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10月13日
民营银行披露助贷合作名单,格局加速分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根据金监总局“助贷新规”,商业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近期,多家民营银行官网陆续披露了其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涵盖营销获客、增信服务及催收等领域。文章分析了19家民营银行的合作情况,发现头部银行如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发力,合作机构数量庞大,微众银行尤其在催收服务方面与众多机构合作。而中尾部民营银行则多依赖乐信、信也等主流纯助贷机构,部分银行如金城银行、富民银行则选择与头部互联网公司或融担公司合作,或与中部、尾部纯助贷机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微众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已成为平台运营方,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营销获客等服务,显示出民营银行第三方合作格局正加速分化,头部机构自营能力增强,中尾部机构则面临经营压力。

💼 **民营银行助贷合作名单披露加速,行业格局加速分化**:根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需对第三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近期,多家民营银行已在其官网披露了合作机构名单,涵盖营销获客、增信和催收等环节,这标志着民营银行在互联网助贷业务上的合规化进程加速,同时也预示着行业合作生态的加速重塑。

🚀 **头部银行发力小微企业贷款,合作生态多元化**: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头部民营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合作机构数量庞大,其中微众银行在催收服务方面尤其突出,与超过300家机构合作。这两家银行的合作名单中也包含众多政府性融担公司,显示出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重视以及与政策性机构的紧密联系。

📈 **中尾部银行依赖主流助贷机构,部分寻求差异化合作**:大部分中尾部民营银行仍依赖乐信、信也等主流纯助贷机构,这些机构承载了大量零售贷款资产。但也有部分银行,如金城银行和富民银行,选择与头部互联网公司(如字节跳动)、融担公司或知名大厂系合作,甚至不与股东背景的关联公司合作,显示出其在合作方选择上的独特性和对风险的考量。

💡 **持牌机构转型平台运营方,拓展服务边界**:微众银行、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已出现在多家民营银行的营销获客合作方名单中。这反映出持牌金融机构正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利用其在合规运营和技术能力上的优势,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成为新的平台运营方,也进一步模糊了传统金融与科技金融的界限。

📉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面临挑战,合作选择趋于保守**:文章指出,多家民营银行仅披露了现金贷助贷类第三方机构,而缺少小微企业贷款的合作机构。这可能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盈利困难,以及大行下沉市场竞争加剧有关。部分民营银行可能已收缩或暂停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合作选择也因此趋于保守。

据金监总局“9号文”(又称“助贷新规”)规定:

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该通知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外国银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

最近,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陆续在官网披露了合作的营销获客、增信服务,以及催收机构合作名单。

「一只互金鹅」查阅了19家民营银行官网,找到了16家的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苏商银行、温州温州民商银行、华瑞银行,这3家暂时(截至10月12日)没找到。

温州民商银行一直走的很传统银行的路子,或许是真没合作第三方的平台。

从很多公开的信息来看,可以确定的是苏商银行、华瑞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存在合作。

但不确定这两家银行是还没披露,还是隐藏在官网比较偏僻的栏目里,让人难以发现。

各家民营银行披露的合作名单来看,偏好大不同,细节很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家机构的优势和困境。

「一只互金鹅」简单总结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01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和其他家最不一样。

两家头部民营银行的优势就不再赘述。

微众银行应该是披露合作第三方机构最多的一家机构,尤其是催收服务机构多达300家。

这也不足为奇,毕竟微众银行作为民营银行第一,资产规模已经达到7147亿元、不良贷款率1.57%(2025年半年报数据),确实需要这么多催收服务类机构。

微众银行披露的很多营销获客机构,比如金蝶、百望、靠谱前程、畅捷通等,都是“微业贷”的合作获客机构。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是真的在一直发力小微企业贷款,合作机构中也披露了很多政府性融担公司。

此前「一只互金鹅」相关文章提及过:政府性融担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收取的担保费率大约在1%左右。政府性融担机构的合作门槛也比较高,通常主要担保政策导向型的企业,比如科技创新型企业。

小微企业贷款越来越流行收「担保费」

02

大部分中尾部民营银行都离不开主流的乐信、信也、小赢、维信、奇富、信用飞、还呗、萨摩耶等纯助贷机构;

这些纯助贷平台,余额从千亿到数百亿,承载着很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的零售贷款资产半壁江山。

03

金城银行、富民银行是少见的没有与上面这些主流纯助贷合作;

金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最少,除了字节的两家公司,就是几家融担公司,连股东360系列的奇富科技都不在合作名单;

富民银行合作的都是比较头部的机构,除了微众和马上,就是滴滴、字节这种大厂以及奇富科技。

04

蓝海银行、振兴银行、华通银行合作的都是中部或者尾部纯助贷机构,并未和任何一家互联网大厂系合作。

其中两家银行的从业者告诉「一只互金鹅」,之前也曾和大厂合作,后来都暂停了。

“因为收益太低。”

05

未讯、众利数科、亲家投资控股、枭龙云等小众平台也成民营银行合作方;

无锡锡商银行合作了「浙江未讯科技」、裕民银行合作了「众利数科」。

刚好这两家民营银行都是被国资收购了的。

看来,被国资收购,并不意味着银行的经营就会变得十分传统。

众邦银行也合作了类似「亲家投资控股」、「深圳枭龙云」等多家较为小众的平台。

06

微众银行、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已成平台运营方;

常规来说,平台机构多为互联网企业,或者具有多年互联网贷款运营经验的互联网助贷平台。

但在多家民营银行的第三方营销获客合作方名单中,「一只互金鹅」发现了微众银行、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以及杭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的身影。

新安银行直接合作了6家持牌消费金融获客。

还记得2021年,人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13家从事金融业务的主要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

当时监管提到,网络平台企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也普遍存在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套利、不公平竞争等严重违规问题。

前有网络平台从事金融业务被约谈,受到严格监管。

如今,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成为了平台企业,开始帮其他金融机构做营销获客,甚至风控相关的服务。

大家怎么看?

细看马上消费金融工商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消费金融服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 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 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微众银行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基金销售;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所以,帮助其他金融机构做营销获客或者科技、风险相关的服务,属于哪一类?

07

汽车、物流、农村金融企业也成部分民营银行合作获客机构;

蓝海银行、中关村银行合作了如汽车金融、物流金融等场景方,分布较广。

08

多家民营银行只有现金贷助贷类第三方机构,没有小微企业贷款合作机构;

前几年,多数民营银行曾在小微企业贷款上发力。

「一只互金鹅」也写过多篇文章,解析民营银行流行的税票贷、订货贷(经销商贷款)、供货贷(中标贷)产品细节。

但众所周知,小微企业的风险本就是世界难题,加上周期性影响,优质客群萎缩、风险抬头,以及大行下沉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直接导致这类业务面临盈利困境。

所以,到目前,多家民营银行并没有披露小微企业贷款类的第三方合作平台,估计是已经收缩该业务,或者直接暂停了该业务。

综上,「一只互金鹅」仅浅浅对比分析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不难看出,民营银行第三方合作格局正加速分化:头部机构自营能力强,甚至已经成为其他金融机构的第三方合作平台方。

而中尾部民营银行在盈利压力下已显然后撤。

一方面收缩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另一方面甚至考虑与头部互联网大厂的分润助贷利润较薄直接减少或者不合作。

未来,互联网贷款市场在监管指导下会更开放透明,中尾部民营银行经营恐更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互金鹅”,作者:小慧吖,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民营银行 助贷新规 金融科技 监管 合作机构 小微企业贷款 Private Banks Lending Regulation Fintech Regulation Partner Institutions SME Loan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