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10月13日 14:30
古镇艺术季:高铁专列与即兴创作点亮南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开通前往南浔的分会场专列,将艺术与旅游深度融合。G8981次复兴号列车不仅承载观众,车厢内也充满艺术节元素。抵达南浔后,古镇变身“无边界舞台”,从街头偶戏到运河边的多媒体交响音乐会,艺术家们与游客近距离互动。钢琴家孔祥东为南浔即兴创作的《浔水时空》成为开幕亮点,他认为便捷的交通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以艺术带动旅游消费,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为本土创作注入了灵感。

🚄 **高铁专列赋能艺术节出行:**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开通G8981次复兴号列车,作为前往南浔分会场的专列,不仅方便了观众的出行,还通过车厢内的艺术节元素装饰和车站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此举将艺术节从静态的“点”延伸为动态的“线”,有效串联了长三角地区的文旅资源,初步显现了以艺术带旅游、促消费的联动效应。

🎭 **古镇变身“无边界舞台”:** 南浔古镇在艺术节期间化身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无边界舞台”。从街头巷尾的偶戏表演、高跷艺术,到运河畔的草坪音乐会,艺术家们打破传统剧场界限,与游客在古镇的每个角落不期而遇。这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让观众能够随处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并积极参与其中,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 **即兴创作与自然融合的音乐盛宴:** 钢琴家孔祥东为南浔即兴创作的钢琴曲《浔水时空》成为开幕演出的一大亮点。他认为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户外演出,虽然面临挑战,但更能让音乐与古镇、自然融为一体,带来不可预知的惊喜和深刻的情感联结。孔祥东强调即兴创作的真实与真诚,以及其在连接人心方面的独特魅力,并呼吁更多古典音乐家尝试这种创作方式,以创造新的经典。

🤝 **长三角文化交流新模式:** 便捷的高铁网络极大地缩短了上海与南浔等分会场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艺术节将优质的演艺资源输送到各地,同时也吸收了各分会场的本土创作,这种双向流动不仅丰富了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也为本土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共同繁荣。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趟分会场专列——G8981次复兴号列车从上海南站启程,载着艺术节观众前往湖州南浔。

10月11日傍晚,南浔古镇頔塘运河畔草坪上,一场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如约而至。钢琴家孔祥东登上运河新空间的舞台,指尖在黑白琴键上跃动流转,《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激昂旋律刚落,一段灵动悠扬的新曲缓缓流淌。

这首曲子,是孔祥东为南浔即兴创作的钢琴曲《浔水时空》,琴声伴着虫鸣与晚风,勾勒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南浔分会场开幕演出的高光时刻。

当天清晨,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趟分会场专列——G8981次复兴号列车从上海南站启程,载着艺术节观众前往湖州南浔。

车厢内,旅客翻阅着艺术节节目手册,参照南浔文旅地图规划着抵达目的地后的行程。一位此前从未去过南浔的在校博士生和朋友结伴同行,她将此次旅程视为秋游,观看艺术节南浔分会场的演出,顺道将这座千年古镇深度游览一番。

“这是全国首次,也是上海第一次开设艺术专列。”铁路上海站党委副书记张敏介绍,除了车厢内有艺术节元素装饰点缀,车站内还通过海报、立牌等形式预告艺术节演出信息。

长三角便捷的高铁网络,串联起上海与艺术节分会场无锡、合肥、南浔三地的文旅资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专列的开设让艺术节分会场从从静态的“点”变成动态的“线”。据初步统计,专列首发当日,三地分会场活动预约量较此前增长,长三角跨城参与的旅客占比提升,以艺术带旅游、以旅游促消费的联动效应初步显现。

古镇变身无边界舞台

列车驶向南浔的旅程中,几位身着蒙古族服饰的演员,用口弦琴等民族乐器来了一段即兴演奏,欢快的乐音在车厢内蔓延,将列车变成移动的小剧场。

约40分钟后,列车抵达南浔。这支名为“废物研究所”的剧团迅速变装,在古镇的青石板街道上为游客带来偶戏表演《嬉戏三宝》。他们为这次演出专门制作了三个近三米的木偶:风车、大象和鼓,皆以废旧布料等环保材料制成,色彩绚丽。伴着动感音乐,木偶在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风景里穿行,十足吸睛。

