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实现19.9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而进口为13.66万亿元,同比微降0.2%。9月份当月进出口总值也呈现增长态势,达到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显示出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化。海关方面也回应了与美国在船舶港务费问题上的分歧,强调中方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
📊 **货物贸易稳健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额为19.95万亿元,实现了7.1%的显著增长,进口额为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这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保持着积极的发展势头,出口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
🚀 **出口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了54.9%,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也增长了23.9%。此外,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融入当代潮流元素后,在海外市场也受到欢迎,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 **“一带一路”贸易伙伴关系加强**: 在区域贸易方面,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到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有所提升。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地区的进出口也均实现了增长,显示出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 **贸易摩擦中的必要反制**: 针对美方在船舶港务费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和歧视性措施,海关总署发言人表示,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旨在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的正当权益,以及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体现了中国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的坚定立场。
出口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
今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 进口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
前三季度 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我国制造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不断走俏国际市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风电出海跑出了“加速度”,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了23.9%。此外,我国出口的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加入了当代的潮流元素,“老手艺”焕发了新活力,在海外广受欢迎。
我国进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
海关总署:美方的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 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就船舶的港务费问题此前有关部门已经多次作过回应,美方的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既是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也是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必要措施。希望美方能够正视自身的错误,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
附:国新办就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