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集团宣布重大战略调整,放弃自主研发软件,将旗下软件子公司CARIAD的定位从核心开发者转变为合作伙伴协调者。此举标志着前CEO赫伯特·迪斯推动的“软件定义汽车”计划遭遇重大挫折。CARIAD长期面临巨额亏损,已成为集团的“财务包袱”,2021-2022年累计亏损达34亿欧元,2024年运营亏损高达24亿欧元,直接导致集团利润大幅下滑。新任CEO奥博穆明确表示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并迅速构建跨区域合作网络,例如与中国小鹏汽车合作,计划采用其驾驶辅助系统。在新战略下,CARIAD将专注于维护现有平台稳定运行,并协调整合外部合作方(如小鹏、Rivian)的系统。
🚗 大众汽车集团放弃激进的软件自研路线,将CARIAD定位从“核心开发者”转变为“合作伙伴协调者”,标志着其“软件定义汽车”战略的重大调整。这一转变源于CARIAD长期面临的巨额亏损,已成为集团的沉重财务负担,严重拖累整体业绩。
📉 CARIAD部门持续高额亏损,2021年至2022年累计亏损高达34亿欧元,仅2024年运营亏损就达到24亿欧元。这直接导致大众汽车集团2024年税后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0.6%,凸显了自主研发软件的巨大成本和风险。
🤝 新任CEO奥博穆采取务实策略,强调与外部建立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大众已积极搭建跨区域合作网络,例如与中国车企小鹏汽车达成协议,计划直接采用其驾驶辅助系统,并计划于2026年在华推出搭载该系统的车型,显示出对外部先进技术的整合意愿。
🔄 在新的战略框架下,CARIAD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它将不再承担核心软件开发任务,而是专注于维护现有软件平台的稳定运行,并充当协调者,负责将小鹏、Rivian等外部合作伙伴开发的先进系统有效整合到大众旗下的各个品牌车型中,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定位调整。
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调整:彻底放弃软件自研路线,并将其旗下软件子公司CARIAD的定位,从“核心开发者”降级为“合作伙伴协调者”。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大众软件战略的全面转向,更意味着前CEO赫伯特?迪斯曾全力推动的“软件定义汽车”计划,在历经数年实践后遭遇重大挫折。

大众此次战略转向,根源在于CARIAD长期面临的严重经营与技术困境,其高额亏损已显著拖累集团整体业绩。据财报数据显示:
2021年至2022年,CARIAD累计亏损额接34亿欧元;仅2024年一年,该部门的运营亏损就达24亿欧元。
而软件业务的持续失血直接影响集团盈利,2024 年大众汽车集团税后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0.6%,而CARIAD成为公认的“财务包袱”。
2022年,奥博穆接任大众集团CEO,面对CARIAD的烂摊子,他迅速启动战略“纠偏”。他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我们不希望、也没有能力完全依靠自己完成所有软件研发,我们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 这一言论正式奠定了大众软件战略从“自研”向“合作整合”转向的基调。

此后,大众迅速搭建起跨区域合作网络,比较让人所熟知的就是与中国车企小鹏汽车的合作,计划直接采用小鹏的驾驶辅助系统,并推动该系统在2026年搭载于大众在华推出的新车型上。
在这一新战略下,CARIAD的角色彻底转变:不再承担核心软件开发任务,而是聚焦两大职能:一是维护大众现有软件平台的稳定运行,二是作为“协调者”,将小鹏、Rivian 等外部合作方开发的系统整合到大众旗下各品牌车型中,从“主角”退为“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