街巷转角,古桥旁,临水石阶上,在古镇的每个角落都可能与艺术邂逅。午后,八音盒剧团的演员身着富于奇幻色彩的服装,踩着高跷,用手风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演奏《欢乐颂》等耳熟能详的乐曲。南浔入秋,暑气尚未完全褪去,演员们仍全情投入,他们俯身和孩童击掌,邀请游客跟着节奏摆动身体,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驻足的人。

作为艺术节南浔分会场的核心活动,2025南浔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迈入第三个年头。不同于传统剧场演出,艺术季期间的古镇化身无边界舞台,在持续三个周末的“古镇巡游嘉年华”,可以看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领特色展演方阵穿梭街巷,国内外艺术家团队与往来游客不期而遇,乌篷船上的演员或翩翩起舞,或唱起江南小调。观众随手就能拍下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美景。

运河畔的草坪成为户外艺术展演和互动空间,将次第上演六场“草坪艺游现场”。开幕演出之后,上海民族乐团、广州歌舞剧院、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爵士乐艺术家李小川等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将带来数场风格各异的演出。在这里,艺术是全年龄观众能一起参与的体验,无论是亲子家庭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乐趣。

钢琴家为南浔即兴创作

开幕演出当晚,数千名观众坐在运河畔的草坪上,在钢琴声与交响乐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沉浸式的艺术夜晚。这是孔祥东第一次在南浔弹钢琴,他格外珍惜这次户外演出:“在苍穹和大地、微风吹拂之间,和大家在一起感受音乐的能量,机会难得。”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孔祥东说,户外演出对演奏家而言是挑战,声场不及室内可控,“音响会有一定延时,我们的演奏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显得凌乱,需要音乐家之间默契配合。”但他也享受这种“不可预知”,这让音乐与古镇、自然真正融合在了一起:“现场音乐会什么都可能发生,也许弹到一半,一阵风吹来带起几片落叶,琴键上会落几只小昆虫,它们也喜欢音乐。”

十多年来,孔祥东坚持即兴创作,越来越多在现场音乐会中为公众即兴演奏,此次为南浔即兴创作的钢琴曲《浔水时空》来自他置身古镇,即时即景产生的灵感:“即兴创作的美好在于此刻、此景、此情不可重复,它真实而真诚,不需要反复推敲,却特别能够联结人心。”在他看来,经典作品在听觉上有预设和感知,而即兴创作,听者永远期待下一个音出现时带来的惊喜:“就像我们一期一会的生命,它是不可重复的。”他期待未来有更多古典音乐家尝试即兴创作,“经典固然重要,但今天不创造,明天就没有经典。”

在孔祥东看来,长三角交通的便捷让文化交流有了更多可能,“以前来南浔要很久,现在高铁、高速很快能到,距离的亲近能带来文化上的融合。”如今,游客来古镇不只是探访古迹,而可以休养生息,感受文化的交融。“艺术节、音乐节等文化内容的注入,让文旅色彩变得更加多元。”孔祥东笑着说,他也必定不会错过南浔特色小吃,“唯音乐和美食不可辜负。”

十余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持续将国内外优质演艺资源输送至各分会场,让长三角观众在家门口即可欣赏国际水准的演出。同时,艺术节也将分会场的本土创作带到上海,如浙江的舞剧《东方大港》、瓯剧《张协状元》,安徽的黄梅戏《徽州往事》、江苏的锡剧《涓生之路》,以及即将在本届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上演的安徽经典庐剧《铁面无私》等。这些作品的流转,让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得以彰显,也为本土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海国际艺术节 南浔 高铁专列 艺术节 古镇 即兴创作 孔祥东 长三角 文旅融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Nanxun High-Speed Train Art Festival Ancient Town Improvisation Kong Xiangdong Yangtze River Delta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