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中国近期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稀土管控措施,覆盖全产业链,并特别强调了对军工及14纳米以下芯片制造等敏感领域的出口限制。此次管控旨在将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进一步巩固国内产业优势。虽然短期内对合规磁材出口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此举将加速稀土战略价值的体现。同时,稀土价格受供需关系、缅甸矿产风险以及绿色科技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将维持上行趋势,特别是重稀土的弹性更大。在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资源和制造环节的龙头企业,并关注央企整合带来的潜在机会。
🗜️ **全面升级的稀土管控体系**:此次管控不仅涵盖了中重稀土的品类扩大,还从制造工艺、设备到最终产品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覆盖。特别是对军工、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以及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等高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出口申请实行逐案审批,明确了稀土在这些战略性领域的应用限制,旨在将高附加值环节牢牢掌握在国内。
💎 **稀土价格上涨动力与供需缺口**:管控升级、缅甸矿停产风险(占重稀土矿源40%)以及绿色科技(电动汽车、风电)的强劲需求,共同构成了稀土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力。花旗报告指出,到2027年,高性能磁体需求将大幅增长,而全球供给增量有限,将导致显著的供需缺口,特别是重稀土(如镝、铽)的价格弹性更大,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
📈 **投资主线与配置策略**:在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北方稀土(作为轻稀土龙头,拥有稀缺资源和稳定的供应能力)和金力永磁(作为全球磁材龙头,技术领先且下游客户稳定)这两条主线。中国稀土作为重稀土国家队,虽然短期估值偏高,但在缅甸矿断供等极端情况下具有爆发潜力,适合短线交易或在价格回调后配置。整体而言,本轮稀土行情是政策锁喉与绿色需求双轮驱动的长周期,应拉长投资时间线至2027年。
⚖️ **合规与“去中国化”溢价**:虽然中国加强了出口管控,但对合规的磁材出口并未设限,且已有企业获得长期出口额度。同时,西方国家在推动“去中国化”过程中,对中国稀土产品产生了额外的“长单溢价”,这为中国稀土企业提供了新的价值体现空间,也促使部分海外项目加速推进,但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定价权。
2025-10-13 23:54 广东

上周四我们出台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稀土管控,甚至学习了美国擅长的“长臂管辖”,一再强调不能以过往视角去看待稀土板块的交易节奏,要以最核心战略金属(筹码)的视角配置,以下几点问的比较多一一做更新:
1、此次管控力度如何?短期对需求影响?以及何如看待出口管制涉及军工和高制程芯片?毋庸置疑此次是最严格、最全面的稀土全产业链出口管控,从制造层面看已实现全产业链,全套制造工艺管控,品类上从最早4.4日管控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种中重稀土品类→新增钬、铒、铥、铕、镱管控,至此所有中重稀土都被管控。从需求侧我们依然强调短期影响有限,关键是常用的合规的【磁材出口并没有限制】,依然是前期的出口许可证制度,并且磁材企业都已经拿下最长6个月的出口额度,如果不涉及敏感领域(军工、高制程芯片)预期变动有限。此次出口管制特别提及军工和芯片领域。具体:1)军工:对重点领域比如军事、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恐怖主义目的等原则上【不予许可】;2)芯片: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需逐案审批】。