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0月14日 08:40
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七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78.1%,远超主流合资品牌的7.4%。自主品牌凭借在“刀片电池”、华为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以及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优势,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合资品牌则因转型滞后、燃油车盈利模式依赖以及在800V高压快充、智能座舱等用户需求上的不足,市场份额持续下滑。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为70.1%,新势力表现亮眼,份额达20.2%,而合资品牌和特斯拉的份额均有所下降。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遥遥领先**: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高达78.1%,是主流合资品牌7.4%的十倍以上,显示出中国本土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主导力。

💡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优势驱动增长**:自主品牌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在“刀片电池”、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布局和持续创新,以及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使其在产品力和价格竞争力上占据主动。

📉 **合资品牌转型缓慢面临挑战**:大众、丰田等传统合资巨头受制于燃油车盈利模式,纯电动平台开发缓慢,在800V高压快充、智能座舱等用户关注的关键技术领域落后,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 **新势力品牌展现增长活力**:在整体市场格局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为70.1%,而新势力品牌合计份额达到20.2%,其中小鹏、零跑、小米等品牌表现突出,拉动了新势力份额的同比增长,显示出市场多元化和创新驱动的趋势。

快科技10月14日消息,乘联分会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攀升至78.1%。

而主流合资品牌同期渗透率仅为7.4%,前者渗透率是后者的10倍以上。

自主品牌的领先地位源于技术与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在核心技术领域,比亚迪“刀片电池”、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等自主创新成果持续突破。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更形成成本优势。

反观合资品牌,转型滞后导致市场份额持续萎缩。大众、丰田等巨头仍受制于燃油车盈利模式,纯电平台开发缓慢。在800V高压快充、智能座舱等用户核心需求点上全面落后,难以匹配中国消费者的场景化需求。

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20.2%,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5.5%,同比下降0.9个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能源汽车 中国品牌 市场渗透率 技术创新 合资品牌 新势力 NEV China Brands Market Penetration Tech Innovation Joint Ventures Emerging Brand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