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10月10日 13:00
特斯拉“廉政版”Model Y引争议,配置缩水价格未达预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特斯拉近期悄然发布了Model Y和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即“丐版”),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现款车型相比,新发布的“丐版”车型大幅削减了多项配置,旨在降低成本并吸引更广泛消费者群体。然而,其定价并未达到许多人对“平价版”的预期,特别是Model Y的配置缩水幅度较大,如取消全景天幕、皮质座椅改为混搭材质、前备箱设计简化等,引发了“又贵又简陋”的质疑,甚至导致特斯拉股价下跌。相比之下,Model 3标准续航版的配置调整更为温和,降价幅度也更高,更受部分消费者青睐。此次新款车型的发布,被一些评论认为特斯拉在创新上有所退步,过于追求降本和利润率,而非持续引领技术和设计革新。

🚗 **配置大幅缩水,Model Y尤为明显**:新款Model Y标准续航版(“丐版”)在内外饰、舒适性配置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包括取消贯穿式头灯、全景天幕改为织物顶棚、皮质座椅改为混搭材质并取消通风加热功能、中控储物空间简化、扬声器数量减半等。前备箱材质和结构也进行了简化,增加了清理难度和潜在的暴露风险。这些变化旨在降低成本,但牺牲了用户体验的诸多便利性。

💰 **价格优势不明显,市场反应负面**:尽管被称为“廉政版”,但Model Y的起售价换算后并未达到许多人预期的“实惠”水平,降价幅度有限。与“车好价低”的期望相悖,其“又贵又简陋”的定位导致市场反应不佳,特斯拉股价在新款发布当日出现下跌,市值蒸发超4630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其产品策略的担忧。

🤔 **Model 3标准版相对合理,但Y型受期待更高**:相比之下,Model 3标准续航版的配置调整更为温和,保留了全景天幕等关键配置,且动力有所提升,降价幅度也更大,更符合“交通工具”属性。然而,作为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主力,Model Y的新款车型承载了更高的市场期望,其配置和定价策略的失误,被视为特斯拉在创新能力和产品定位上的一个“失望”信号,可能预示着品牌正在从创新驱动转向成本驱动。

💡 **创新精神的减弱与口碑收割的担忧**:文章作者认为,此次新款Model Y的设计和配置策略缺乏特斯拉以往的创新精神,更像是在现有设计上打补丁,而非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做法被比喻为“直播带货的网红主播”,过于执着于降本和利润率,可能是在收割过往积累的口碑,而非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作者期望未来国内上市时,特斯拉能有更具吸引力的定价策略。

以为是憋了个大的,结果却是拉了坨大的,特斯拉今年最重磅的新车:万众期待的 “廉政版” Model Y,说实话真的有些让人失望了。

就在昨天凌晨,特斯拉依旧是悄咪咪的在自家官网公布了两台新车: Model Y 和 Model 3 标准版( standard )的配置和价格。

已有车型的名字,也顺道被改成了 Model Y 和 Model 3 高级版( premium )。

俩车目前虽然还只是美国特供的车型,但根据此前上海超级工厂已经有部分测试车的消息,我猜测这两台新车大概率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上市

咳咳,为了不把大伙绕进去,我们今天统一把新出的这两台车称为丐版,而原先已有的车型统一叫做现款

跟我们能买到的现款相比,这俩丐版最大的变化就是砍掉了几乎所有能砍的配置,让本就被人们调侃是 “ 毛坯房 ” 的特斯拉 3&Y ,直接变成了 “ 茅草房 ” 。

虽然定位有些逆天,但原先人们对哥俩的期望其实非常之高。

毕竟你想虽然配置缩水了,可假设丐版的 3&Y 能定出一个非常实惠的价格( 比如 15 万人民币 ),那么靠着自己的品牌、设计和技术,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特斯拉可能真就可以在自己梦寐以求的平价纯电市场里头大杀四方了。