也就是说将军工和高端的半导体制造领域涉及稀土使用做了明确管控,要明确中重稀土在高端芯片制造除了我们熟知的镝和铽(磁性、耐高温性)外,像钇(化学惰性,刻蚀设备内衬等)、铕(光刻与显示,光刻胶、医疗影像设备)、铥(激光和红外,EUV 光源预电离系统、半导体检测设备)。更进一步,大家关心的海外中重稀土产线及磁材厂建设进度短期影响有限,但从0、1或者能做or不能做来看,Lynas是可以试验线分离出镝和铽的(成本预期非常高,短期量产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预计,当前对稀土全产业链管控短期一定是个“好筹码”并加速夯实国内产业优势。2、包钢的精矿价格大幅上行?北稀三季度业绩预告情况?对精矿的价格我专门做了解读,确实是涨价略超预期,但是也不是非常过分,毕竟预期四季度稀土价格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并且换个角度理解是成本大幅支撑更高的稀土价格,因此对北稀四季度业绩影响有限,大概率仍能维持现有盈利水平。对于包钢来讲,单从稀土业务讲确实大幅利好,一直跟大家讲的拉长周期看北稀和包钢是一半一半分配,单边上行北稀有一个季度成本优势。从权益端来讲,包钢首先不是共识的主流稀土标的,二是它钢铁业务亏多少难算,因此从交易上肯定可以配置,但要明白定位和优先级。北稀业绩确有小幅低于预期,单Q3预计业绩中值6.1e,环比+20%。按照54w镨钕均价,1.91w精矿价格,我们前期预测利润至少在10e以上,业绩小幅不急预期可能和销量有关。但回到交易的角度,尤其是周五晚间特朗普再次表示对稀土管制不满和扬言加征100%关税,稀土作为我方战略级筹码的拔估值和防御交易或是当前交易主线,因此短期的业绩显得不是那么重要。3、权益端后续怎么看?1)“拔估值”再起,周五的特朗普反应加速稀土板块表现,细化此次管控【尤其是涉及中重稀土和深加工磁材环节】,从工艺设备流程到最终产品都纳入管制,更符合管制的本意【全面把高附加环节留在国内】。2)重视基本面改善真正落地到业绩上的三、四季度,尤其是磁材。金力的业绩预告引领了板块的业绩改善方向,磁材公司的三、四季度业绩都会很好,重视交易eps提升,叠加当前拔估值,磁材板块的弹性务必重视。4、稀土行情三波走势回顾1)第一波行情(2025年Q2,4-6月)驱动因素:炒作重稀土出口管制(类比此前锑的出口管制逻辑)。
出口管制分两阶段: - 阶段一:出口受限→国内需求短期利空→价格下跌(如从45万/吨跌至40万)。 - 阶段二:海外补库+贸易成本上升→内外价格大幅上涨(涨至60万+/吨)。受益标的:广晟有色(最大受益)> 中国稀土 > 北方稀土。
2)第二波行情(2025年Q3,7-8月)驱动因素:稀土涨价(轻稀土为主),反映供应收紧、出口增加及供改预期。领涨标的:北方稀土(轻稀土龙头)。
3)第三波行情(2025年Q4启动,10月9日催化) 工信部一日连发四文:稀土管控全面升级,包括扩大出口管制品种(7种→12种)、长臂管辖(覆盖外资企业含中国稀土的产品)、限制开采/冶炼/磁材设备出口。 金力永磁业绩超预期:Q3业绩环比+53%、同比+190%,强化板块信心。 复刻Q2行情:短期价格或回调(如55万→50万),随后因海外补库、供应收缩(政策打击不合规产能)涨至更高位(70-90万)。 起点高于Q2(当前55-60万 vs Q2的40-45万),涨幅空间更大。5、Q4核心催化与投资逻辑1)政策落地驱动供给收缩《稀土开采冶炼总量控制暂行办法》(8月22日发布):打击体系外不合规产能(重稀土占30%、轻稀土10%),利好央企整合(如中国稀土集团)。冶炼厂停产预期:Q4或因合规问题停产,加工费已从1500元/吨暴涨至2.3万元/吨,验证供给收缩。
2)缅甸矿停产风险(12月)缅甸占重稀土矿源40%,采矿许可年底到期,复产时间不确定(参考佤邦锡矿),可能加剧供应紧张。3)价格弹性与整合预期重稀土弹性更大:国内供应刚性(环评限制),涨价持续性更强。央企整合:中国稀土集团或整合体系外优质资产;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存在同业竞争解决承诺(2027年1月前),潜在资产注入预期。
4)包钢股份补涨逻辑关联交易调价滞后于市场价(Q3涨价→Q4调价),业绩弹性被低估。当前市值仅1100亿(vs 北方稀土2000亿),若稀土涨至80万+/吨,年利润可达80亿(对应PE约14倍)。
花旗发了87页的稀土深度报告,要点梳理如下:1、稀土是什么?17种金属统称稀土,分轻稀土(LREE)和重稀土(HREE)。真正值钱的是四种:钕(Nd)、镨(Pr)、镝(Dy)、铽(Tb)。它们做成NdFeB永磁体,装在电动车驱动电机、风电发电机、变频空调、工业/人形机器人里。没有这小块磁体,马达就转不动,绿电也发不上网,所以被叫“绿色石油”。
