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协作中,如何有效安排人员处理各种系统问题、解答疑问、进行问题排查是关键。文章探讨了两种常见的模式:一是固定人员负责特定系统,优点是专业性强,缺点是可能出现单点故障且个人易被打扰;二是轮流Oncall,优点是团队成员对业务有整体认知,非Oncall人员可专注本职工作,缺点是对个人掌握的系统广度要求高。文章旨在收集大家对这两种模式的看法,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
🔹 **固定系统负责制**:此模式下,每位成员(或几人)负责特定的系统,出现问题时由该负责人解决。优点在于能深入熟悉所负责的系统,提高问题解决的专业性。然而,其主要缺点是可能导致“单点故障”,一旦负责人缺席,系统问题将难以快速响应。此外,这种模式可能让负责人时刻处于待岗状态,即使休假后也需处理堆积的问题,影响个人工作节奏。
🔹 **轮流Oncall制度**:在此模式下,团队成员轮流承担Oncall职责,负责处理所有系统的问题。这种方式要求团队成员对组内负责的系统有基本的了解,并能查阅设计文档等进行基础排查。优点是能确保用户提问时总有人响应,同时非Oncall人员可以更专注地进行其他工作,减少被打断。此模式有助于团队成员建立对整个业务的整体认知,并促进知识共享。
🔹 **模式优劣与改进**:文章对比了两种模式的利弊,旨在引发讨论。固定负责制易造成信息孤岛和个人负担过重,而Oncall制则对个人知识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普遍倾向于Oncall制,因为它能更好地平衡团队整体响应能力和个人工作专注度,但同时也需要健全的文档和知识分享机制来支撑。
在组内, 经常会有各种系统需要帮忙解答, 排查问题, 问题查看等等, 大家的公司是如何安排人员去做这些事情的呢?
- 是每人(几人)负责一个(几个)系统, 这几个系统出现问题都找这个人去解决?
对于这种安排, 每人都仅需要熟悉自己的系统, 但是会出现单点问题. 对于我个人来言, 我是不希望每时每刻都有人来找我的, 例如我休假之后都会打电话让我看问题.
- 还是每周安排一人(几人)Oncall 去做这些事情?
这种安排就需要组内人员对涉及的系统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出现问题后有排查思路, 每个系统能有基础可读的设计文档, 使用文档等等. 这就要求组内的人员要熟悉其他人的系统了. 好处是大家能对组内负责的业务都有基础的了解, 并且用户提问问题时都是有人在响应的. 非 Oncall 的人员时间也可以专心做其他事情, 不需要随时被打断.
大家个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觉得哪种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或者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欢迎大家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