国在供应端的市场地位、可作为博弈筹码,还来自于金属本身在AI、军工、半导体等领域不可替代的用途,如钨、锑等用于高性能合金,锗、镓用于高效芯片与光电器件,稀土用于永磁与芯片掺杂剂等核心用途。可以说,缺乏小金属的实物供应,AI、军工前端技术仅为“空中楼阁”。

权益端,战略小金属投资逻辑有二:(1)基本面逻辑:地缘局势紧张带来供给中断及收储需求,金属价格抬升带动企业盈利改善,从EPS维度驱动权益端上行;(2)估值逻辑:供给管制久期执行,市场预期价格中枢维持高位,进而推升估值中枢。此外,对于战略金属的价值锚定,可考虑资产在海外的重置成本,即资产的“一价定律”。

6、战略小金属的“类避险”价值有望迎来重估

传统的避险资产是贵金属,主要基于“稀缺”+“信用中性”+“共识”。而小金属亦具备“稀缺”的自然属性以及不可替代战略用途的“共识”,且定价上相对货币中性,因此可视为“类避险”资产。

周五外盘大跌的行情下,MP Materials上涨8.4%,美国锑业上涨12%,Critical Metals涨2%。外盘已经对战略资产价值“用脚投票”。海外标的估值抬升,将推高国内战略资产的“重置价值”,外盘对内盘的映射下,国内资产有望迎来又一轮拔估值的过程,并且这一次不局限于稀土单一品种,而是所有国内的战略资产都会有强势表现。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刚果金 出口配额 资源民族主义 供应链 稀土 战略金属 DRC Cobalt Export Quota Resource Nationalism Supply Chain Rare Earth Strategic Metal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