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0月11日 09:39
节假日追剧选择难:信息过载下的纠结与反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庆长假本应是放松追剧的好时光,然而作者却陷入了选择的困境。面对海量短视频平台推荐的剧集,剧情雷同、三观炸裂的内容令人望而却步。即使尝试通过剧评、剧情解说来“快速”了解,也只换来碎片化的信息和随之而来的空虚感。即便是选择熟悉的老剧,也因快节奏生活习惯而难以沉浸。作者反思,信息过载和机会成本考量让追剧变得沉重,最终决定接受不完美,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和体验。

📺 **海量剧集同质化,选择困难症显现**:作者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浏览,发现大部分连续剧在剧情、设定和内容上高度雷同,过多的选择反而导致了选择的疲惫和无欲望,难以找到真正吸引人的作品。

⚡ **碎片化信息消费,体验大打折扣**:通过刷剧评、剧情解说等短视频来“追剧”,虽然能快速了解剧情梗概和高光时刻,但却失去了沉浸式的情感体验,仅留下空虚感,甚至消耗了对完整剧情的好奇心。

🕰️ **时间与情感成本考量,追剧成奢侈**: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投入大量时间和情感去观看一部剧需要巨大的心力。成年人会不自觉地考虑机会成本,一旦剧情不精彩便觉浪费,使得选择变得谨慎而沉重。

🔄 **熟悉亦是负担,旧剧难再心安**:即使选择熟悉的经典老剧,也因习惯了快节奏的观看方式,不自觉地倍速播放、跳过不精彩部分,导致剧情断断续续,与碎片化观看无异,情感难以投入。

💡 **拥抱不完美,重新定义观剧体验**:作者最终认识到,不必过度纠结于“浪费”时间和精力,接受选择的错误和生活中的“踩雷”,将每一次观剧都视为一种体验,以更轻松的心态去探索和享受。

2025-10-11 09:00:00

国庆长假里,平时忙碌的我早早作好打算,不在路上添堵,安心宅在家里把近期在短视频平台刷到的好剧一口气看遍,接受另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精神洗礼。

美美地睡到自然醒,吃个悠闲的早餐后,泡上一杯茶,摆上小零食,便抱着平板窝在沙发上,准备全身心投入到剧情里。我慎重地点开一个视频平台,映入眼帘的是眼花缭乱的感官轰炸,手指不自觉地从下向上滑着屏幕,首页的海报一页页地扫过,满屏的俊男美女、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向我伸来橄榄枝,选择哪部呢?主角不喜欢的、剧名不吸引我的、人物设定老套剧情雷同的都直接跳过,更别说三观炸裂的短剧了。我犹豫不决,觉得它们都不值得我花时间深入探究。于是,10分钟过去了,平台页面还停留在首页。我纳闷,为什么选择沉下心来看一部连续剧也值得我纠结半天呢?

回想近一两年,我完整看完的连续剧确实屈指可数。一部好的连续剧,大多呈现的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世界观,投入进去便与角色产生了情感联系,与角色同悲同喜,对剧情映射现实世界的感悟,剧情结束后的抽离和戒断,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花费巨大心力。而对于当前生活节奏快、闲暇时间少的上班族来说,投入大量时间和情感来观看一部连续剧确实是一件奢侈的事。看一部剧,一旦开始便有了时间和情感的成本,如果剧情不精彩、设定不新颖、内涵不丰富,我便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成年人作选择总会不自觉地考虑机会成本,所以选择看哪一部剧便变得沉重而谨慎。

我不甘心地换了其他视频平台浏览,结果却还是一样。刷了四五个视频平台,我发现大部分连续剧的剧情、设定、内容雷同程度很高,同质化的海量剧集让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却也让我没有了选择欲望。而海量供给也让我对剧集质量产生了怀疑,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验证其中的某部是否具有观看的价值。

为了精准地找到好剧,我不得不打开手机的信息分享平台,开始刷剧评、找推荐,希望通过他人经验简单直接地找到最优解。于是,一集集剧情解说刷着,一个个精彩片段看着,一部部剧就这样碎片式地“看完”了。等我回过神,发现连续剧一部也没有打开,但几乎知道了大概剧情、高光时刻、精彩片段,但沉浸在剧情里感受主角跌宕起伏的心境几乎没有,只有一阵刷完视频后的空虚感。突然发觉,平时和朋友、同事聊起近期的新剧时,总能插上几句话,但实际上没有一部是我感兴趣从头看到尾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刷短视频来快速地获取剧情,通过剧情解说来了解剧情所要传达的情感。原来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已经耗费了我对剧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让我有一种好像看过了又好像没看过的恍惚感。

手指不断地滑着手机屏幕,一个个短视频从眼前晃过,大部分似曾相识,平台的算法认定了我的“喜好”,便源源不断地对我投其所好。渐渐地,我便觉得疲惫不堪,手指机械地滑动仿佛已经不是在认真地浏览,而是在完成刷手机这个既定动作。不行!我回过神来,不能再继续刷手机,否则时间便会在过载的无用信息中悄然流失。

既然新剧的抉择太难,那就安全起见,在自己的舒适圈内看一部老剧,总不会出错吧。出错?我小小地嘲笑了自己一下,现在的我连选择看一部连续剧都要考虑规避风险,这是这个紧绷疲惫的时代带来的产物。我又开始刷老剧的页面,在历时半小时的选剧后,我终于打开了一部老剧。熟悉的音乐、熟悉的画面、熟悉的角色、熟悉的剧情确实让我感觉到无比心安,我悠闲地捧起桌上的那杯茶,慢慢地品味起来。

我以为自己会安心地沉浸在熟悉的世界里,没想到,看着看着我便分了神。在不够精彩的部分,我不自觉地拿起了手机刷屏,在剧情节奏慢时,我把播放速度调成了2倍速,快到经典高光时刻,我手动拉起了进度条。思绪一直被打断,情绪一直被干扰,原来对剧情的熟悉也成了另一种负担。当我精准地知道剧情起伏的进度条时,我的情感便很难再投入,会不自觉地选择好看的片段、屏蔽乏味的片段,于是剧情断断续续,结果反而和刷短视频的效果一模一样了。

后来,我果断关掉了老剧,决定挑战一部新剧。既然有选择困难,又做不到随遇而安,那我就跟着大流走一走,点开首页推荐试一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呢。毕竟不同心境、不同经历的人看同一部剧,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同时,我给自己设定一个试看期,如果试看无法引起兴趣便果断放弃,不必再强迫自己。

我的纠结不外乎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错过更好的剧情,可是浪费又如何呢?我们的人生不至于连这点时间和情感都浪费不起。接受事情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选择错误,接受生活的偶尔踩雷,就当作是一场错误的体验,不也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吗?

(作者为广西北海企业职员)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追剧 选择困难 信息过载 碎片化阅读 观影体验 短视频 内容同质化 机会成本 Binge-watching Choice paralysis Information overload Fragmented consumption Viewing experience Short videos Content homogenization Opportunity cos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