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了我国首部《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市总体要求》(GB/T46391—2025)国家标准,并将于2025年10月5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构建了一个包含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治理和基础设施六大维度的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在环境方面,标准明确了大气、水、土壤治理以及绿化覆盖率等量化指标;社会维度关注住房、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维度纳入城乡收入比监测,强调包容与协调;文化维度注重历史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治理维度提出了“政务服务+协同治理+公共安全”框架;基础设施维度则统筹了六大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 **环境维度:** 该标准在环境方面设定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包括大气、水、土壤的治理要求,以及绿化覆盖率等,旨在推动生态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 **社会与经济维度:** 从社会角度出发,标准关注住房、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确保所有居民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在经济层面,将城乡收入比纳入监测评估,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包容性与协调发展。
🏛️ **文化与治理维度:** 标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治理方面,构建了“政务服务+协同治理+公共安全”的综合框架,通过提高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和成功调处社会矛盾等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居民安全感。
🏗️ **基础设施维度:** 该标准系统性地统筹了城市建设,对市政公共设施、安全保障设施、信息通信设施等六大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整体布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我国首部宜居城市国家标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市总体要求》(GB/T46391—2025)国家标准,于2025年10月5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从六大维度搭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一是在环境维度明确大气、水、土壤治理要求及绿化覆盖率等量化指标,强调生态保护与资源集约。二是在社会维度涵盖住房、就业、医疗等领域,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在经济维度将城乡收入比纳入监测评估,突出包容与协调。四是在文化维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五是在治理维度构建“政务服务+协同治理+公共安全”框架,明确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等。六是在基础设施维度统筹城市建设,系统布局市政公共设施、安全保障设施、信息通信设施等六大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