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圈子-创业者的日常 10月13日 01:31
电商朋友的生意经:利润优先,而非规模至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的朋友,一位年销售额近10亿的电商分销商,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和日益内卷的市场竞争。尽管公司规模庞大,但利润被库存和应收账款所挤压,只能通过不断拓展品类来寻求更高毛利。作者以自身创业经历为例,强调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利润和自我造血能力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而非盲目追求销售额规模,尤其警惕依赖融资烧钱扩张的模式。

💰 **利润是生存的基石:** 作者的朋友虽然年销售额近10亿,但利润却被压在库存和应收账款中,难以实现现金流的良性循环。这凸显了在电商行业内卷加剧、毛利下降的趋势下,利润的重要性远超销售额规模。作者自身创业三年来,始终将利润作为第一追求,认为没有利润的销售额只是一个虚荣指标,无法支撑企业的长期生存。

🚀 **规模带来的巨大压力:** 近10亿年销售额的朋友,其生意模式是代理大品牌线上分销,属于纯贸易。庞大的规模意味着巨大的运营压力,包括员工薪资、仓储成本、资金周转以及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或出现周期性调整,即使账面有利润,也可能被风险吞噬,导致资金链断裂。他只能“勇往直前冲”,无法停歇。

💡 **自造血能力与耐力赛:** 作者强调,创业者在大环境艰难时,必须守住“自强者万强”的底线,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能活下去。他见过太多依赖融资、烧钱做规模的案例最终倒闭。创业更像是一场耐力跑,需要时间积累和耐心,尤其是在市场低迷期,更要修炼内功,保持稳健前行,而非急功急功。

🔄 **品类拓展与毛利寻求:** 为了应对毛利下降的困境,作者朋友不得不持续与品牌方洽谈,不断更换经营品类,以期找到更高毛利空间的产品。然而,即便是曾经盈利的方便面、牛奶等品类,也因为行业竞争或周期性调整而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这反映了电商贸易模式下,对市场变化和品类选择的高度敏感性。

很久没有碰面的朋友来办公室找我聊天,大家都是做电商的,聊天的话题也是围绕产品、渠道、还有公司业务这些话题。

他是我电商圈朋友里面应该规模做得最大的,年销售额目前已经接近10亿规模,主要业务是代理大品牌做线上分销,纯贸易生意模式。

规模很大,压力也很大。虽然每年都有账面利润,但都在仓库的货里压着。

因为没有融资,基本上都是自己多年的积累和银行的贷款在滚动。平台的应收账款,库房库存,在途产品......资金的周转都是按照天的计算的,这种压力我光是听着就觉得头大。

而且,目前电商的这种内卷趋势,毛利越做越低。只能不停谈品牌换品类,以寻求更高毛利空间的品类。

他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代理的某个品牌的方便面,一年卖上千万,最后都是给快递打工,基本上不挣啥钱。

牛奶前几年挣的钱,因为行业周期性结构调整,基本利润又搭进去了。

可是,能停么?不能。因为规模已经到了这个体量,公司这么多员工需要养,只能勇往直前冲,根本就没办法收,再大的压力也只能扛着走。

我打趣说,你这压力太大了,要是我早扛不住了。

我自己出来干小生意差不多快3年了,第一天起我的第一追求里面销售额永远不是第一位,利润才是。

因为有利润,才能活下去。销售额再高,如果没有利润,这就是一个虚荣指标,谁难受谁知道。

要利润,不要规模。作为一个完整经历过新消费周期这个浪潮的人,真的见了太多高楼起,然后高楼塌的例子。

死得最惨的那种都是拿了融资,烧钱做规模,到头来亏了个大窟窿续不上命,然后悲惨挂掉。

对于创业者来说,大环境越是艰难的时候,也要守住这个底线:自强者万强,拥有自造血的能力活下去。

这是一场耐力跑,时间线拉长,要耐得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商 利润 规模 创业 现金流 E-commerce Profit Scale Entrepreneurship Cash Flo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