可事实是,在丐版 3&Y 官宣的 10 月 7 日,特斯拉的股价直接原地就跌了 4.45% ,蒸发了超过 4630 亿元的市值。

核心原因,就是和人们预想的 “ 车好价低 ” 不同,丐版的 3&Y 似乎更接近于  “ 又贵又简陋 ”

里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丐版的毛豆 Y 。

从特斯拉的美国官网上看,丐版毛豆 Y 的定价是 3.996 万美刀。参考现款 Y 的 4.499 万美刀,前者的价格降幅也就只有可怜的九分之一。

这换算到国内也就是降了 3 万,把毛豆 Y 的起售价压到 23 万,压根说不上便宜。

可在这个并不低的售价之下,是丐版毛豆 Y 堪称战损级别的配置大砍。

比较明显的,就是此前已经爆料过的内外饰变化。

比如现款 Y 上非常标志性的贯穿式头灯和反射式尾灯都消失了,变成了左右分体的头灯和类似毛豆 3 的贯穿式尾灯。

包围和轮毂的变化也同样非常大,前杠的形面和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朴素,车尾则在造型变化的基础上改变了后备箱门的结构,用上了老款 Y 同款的弧形玻璃。轮毂也从标配 19 寸变成了 18 寸。

丐版毛豆 Y 车里的变化则和车外同样巨大,之前的爆料几乎完全没有缺席。

比如最让人诟病的全景天幕取消了,变成了全织物覆盖的顶棚。全皮座椅也被取消了,变成了皮质和织物混搭的配置,并且取消了前排的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

中控的封闭式储物空间也没了,变成了下面这样的开放中央通道。扬声器的数量还砍了一半,从 15 个变成了 7 个。

再加上没了氛围灯、后视镜不能电动收回、后排屏没了、双层夹胶隔音玻璃同样也没了等等等等,丐版毛豆 Y 在配置上的缩水就差不多是这些了。

到这,绝对有兄弟会说感觉还行,降价 3 万还能接受。

那别急,逆天的还在后面。

在这些看得见的减配之下,丐版毛豆 Y 在看不见的地方缩水的其实更加严重。

最抽象的部分我觉得就是它前备箱开启后的区域了。大伙看这是此前毛豆 Y 打开前备箱的样子。

而这,是丐版毛豆 Y 打开以后的画风。

不仅前备箱本身的材质从之前防水的硬塑料变成了不防水的纤维复合材料,甚至就连边上的塑料覆盖件特斯拉都省了,直接就让前舱的结构这么敞开放着。

这大隔音棉就这么露在外头,真就有种底裤走光的感觉。

而只要你是常在露天停车的兄弟,就肯定知道这个设计有多难受。

但凡落在车上的叶子多一点,在打开机盖的时候都会咔咔往里掉。有覆盖件的时候尚且如此,我是真不该想这个四面漏风的前舱清理起来会有多费劲。

再就是取消了全景天幕以后,大家都以为丐版毛豆 Y 的车顶会变成油车上常见的铝制封闭车顶。

但事实是,丐版 Y 的车顶材质依旧是玻璃的。之所以车里看着没有天幕,是因为特斯拉在生产的时候直接在玻璃车顶下面加了个织物顶棚。

真的,我愿意将其称为汽车工业史上最神人的设计。

明明用上了玻璃和织物的组合,在结构上却完美避开了玻璃透光、顶棚隔热的优点。反过来,因为玻璃材料降本的关系,这个设计反倒变成了玻璃不隔热、顶棚不透光的缺点集合体。

感觉特斯拉的产品经理们,脑袋有点尖尖的了。

虽然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那就是从全玻璃车顶修改到封闭车顶,需要的模具和验证费用会形成额外的成本。

