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Daily Brief 10月13日 12:02
黛安·基顿:超越外表的“美”的定义与人生追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回顾了已故女演员黛安·基顿的一生,着重探讨了她对“美”的独特理解如何贯穿其个人与职业生涯,并在美国文化中留下深刻印记。基顿的美学超越了传统定义,融入了深度、原创性、非传统和独立精神。尽管曾对外貌感到不安,她最终接纳并转化了自己的“平凡”特质,使其成为独特的银幕魅力。文章还描绘了她作为摄影师的艺术追求、作为浪漫主义者的情感经历,以及晚年面对衰老的态度。基顿认为美无处不在,需要用心去发现,并将其升华至对生命、人与世界的深切感悟。

✨ **美的独特定义与自我接纳:** 黛安·基顿对“美”的追求超越了外在的肤浅,而是融入了深度、原创性、非传统以及强烈的独立精神。她经历了从对外貌的不安到接纳并转化“平凡”特质的过程,最终将其转化为独特的银幕魅力,模糊了表演与真实的界限。

📸 **跨界艺术探索与浪漫情怀:** 除了演艺事业,基顿还是一位热情的摄影师,将对世界的观察融入艺术创作。她的人生充满了浪漫情怀,对爱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执着,与多位知名人士的情感纠葛,以及她对婚姻的独特看法,都展现了她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 **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感恩:** 基顿认为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从伍迪·艾伦的幽默到大中央车站的宏伟,再到孩子们的纸条和窗外的鸟鸣,她都能从中发现诗意。她晚年面对衰老,依然保持感恩之心,并珍藏着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感悟,最终将美升华至对如太平洋般深邃、不可抗拒的生命本质的凝视。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10月12日

The Romantic

发布时间: October 12, 2025, 4:32 PM ET

本文回顾了已故女演员黛安·基顿(Diane Keaton)的一生,重点探讨了她对“美”的独特追求如何塑造了她的个人和职业生涯,并最终在美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文章指出,基顿对美的定义超越了肤浅的外表,包含了深度、甚至黑暗、原创性、非传统以及强烈的独立性。

基顿从小便对卡里·格兰特(Cary Grant)那种“比任何人都更快乐”的非传统魅力着迷,并将他的时尚秘诀记录在剪贴簿中。尽管她一生都为自己的外貌感到不安(她希望能像多丽丝·黛一样,却被告知像阿梅莉亚·埃尔哈特),但她最终接受了自己“平凡”的身份,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银幕魅力。在电影中,基顿的角色往往展现出脆弱、不安和自我贬低,例如《爱是妥协》中的埃丽卡·巴里或《安妮·霍尔》中的安妮本人,这些特质模糊了表演与真实的界限。她甚至曾将这些“笨拙、不精确”的举止视为职业上的意外助力。

除了演戏,基顿还是一位狂热的摄影师,曾将卧室改为暗房,并致力于收集所有出版过的摄影书籍。她对世界的观察充满诗意,试图通过父亲的眼睛看海,并与逝去的父亲对话。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容易爱上世界和男人。她与阿尔·帕西诺(Al Pacino)的复杂关系贯穿多年,她曾说“他从未属于我”,并因此在一段未能成功争取婚姻后发誓永不结婚,尽管后来她收养了两个孩子。她也曾与伍迪·艾伦和沃伦·比蒂约会,并对杰克·尼科尔森怀有永久的爱慕。基顿晚年也曾与衰老的困扰作斗争,她标志性的帽子成为了她的“安全毯”,并提醒自己“为所拥有的一切感恩,你这个大笨蛋。”

对基顿而言,美无处不在,需要努力去发现。它可以是伍迪·艾伦的玩笑,街上偶遇老友的惊喜,大中央车站的宏伟,孩子们的错别字纸条,她最爱的零食,窗外鸟儿的歌唱,林肯的面容,她在红杉林中奔向儿子的赤脚,以及帕西诺深邃的眼睛和朗读《麦克白》的声音。她将对帕西诺的浪漫点滴珍藏到最后。最终,对她而言,美是太平洋,是她和父亲可以凝视数小时的“世界第一奇迹”,闪耀、不可抗拒、深邃、黑暗,且至关重要地——美丽。

Amy Poehler Understood the Assignment

发布时间: October 12, 2025, 1:08 PM ET

文章指出,艾米·波勒(Amy Poehler)作为主持人,完美地完成了《周六夜现场》(SNL)实际50周年纪念节目的任务。她不仅是节目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其辨识度高、幽默感十足的特点也吸引了年轻观众。

