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最新模拟研究表明,若发生针对商业银行的挤兑,数字欧元可能导致高达7000亿欧元的银行存款流失,并使约12家欧元区银行面临流动性紧缩风险。此次研究旨在评估数字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在假设的“避险潮”情境下。模拟显示,若个人数字欧元持有额度上限为3000欧元,挤兑发生时,储户可能撤出6990亿欧元存款,这相当于零售活期存款的8.2%,对小型和零售银行影响显著。在极端情况下,部分银行可能耗尽法定现金缓冲。欧洲央行指出,持有额度限制是控制存款外流、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货币政策的关键。在正常经营情景下,存款流失将低于1000亿欧元,银行业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
🏦 欧洲央行模拟显示,在挤兑情境下,数字欧元可能导致大规模银行存款外流。研究假设若个人数字欧元持有额度上限为3000欧元,可能出现高达6990亿欧元的存款流失,相当于欧元区零售活期存款的8.2%。这种规模的存款转移将对银行的流动性构成严峻挑战,特别是对小型银行和零售银行而言,可能导致约12家银行面临流动性紧缩风险,甚至有银行耗尽法定现金缓冲。
⚖️ 欧洲央行强调,通过设定个人数字欧元持有额度上限是控制存款外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支持货币政策有效制定的关键措施。模拟结果表明,较低的持有额度上限(如500欧元、1000欧元或2000欧元)能够显著降低存款外流规模,从而减轻对银行业的影响。这为监管机构在数字欧元的设计和推出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 在正常经营情景下,数字欧元对银行存款的影响相对较小。模拟显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存款仅会流失逾1000亿欧元,并且银行业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此外,研究还提到,现金向电子支付的长期转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而有助于提升银行存款的稳定性,为银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路透社报道,欧洲央行最新模拟研究显示,在发生对商业银行的挤兑时,数字欧元可能导致多达7000亿欧元的银行存款流失,并使大约12家欧元区银行面临流动性紧缩风险。

本次研究是应欧洲立法者要求展开,旨在评估数字货币——即由欧洲央行担保的电子钱包——在不同情境下对银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假设性的“避险潮”。央行将数字欧元定位为摆脱美国主导支付方式的替代工具,但银行业及部分议员担忧,这将严重冲击银行现金储备。
模拟结果显示,若个人数字欧元持有额度上限设为3000欧元,一旦突发性挤兑,储户将从欧元区银行撤出6990亿欧元存款转入数字欧元。这相当于所有零售活期存款的8.2%,对小型市场银行和零售银行影响尤为显著。在该高度不太可能发生的情景下,被分析的2025家银行中,有13家会耗尽法定现金缓冲(以流动性覆盖率衡量)。央行也指出,这一数字可能被高估,因为未考虑部分储户拥有多个银行账户。
在“正常经营”情景下,储户不会充分使用数字欧元额度,银行存款仅会流失逾1000亿欧元,银行业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而且,现金向电子支付的长期转变趋势或能反而提升银行存款。
欧洲央行还对个人持有额度分别设为500欧元、1000欧元和2000欧元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存款外流规模会更低。央行强调,持有额度限制能够有效控制银行业存款外流,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并支持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此外,若额度为3000欧元,将使银行平均股本回报率下降30个基点,具体影响因国家而异。欧盟财长上月已就数字欧元推出路线图达成一致,但最终能否推出及额度限制仍需进一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