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人工智能 10月11日 03:36
AI大模型Prompt设计指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AI大模型中的Prompt(提示词)设计,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文章解释了Prompt的核心作用,并详细对比了Zero-Shot, Few-Shot, 和Chain-of-Thought (CoT) Prompting的区别。此外,还介绍了指令微调如何影响Prompt设计,以及设计高效Prompt的关键原则,如清晰明确、提供上下文、设定角色、分解任务、指定格式和使用负面提示。文章通过优化一个模糊的Prompt示例,生动展示了Prompt设计的优化过程。同时,文章还指导了何时使用Few-Shot而非Zero-Shot,以及如何通过Prompt控制生成文本的创造性和确定性。最后,文章还阐述了CoT、自洽性、ReAct模式的概念,并提供了模型输出不符预期时的调试思路,以及在RAG系统和文本摘要场景下的Prompt设计策略。文末还推荐了进一步学习大模型的资源。

💡 **Prompt的核心作用与类型**:Prompt是用户与大语言模型(LLM)交互的输入文本或指令,其核心作用是引导模型生成期望的输出。文章区分了Zero-Shot(无示例)、Few-Shot(少量示例)和Chain-of-Thought(思维链,包含推理步骤)三种Prompting方式,并指出经过指令微调的模型在Zero-Shot场景下表现更佳,使得Prompt设计更侧重于清晰的自然语言指令。

🚀 **高效Prompt设计的关键原则**:设计一个好的Prompt需要遵循多项原则,包括指令的清晰明确、提供充足的上下文信息、为模型设定特定角色、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子步骤、明确指定输出格式,以及利用负面提示来规避不期望的内容。通过优化一个模糊的“写点关于人工智能的东西”的Prompt,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增加角色、目标受众、长度、内容约束和格式要求来提升Prompt的有效性。

🛠️ **高级Prompting模式与调试**:文章介绍了CoT(思维链)用于提升模型推理能力,自洽性(Self-Consistency)通过集成多条推理路径提高准确性,以及ReAct(Reason+Act)模式用于构建能与外部工具交互的智能代理。当模型输出不符预期时,调试步骤包括检查Prompt本身、简化问题、提供示例、分步执行、调整模型参数以及外部验证,最终通过迭代优化来改进Prompt。

📚 **特定场景的Prompt设计**:针对RAG(检索增强生成)问答系统,Prompt应强调严格依据提供的上下文回答,并在信息不足时明确告知。在文本摘要场景下,新闻摘要侧重于5W1H和关键细节,而会议纪要则需要结构化输出,包含主题、讨论点、决议和行动项(负责人、截止日期),体现了Prompt设计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差异化调整。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更多AI大模型应用开发学习视频及资料,在智泊AI

面试资料较长,建议点赞收藏,以免遗失。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告诉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1. 什么是Prompt(提示词)?在AI大模型语境下,它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答案:  Prompt是用户提供给大语言模型(LLM)的输入文本或指令,用于引导和激发模型生成符合期望的输出。它的核心作用是与模型进行通信,将用户的意图、上下文、约束和任务格式清晰地传递给模型,从而“提示”模型产生高质量、相关且有用的回应。可以将其理解为模型的“编程接口”或“操作指令”。

2. 解释一下“Zero-Shot”, “Few-Shot” 和 “Chain-of-Thought (CoT)” Prompting的区别。

答案:

****** Zero-Shot Prompting(零样本提示):** 直接给模型一个任务指令,不提供任何完成任务的具体示例。完全依赖模型的内化知识和对指令的理解能力。****

示例:Prompt -> “将以下英文翻译成中文: 'Hello, world!'”

****** Few-Shot Prompting(少样本提示):* 在指令中提供几个输入-输出的示例(通常1-5个),让模型通过类比来学习并完成新任务。这有助于教会模型复杂或特定格式的任务。 *****

示例:Prompt -> “请将情感分类为正面或负面。

示例1: 电影太精彩了! -> 正面。

示例2: 我等得无聊死了。 -> 负面。现在请分类:服务非常周到。”

****** Chain-of-Thought (CoT) Prompting(思维链提示):  在Few-Shot示例中,不仅展示答案,还展示得出答案的推理步骤和逻辑过程。这尤其能提升模型在复杂推理(如数学、逻辑)问题上的表现。 ******

示例:Prompt -> “Q: 一个食堂有23个苹果,用了20个做午餐,又买了6个,还有几个?

A: 最初有23个,用了20个,所以剩下 23-20=3个。又买了6个,所以现在有 3+6=9个。所以答案是9。

Q: 房间里有10个人,走了4人,又来了5人,现在有几人?”

3. 什么是“指令微调”(Instruction Tuning)?它如何影响我们设计Prompt的方式?

