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某个创业沙龙的水准?
如果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很多:
- 你的产品,大厂会不会做,做了怎么办?
- 你的产品,壁垒在哪里?
说明今天来的人,小白比较多。活动方下次要优化自己的宣传渠道了。
第一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对巨头的恐惧,认为市场是零和游戏。大厂做了你必死。
提问者更像在寻找不做的理由,而不是怎么做的更好。
更好的提问方式是:“怎么主动避开大厂的发力方向?”
这个问题有标准解:
- 订阅一个资讯服务,及时关注大厂动向
- 找大厂看不上的细分市场
- 前期 ROI 小或者不明显的机会
跟大厂撞车也并非必死局。你至少还有这几个机会:
- 大厂决策链路长,内部山头多,迭代慢,缺乏敏捷性
- 你(创始人)愿意下苦功,干脏活,离用户更近
- 你(创始人)愿意把自己融入大厂生态中,比大厂亲自做成本更低
- 你下场更早,早已建立了用户心智,你仍然有一段时间的红利
对吧,玩法有很多。创业者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大不了从来再来。怕输你就别创业了。
第二个问题,国内的投资人很爱问。但老这样问,会让人觉得你跟创业者距离很远。
哪有什么银弹,但凡先进技术,被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这本来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
更重要的是,壁垒未必全部在产品上。
比如说执行力,同样的想法,你做的更快更扎实,这难道不是是壁垒吗?
创始人本人就是壁垒呀。
壁垒是一个动态构建的过程,你的用户积累是在加固,你的宣传是在加固,你的规模效应是在加固,你的生态是加固……
壁垒是长出来的。看起来没有壁垒的东西,别人下场做,未必做的出来!
如果真的有银弹,你作为一个外部投资人,这样的机会轮不到你的。
创业者可以这样回答:“关于壁垒,我们正在构建。在过去六个月中,我们已经实现了 XXX 的成绩,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但如果你不想跟多费口舌,你就说:
- 大厂做了没事,我们在细分市场上有优势。
- 没有壁垒,大家都没有壁垒。只是我们更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