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点评:习近平主席宣布,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我国进一步提升国家自主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同时也将有力推动国内发展绿色转型,对经济社会诸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2.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并致辞指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点评: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发展合作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中国在世贸组织的相关举措,是中方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内容,其将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注入强心剂。 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已“箭在弦上”,重点投向新兴产业。点评:根据证券时报,随着各地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不断“剧透”,初步规模5000亿元,支持项目涵盖八大领域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细节愈发清晰。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设立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当前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增大,新一轮稳增长措施加速出台,新型政策金融工具着眼于今年末明年初的稳增长、扩内需工作,将对四季度经济形成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