答案:  指令微调是在预训练之后,使用大量(指令,期望输出)配对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训练的过程。它的目的是让模型更好地理解和遵循人类指令。

影响:  经过指令微调的模型(如ChatGPT、Claude)对Zero-Shot Prompting的能力极大增强。我们不再总是需要提供复杂的Few-Shot示例,模型就能很好地理解并执行“总结这篇文章”、“用Python写一个函数”等直接指令。这使得Prompt设计更倾向于清晰、明确的自然语言指令。

4. 设计一个高效Prompt的关键原则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答案:

5. 请优化以下Prompt:“写点关于人工智能的东西。”

原始Prompt分析:  过于模糊、宽泛,没有指定主题、长度、风格、受众或格式。

优化后Prompt示例:

“你是一位科技专栏作家,请为一位对AI技术感兴趣但非专业的大学生读者,写一篇关于大型语言模型(如GPT-4)如何工作的简短科普文章(约500字)。文章应通俗易懂,包含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核心概念,并以Markdown格式输出,包含标题和段落。”

优化点:

6.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Few-Shot而不是Zero-Shot?请举例说明。

答案:  在以下情况下应优先使用Few-Shot:

任务格式非常特殊:  需要模型输出特定结构的数据,如JSON。

示例:将“姓名:张三,年龄:30,城市:北京”转换为JSON。提供示例:输入: 姓名:李四,年龄:25,城市:上海 -> 输出: {"name": "李四", "age": 25, "city": "Shanghai"}

任务定义模糊,难以用指令描述:  比如“写出有创意的产品标语”,提供几个“输入产品描述 - 输出标语”的示例比单纯指令更有效。

需要模仿特定风格或语调:  提供几个风格一致的示例,让模型模仿。

模型在Zero-Shot下表现不佳时:  作为提升模型表现的实用技巧。

7. 如何通过Prompt来控制生成文本的“创造性”和“确定性”?

答案:  虽然通常通过API参数(如OpenAI的 temperature和 top_p)来控制,但Prompt本身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8. 解释什么是“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Prompting,并说明它为什么有效。

答案:  CoT Prompting是一种通过提示模型模拟人类逐步推理过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Prompt中展示推理的中间步骤,而不仅仅是最终答案。

有效性原因:

9. 什么是“自洽性”(Self-Consistency)?它如何与CoT结合使用?

答案:  自洽性是一种对CoT的改进技术。它不再只生成一条推理链,而是让模型生成多条不同的推理路径(即多种“思路”) ,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从这些推理链产生的多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一致的答案。

结合方式:

    使用CoT Prompt让模型对同一个问题生成K次输出(每次输出都是一条完整的推理链+答案)。从这K个输出中提取出最终的答案。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作为最终结果。

10. 请解释“ReAct”(Reason+Act)模式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答案:  ReAct是一个将推理(Reasoning)  和行动(Action)  相结合的Prompting框架,用于构建智能代理(Agent)。

组成部分:

这个“思考->行动->观察”的循环会持续进行,直到模型得出最终答案。ReAct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模型与外部世界互动和获取实时信息的能力。

11. 如果一个模型的输出不符合预期,你的调试思路和排查步骤是什么?

答案:  我会遵循以下步骤:

    检查Prompt本身:  指令是否清晰?上下文是否充足?格式要求是否明确?是否存在歧义?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源。简化问题(简化Prompt):  尝试一个更简单、更核心的Prompt,看模型是否能正确响应。以此判断是基础能力问题还是复杂Prompt设计问题。提供示例(Few-Shot):  如果Zero-Shot不行,尝试提供1-2个完美示例,看模型能否通过模仿来正确输出。分步执行(Task Decomposition):  将复杂任务拆解,一步步问模型,看哪一步出了错。检查模型参数:  确认 temperature(创造性)等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对于确定性任务,应设置为0或较低值。外部验证:  模型输出的事实是否正确?是否需要通过RAG为其提供可靠的知识来源,而不是依赖其内部可能过时或错误的知识?迭代优化:  基于以上发现,逐步修改和优化Prompt,并进行A/B测试。

12. 在构建一个基于RAG(检索增强生成)的问答系统时,Prompt应该如何设计?

答案:  RAG系统中的Prompt核心在于让模型基于检索到的上下文回答问题,而非依赖自身知识。

关键Prompt设计模板:

“请严格根据以下提供的【上下文】来回答问题。如果上下文中的信息不足以回答问题,请直接回答'根据已知信息无法回答该问题'。

【上下文】:

{retrieved_context}

【问题】:

{user_question}

【回答】:”

设计要点:

13. 如何设计Prompt来实现“文本摘要”的功能?并针对“新闻摘要”和“会议纪要生成”两个场景给出差异化的设计思路。

答案:

通用摘要Prompt结构: “请为以下文本生成一个摘要:[插入文本]”

差异化设计:

新闻摘要:

重点: 提取关键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结果(5W1H)。

风格:客观、简洁、信息密度高。

示例Prompt: “你是一名新闻编辑,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新闻的核心事件,并再用100字补充关键细节。确保包含主要人物和结果。”

会议纪要生成:

重点: 识别讨论主题、达成的共识、待办事项(Action Items)、负责人和截止日期。

风格: 结构化、注重行动项。

示例Prompt: “你是一名会议秘书,请根据以下会议转录文本,生成结构化的纪要。必须包含以下部分:

    会议主题主要讨论点(列表)决议与共识行动项(清晰标注负责人和截止日期)。请使用Markdown格式。”

学习资源推荐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学习大模型,以下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将帮助你从不同角度学习大模型,提升你的实践能力。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更多AI大模型应用开发学习视频及资料,在智泊AI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Prompt Engineering AI大模型 LLM Zero-Shot Few-Shot Chain-of-Thought Instruction Tuning RAG 文本摘要 ReAct 自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