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用户在刚贴完砖后乘坐网约车回家,途中因司机急加速、急减速,甚至经过颠簸路段时车辆剧烈晃动,导致其本不晕车的人也感到不适。该用户由此引发思考,网约车司机普遍存在此类驾驶风格,是否与平台规定、接单效率有关?同时,用户分享了自己驾驶私家车时平稳柔和的风格,认为晕车与驾驶习惯关系更大,并提问是否可以通过升级到专车等更高付费车型来获得更好的乘坐体验。
🚗 乘坐网约车经历颠簸,用户分享了因司机急加速、急减速以及路况不佳导致的强烈不适感,甚至让不晕车的人险些呕吐,直接反映了部分网约车在驾驶平稳性方面的不足。
🤔 用户推测网约车司机驾驶风格激进的可能原因包括:平台对送达时间的压力,以及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接单数量而追求效率。这反映了平台运营模式与乘客舒适度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 区分驾驶风格与车型差异,用户认为自身驾驶私家车时,通过提前预判、柔和加减速,能显著减少晕车现象,表明驾驶习惯是影响乘坐体验的关键因素,而非仅仅是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区别(尽管电动车动能回收会带来额外感受)。
💰 针对提升乘坐体验的疑问,用户提出是否可以通过选择专车等更高级别的网约车服务来获得更平稳、舒适的驾驶风格,这暗示了不同服务等级可能在司机培训或车辆配置上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服务质量。
刚贴完砖,地方比较偏,有券,打了个网约车回去,那急加速急减速,路过炮弹坑直接把我抛起来,我这个本来不晕车的人,都差点没扛住,差点没给我整吐
======================================
网约车大部分是不是都是这个风格,原因我猜:
1. 系统规定时间内送达,不开快完不成?
2. 没规定,但是开得慢就代表接单频率慢,接单频率慢,就代表单位时间内接单数就少了?
======================================
就晕车这个点,我觉得大概率还是和司机驾驶风格有关,油车电车感觉差别不是很大,只不过电车多了动能回收更明显了。我开自己车拉家人朋友都说不晕车,可能开车比较柔和吧,非紧急情况的刹车,都是通过提前预判松油/电门来替代大部分刹车,我的电车动能回收也是拉倒 0 了的(但是仍然可以感觉到些许拉扯感,电机特性导致无法完全取消?),非超车情况也不会猛踩油/电门,整体的加减速就比较线性了
======================================
是不是要打个专车及以上付费更多的车,体验才能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