2、行业现在走到哪?花旗把2024-2025年定义为“早-中期上升段”,意思是:
1)价格已从2022年山顶跌回半山腰,但底部比上一轮高(NdPr 2020年低点32万元/吨,2024年低点42万元/吨)。2)库存:产业链各环节库存都低于2021年,港口+厂内合计2-3个月,历史低位。3)情绪:政策底(中国配额更严)+成本底(资源税、环保、缅甸战乱)+需求底(EV、风电排产逐月向上)三底叠加。3、供给端:中国把“水龙头”拧小了1)配额制度升级2025年起国家不再公开半年度配额数字,只下发给企业,市场失去“数心跳”指标。进口矿(缅甸、马来西亚、美国矿)也要吃中国分离指标,等于把海外原料也管起来。
2)结构缺口岩矿型(轻稀土)配额2024年25.1万吨,同比+6%,还可以微增。离子型(重稀土)配额连续6年锁死1.915万吨,全球70%的Dy/Tb靠这1.9万吨“续命”。
3)缅甸风险中国80%的离子矿来自缅甸克钦邦,当地2024年再次内战,出口量已比高峰砍半。花旗测算,若缅甸断供3个月,Dy价格可瞬间上200万元/吨(现价165万)。
4、需求端: green-tech“嗷嗷待哺”花旗按“每辆车/每千瓦/每台机”用量拆得极细,这里把核心数字拎出来:
→ 加总到2027年高性能磁体需求18.6万吨,比2024增6.4万吨,对应REO增量约12万吨,而全球供给增量(除中国外)2024-27年最多3-4万吨REO,缺口肉眼可见。5、价格怎么看?短周期(0-12个月):中国配额公布节奏+缅甸边境消息决定脉冲方向,NdPr区间55-70万元/吨,Dy区间150-220万元/吨。中周期(2025-27年):需求年复合+15%,供给+4%,价格重心逐年抬升,花旗认为NdPr中枢会稳定在80-90万元/吨(现价60万),Dy中枢200万元/吨。政策底:美国国防部给NdPr地板110美元/kg(≈80元/吨),苹果、通用、丰田等长单溢价10-15%,西方“去中国化”溢价正在形成。
6、海外新项目时间表
结论:2027年前海外新增分离产能≈中国现有产能的12%,无法撼动定价权。7、中国两条主线公司1)北方稀土 NRE(600111)——轻稀土巨无霸资源:白云鄂博矿40mt储量,国内轻稀土配额75%,全球REO产量第一。成本:原料按“季度市价-加工费”公式向包钢买矿,价涨时利润弹性略打折,但现金流稳。产量:2024年矿分离12.7万吨,2025-27年每年+10%配额,磁材产能同步扩。盈利:2024净利35亿,2026E 49亿,ROE从9%→16%。估值:9.5x 2026E P/B(历史+2σ),目标72元,现价52元,上行37%,下行-36%(熊市P/B回归均值)。
→ 花旗评级:买入,上游首选。2)中国稀土 CRE(000831)——重稀土国家队资源:自己不挖矿,靠母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拿离子矿,控制国内60%中重稀土指标。产品:Dy/Tb氧化物,现货卖,价涨利润立刻放大;但无下游磁材,议价能力弱。盈利:完全看Dy/Tb价格,2024净利7亿,2026E 13亿,ROE 7%→15%,弹性大波动也大。估值:12x 2026E P/B(+1.5σ),目标61.6元,现价54元,上行13%,下行-41%已隐含熊市。
→ 花旗评级:中性,战略稀缺但太贵,只能短线交易。3)金力永磁 JL Mag(6680.HK)——全球磁材龙头(未覆盖但首推)下游:特斯拉、比亚迪、Vestas、博世都签长单,占全球高性能磁体出货15%。技术:晶界渗透工艺把Dy含量降30%,成本比别人低10-15%。扩产:赣州+包头+宁波三地工厂,2025年产能从3万吨提到5万吨,2027年7万吨。盈利:2024净利10亿,2026E 20亿,年复合40%。
→ 花旗口头“首选”,没给目标价,市场一致预期30港元左右。8、风险提示(按概率)缅甸突然停火恢复出口 → Dy/Tb价格闪崩30-40%。欧美经济衰退 → EV、风电装机下修,NdPr回落至45万元。技术替代:铁氮磁体或钐钴磁体在车载领域突破,NdFeB份额下降。中国政策:配额意外放松或取消进口矿指标,供给超预期。贸易:美国对中国磁体再加税,出口溢价收窄。
9、怎么配置保守组合:60% NRE + 40% JL Mag,吃资源+制造两端利润,避开高估值CRE。激进组合:50% JL Mag + 30% CRE + 20% NRE,押 Dy/Tb 价格爆发,但坐过山车。纯现货:盯缅甸消息,断供就做多Dy/Tb氧化物,恢复就平多做空,三个月一波。
10、总结稀土这轮不是2011年“炒消息”,也不是2021年“炒钱荒”,而是“政策锁喉+绿色需求”双轮驱动的长周期。矿端抱紧北方稀土,制造端看金力永磁,重稀土故事等中国稀土跌出空间再上车,时间线拉到2027年,缺口只会更大,价格只会更贵。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