用更便宜的玻璃配合织物顶棚效果其实一样,并且对特斯拉来说花费更低。

但这种在旧设计上打补丁的做法,颇有种往 bug 代码里加上更多代码打造屎山的感觉。

别急,还没完。

在现款的毛豆 Y 上,后排座椅的中间可以像这样放倒下来变成一个扶手加杯架。

相比很多带屏幕的后排扶手这个方案其实已经非常简约了对吧。

然而在丐版毛豆 Y 上,后排杯架却变成了这个样子:直接用椅背挖个洞当扶手,实在是和舒服联系不到一块去。

咱就是说,没有杯架其实可以就不放杯架的。

再加上丐版毛豆 Y 虽然是电动调节座椅,但是因为调节的按钮都被阉割了,人们只能从屏幕上调节座椅的位置。

我对这台车的评价是如果不是它还能用上满血的 FSD ,它真就只是一台能正常开的电动汽车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吸引人下单的部分,包括价格。甚至还在此基础上,牺牲了许多人们用车时最基础的便利性。

相比之下,丐版的毛豆 3 就正常了很多很多。

外观和内饰相比现有的车型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看不见的地方,变化也没有丐版毛豆 Y 那么夸张,只是在配置上做了一些删减。

比如电池包变小了、没有了前排座椅通风和后排座椅加热、座椅也变成了织物和皮质混搭、后排屏幕没了、方向盘变成了手动调节、双层夹胶玻璃只有前排才有等等。

很明显,它的减配幅度完全没有丐版毛豆 Y 那么大,甚至还保留了全景天幕,就连驱动电机的功率都比现款车型更高。

最最重要的是,它的降价幅度还比丐版的毛豆 Y 要高,3.699 万美元的价格相比现款愣是降了 5500 刀。对应的降幅放到国内,就是 20 万左右。

说实话,就我个人而言,丐版毛豆 3 相比丐版毛豆 Y 其实更有吸引力。

因为它不仅降价了,还把很多舒适配置的成本都挪到了电机和电池上,真就是一台交通工具属性更强的电动汽车。非常适合喜欢特斯拉的品牌、毛豆 3 的设计、也只是买一台电车来代步的兄弟们。

但很明显,毛豆 Y 作为特斯拉如今的全球销量担当,丐版新车的上市是远比毛豆 3 更被人寄予厚望的。

然而结果是,新车的配置放在 20 万价位并没有任何优势,新车的定位放在任何一个主要市场都不能给人一种 “ 它能 Carry 特斯拉 ” 的感觉。股价的应声下跌,也就可以预见了。

而作为一个曾经很佩服马斯克产品定位能力的人,脖子哥对这回丐版毛豆 Y 的官宣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要知道,之前特斯拉对于新车上的创新,是有着极其强烈的执念的。几乎每一款车在新推出的时候,无论是技术还是设计,总会伴随着或大或小的创新。

就比如毛豆 S 第一次让全触屏交互进入人们视野,比如毛豆 3 第一次把集中式的域控做到了量产,还有 Cybertruck 第一次用上了 48V 的低压架构,以及毛豆 Y 第一次量产了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即使是马斯克投身政治,无瑕顾及新车研发,焕新版毛豆 3 和毛豆 Y 也依旧能给出屏幕换挡、纯视觉雨量感应、反射式尾灯这种争议很大的新设计。

虽说上头这些并不是全都好用,甚至在实践里被证明是不太正确的。但我觉得它们至少代表了特斯拉对怎么造车、造什么车是有自己的想法在里头的。

对于一个曾经领导过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的品牌来说,有想法,我觉得恰恰是最重要的。

反观这回的丐版毛豆 Y ,我不知道有多少兄弟在看完文章以后,依然会觉得它是一台非常值得买的车型。

但对我而言,此时的特斯拉像极了起号成功以后转型直播带货的网红主播,不仅少了之前创新的那股劲,还对降本和利润率有着近乎不理智的执念。

马斯克只是转发了新车发布的消息而没有进行任何评论

本质上,是在收割自己此前积累下来的口碑。

只能希望等到丐版 3&Y 正式在国内上市的时候,特斯拉能够想想清楚,多发挥发挥自己国区定价远低于海外的优良传统了。

不然可能真得考虑考虑,把已经埋了的 Model 2 老祖再请出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差评X.PIN”,作者:脖子哥,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斯拉 Model Y Model 3 电动汽车 新车 配置缩水 降价 市场反应 创新 Tesla EV New Car Feature Reduction Price Cut Market Reaction Innov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