波勒的喜剧形象融合了尖刻与同情,善于探索和讽刺理想主义者在不断变化且有时不公的世界中的反应。在开场独白中,她幽默地提到了自己现在是一名播客主播(“经济衰退的指标”),并开玩笑说担心有一天会被更搞笑、更愿意裸体出镜的AI女演员取代。

在21世纪初加入《SNL》后,波勒代表了一种日益盛行的直言不讳的女权主义,她与蒂娜·菲(Tina Fey)组成了首个全女性“周末更新”搭档,并参与了许多颠覆性别刻板印象的喜剧小品。她的代表角色莱斯利·诺普(Leslie Knope)在《公园与游憩》中展现的深厚同理心也与此一脉相承。节目中一个优秀的小品是她扮演一位处于围绝经期的中年母亲,通过模仿青少年情绪摇滚乐迷来宣泄情绪,既幽默又温暖地触及了“夹心一代”母亲们的焦虑。

波勒也展现了驾驭不同角色的能力。在开场小品中,她扮演的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是一个“想和经理谈谈”的挑剔女性,其刻薄的回应令人印象深刻。蒂娜·菲意外客串饰演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为节目带来了惊喜。波勒和菲的重聚(包括后来在“周末更新”中与赛斯·迈耶斯一同出现)唤起了观众对《SNL》2000年代末创意高峰期的回忆。

文章强调,《SNL》正处于转型期,关键演员的离开和新成员的加入带来了挑战,但波勒的表演提醒人们,节目总能在重大变动后重塑自我。她的表演也及时地展示了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价值观:对腐败的蔑视、对人类不可避免的弱点的理解,以及对女性日常困境的关注。波勒在独白中总结道:“如果有一个地方让你觉得像家,可以回去和朋友们一起欢笑,那你就很幸运了。我就是如此。”这种真诚的表达,从波勒口中说出,更像是一位老朋友的智慧箴言。

From The World After Rain, Part I

发布时间: October 12, 2025, 12 PM ET

本文是卡尼西亚·卢布林(Canisia Lubrin)新书《雨后的世界》(The World After Rain)中的一首诗歌节选。

A Foreign-Film Starter Pack

发布时间: October 12, 2025, 7 AM ET

本期《The Atlantic Daily》文化版推荐了五部非英语电影,作为“外国电影入门包”,旨在帮助观众跨越字幕障碍,探索更广阔的电影世界,并证明语言的界限并不能阻碍精彩故事的魅力。

推荐影片包括:

    《阿根廷,1985》(Argentina, 1985)(Prime Video):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法庭剧情片,讲述了1983年阿根廷军事独裁结束后,律师胡利奥·塞萨尔·斯特拉塞拉(Julio César Strassera)受命起诉军事政变领导人的故事。影片以其卓越的叙事和鲜活的角色引人入胜,是纽伦堡审判后首次大规模战争罪审判。《瑟堡的雨伞》(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HBO Max):1964年法国音乐剧,讲述了法国海滨小镇一对年轻恋人的悲欢离合。影片视觉效果华丽,叙事忧郁,是探索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的绝佳起点。韩国导演奉俊昊曾说:“一旦你克服了一英寸高的字幕障碍,你就会接触到更多精彩的电影。”《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Prime Video和YouTube租赁):1994年俄罗斯电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执导。这部电影以1936年斯大林大清洗时期一个俄罗斯家庭的爱与背叛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夏日宁静表象下的恐惧和绝望。文章也提及导演米哈尔科夫后来成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及普京的忠实盟友,观众在观影时需将艺术家与艺术分离。《影》(Shadow)(Hulu, Tubi, Prime Video):张艺谋2018年执导的中国武侠片,背景设定在中国三国时期。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黑白灰水墨画风格,探讨了身份的模糊性和阴阳对话。其缓慢而优雅的节奏,以及令人惊叹的动作场面,与好莱坞大片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带来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美食的诀窍》(The Taste of Things)(Hulu, Disney+):法国导演陈英雄执导的电影,为当下紧张的烹饪节目提供了一剂解药。影片背景设定在1889年法国乡村,讲述了厨师欧仁妮(Eugénie)和她的老板多丹(Dodin)这对恋人通过对美食的共同热爱而建立的深厚情感。影片中慢节奏、充满敬意的烹饪场景 bathed in a golden glow,将美食与肉体都描绘为大地丰盛而短暂的馈赠。

此外,本期通讯还包含了其他文化内容,如一篇关于导演本尼·萨弗迪(Benny Safdie)的评论文章《爱上失败者的导演》,以及其他文化推荐、近期《大西洋月刊》文章回顾和未来一周的文化活动预告。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黛安·基顿 美学 人生 艺术 浪漫主义 Diane Keaton Beauty Life Art Romanticis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