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高涨的婚姻成本与传统观念的束缚,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希望颠覆传统婚礼模式,将婚礼仪式费用转向旅行,以旅拍、微电影等方式留念。他们计划在双方家长满意的前提下,简化酒席,并考虑海外目的地。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一方案的初步计划、当前状态、以及在预算分配、目的地选择、沟通技巧和家庭接受度等方面的疑问与考量。尤其关注如何平衡新人意愿与传统家庭观念,并寻求有类似经历者的经验分享。
✨ **婚礼创新理念:** 新人计划打破传统婚礼仪式,将原用于仪式的费用转投旅行,以旅拍、微电影或vlog等方式记录婚礼留念。此举旨在减轻经济压力,同时满足新人追求个性化体验的愿望,并获得双方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将酒席简化为亲近之人的聚会。
💰 **预算精细规划:** 面对父母提供的10万元婚礼经费支持,新人计划自行补充5-10万元,总计15-20万元的旅行及相关费用。其中,海外旅行目的地(如佛罗伦萨)将是重点考虑,需要为旅行、摄影、住宿等环节进行详细预算分配。同时,需预留约5万元用于可能需要单独举办的农村酒席。
🤝 **跨代际沟通策略:** 针对女方家庭可能存在的传统观念,以及双方父母居住地距离遥远的情况,新人需要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一方面要让女方父母理解并接受旅行替代仪式的方案,可能需要在女方家乡单独举办酒席;另一方面,要确保双方父母都能在旅行预算和传统观念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潜在的家庭矛盾。
🗺️ **目的地与记录方式选择:** 在预算允许范围内,新人希望获得海外目的地推荐及行程规划建议。同时,对于婚礼记录方式,需要在专业摄影师拍摄与使用个人设备(相机、运动相机、手机)之间做出权衡,以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捕捉美好瞬间,并对已婚人士提出关于婚姻相处、家庭关系及长辈相处的建议。
⚖️ **平衡个人意愿与家庭期待:** 整个方案的核心在于如何在追求自由、个性的同时,顾及到双方家庭的感受和传统习俗。新人需要通过细致的沟通、合理的预算分配以及创新的婚礼留念方式,努力寻求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折衷方案,实现“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婚姻旅程。
感觉最近感情相关的帖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火,看了就想感慨,越是临近结婚越是理解为什么现在人们不想结婚了。找到相爱的人已经如此狼狈,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还有各种仪式礼节的大山,更别提后面几十年的柴米油盐了。关关难过关关过,就算有这些那些的问题要面对,我也只想用手里的牌打出最好的结果。
初步计划
我希望能够在两个人玩的开心且家长满意的前提下,不办婚礼仪式,将本用于仪式的花费用到旅游上,婚礼留念的形式改为旅拍/微电影/vlog 形式,据了解新疆/海南等热门旅游目的地有类似成熟服务,不知道海外有没有。亲戚朋友的酒席就纯吃饭,这样请来的也都是比较亲近的人。
当前状态
我和她相恋即将 5 年,断断续续同居一年了,今年夏天终于到了同一个城市,在十一期间刚刚订婚,打算明年领证,婚礼的具体时间未定。目前都是在互联网行业,所以每年能请假的时间其实不是特别多。她初步同意了我的方案,但是需要了解细节,并且在方案完善之后和家里沟通。她希望能够有充足的旅行预算,想去佛罗伦萨。我的父母完全可以接受上述方案,也同意婚礼预算全部用于旅行,单独请亲戚朋吃饭。不过我也担心他们是否其实内心更倾向于传统婚礼。他们提出提供婚礼经费,我希望将他们的支出控制在 10 万元以内。她的家庭因为是农村,比较传统,可能不会接受(还未实际沟通)。或许可以单独在她家村里摆酒席,据了解需要 5 万左右预算(烟酒+布置+席)。我们两家父母住的地方相隔很远,举办婚礼会很折腾。我们俩属于懒人,出去旅游结果在酒店躺到晌午的那种。不过我比较喜欢规划,她确认好大方向之后听我的跟我走。
当前疑问
是否有 v 友有过类似的经历?能否分享一下沟通技巧和实施方案?如果真的去旅行,有哪些推荐的目的地和路线?是请摄影师更好,还是自己用相机/运动相机/手机来记录?该怎么合理分配当前预算?(父母支持 10 万,我自己补 5-10 万)有没有更好的婚礼留念方案?想请教已婚的 v 友有哪些给后来人的建议?(婚礼 / 相处 / 家庭 / 长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