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个做出海 App 的独立开发者,这几年一直在工具这个小赛道里折腾。
但说实话,越做越虚。尤其是一件事,搞得我头发都快掉光了:订阅转化率。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玄学黑箱。
我猜老哥们肯定也无数次盯着后台数据,灵魂三问:
- 是我价格贵了?用户觉得“就这,还想收我钱?”还是我按钮丑了?颜色太素,用户根本没看见?或者,弹窗时机不对?用户刚进来,啥都还没干,我就伸手要钱,是不是太流氓了?
说白了,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别笑,我干了件“笨”事
后来实在没招了,我开始用最原始的办法:疯狂截图。
看到觉得牛逼的 App ,就去扒它的付费墙( Paywall )。一张张存下来,放大、像素级对比、拆解文案。
就这么坚持了好几年,电脑里居然攒下了 40,000 多张截图。
看着满屏幕的截图文件夹,我突然想,这玩意儿是不是不止我一个人需要?
如果把这些案例结构化,让大家都能搜、能看、能对比,是不是能帮兄弟们少走点弯路,少花点冤枉钱搞 A/B 测试?
于是,我干脆把它做成了一个产品:PaywallPro。
这东西能干啥?说白了就是“抄作业”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 “订阅付费墙领域的 Dribbble + App Annie”。
不用再抓耳挠腮地猜,直接开箱即用:
- 偷窥同行: 想看某个竞品是怎么做付费引导的?直接搜,从 UI 设计到文案,历史版本一览无余。数据说话: 结合公开数据,我们帮你算了 RPD (每下载收入)和主流的定价区间。你的定价是高是低,心里大概就有数了。少走弯路: 看看那些头部 App 迭代了多少版付费墙,每一版改了什么。别人花了几十上百万美金测试出来的经验,咱直接看结果。
这玩意儿不能替代你做决策,但起码能让你在拍脑袋之前,先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折腾这玩意儿,我悟了三点(不一定对)
- UI/UX 真能直接换钱: 一个按钮颜色、一句文案里的“心理锚点”、一个“7 天免费试用”的标签,对转化率的影响可能是天壤之别。设计真不是花架子。不同国家,用户吃的套路完全不同: 同样是订阅,日本用户对“月额”两个字就特别敏感;欧美用户就认“Try for free”。想做出海,本地化不只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用户心智”。独立开发者的最大成本是“试错”: 大厂有钱有人,可以随便搞 A/B 测试。咱们小团队,每一次试错的成本都得算计。工具的价值,就是帮我们把钱花在刀刃上。
现状 & 聊聊未来
网站( paywallpro.app )已经上线了,目前还在疯狂补充数据。
看到越来越多独立开发者、产品经理、增长负责人在用,感觉这事做对了。
后面还想搞一些更刺激的功能:
- “头部 App 订阅页 A/B 测试案例库”“细分行业 RPD 参考报告”“AI 付费墙优化建议”(这个纯属画饼,但万一实现了呢)
最后,想和大家“吹吹水”
V2EX 是个神奇的地方,藏着太多闷声发大财和坚持做小而美工具的大佬。
我也想成为这个生态的一员,跟大家一起分享、创造、赚钱。
所以,今天与其说是发产品,不如说是“求聊”:
- 如果你也在做订阅产品,踩过哪些坑? 是不是也为定价、文案、弹窗时机纠结过?做出海的兄弟们,你们怎么看不同市场的付费习惯差异?或者,你觉得 PaywallPro 这个方向靠谱吗?还有什么功能是你觉得特别需要的?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真知灼见,小弟我搬好小板凳,在线等各位大佬的经验分享!
传送门 -> https://www.paywallpro.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