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卡,但是要排队,很多开发和测试不方便(租卡迁数据更不方便)。计划配一台家用的 AI 开发机,主要是跑 7B-32B 的 LLM 。因为住在租的房子里,所以对噪音和散热比较敏感。目前预算先上一张卡,未来可能升级双卡。现在对 GPU 的选择非常纠结,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一、GPU 选择:核心纠结点
选项 A:魔改版 RTX 4090 48GB
优点:显存巨大 (48GB)多卡兼容性:wsl2 下似乎可以多卡?只需要消费级主板?顾虑:散热/噪音:涡扇版据说噪音巨大,不适合家用。可能要三风扇或水冷版。水冷长期可靠性(漏液风险)没底。质保风险:没有官方质保,完全依赖店铺。看到有人炸缸,店铺进行了更换,但需要提供温度记录之类。
选项 B:RTX 5090 32GB
优点:性能更强:下一代架构,核心性能肯定提升巨大。家用友好:散热和噪音控制肯定比魔改方案好,适合家庭环境。顾虑:显存稍小 (32GB)兼容性:看到有说法是“老模型可能用不了”多卡兼容性:wsl2 下好像完全无法兼容多卡。且需要服务器级主板
我想问的问题:
- 为了处理 32B 模型,48GB 显存的优势是否大到值得去承担魔改卡的散热、噪音和质保风险?有没有用过这类魔改大显存卡的兄弟,能分享一下实际的稳定性和使用体验吗?后续希望可以直接在原机器上直接加卡,拓展成双卡。最好是 win 下能用,实在不行就换 ubuntu 系统。这种情况下 5090 和 4090 改哪个合适一点?
二、主板考量:未来可能升级双卡
想问的问题:
- 如果未来要上双卡(无论是两张 4090 还是 5090 ),主板选择上有什么关键点?我看到一个说法是“5090 双卡需要两个 PCIe 5.0 插槽”,这个是必须的吗?还是说带宽足够的 PCIe 4.0 主板(比如能支持双 x8 模式)就够用了?除了带宽,主要是不是应该关注两根 PCIe x16 插槽之间的物理空间,以保证两张卡的散热?
感谢各位的宝贵时间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