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10-03 07:04 上海
幸福不在下一站,就在今天
「配图摄影 by 张辉」
最近在听台大教授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讲座(微信读书上的有声书,是他讲座的现场录音。同名纸质书我也在看,二者都很推荐),听到一句话,深以为然:
千万不要把未来的结果当做一个目的,而把你现在的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当做一个手段或工具,这是基本的原则。你现在生活的每分每秒就是一切。你如果现在不能快乐,你说你将来怎么样快乐,我们很难相信。
我由此想:目的与手段要分清。我们常犯的错误,是把今天当作某个「更好明天」的过渡。比如:现在要好好学习,辛苦一些,等考上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继续寒窗苦读,等毕业就好了;毕业后努力工作,等挣到足够的钱就好了;有了钱,买房、结婚、买车、旅行……好像「好起来」的日子总在下一站。
类似的,财务自由也被许多人设成了最终目的,而当下的每一天都沦为手段。为了那个目标,我们拼命赚钱,不敢花钱;如果我们理解了投资的价值,便更不敢花,生怕每一块钱失去了未来可能的复利回报。
这种「为了明天牺牲当下」的观点长期存在,比如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常说:「我们现在为你的教育,牺牲自己的生活,是为了你将来过得更好。」
如此这般,我们把一个个当下变成了通往未来幸福的「路费」。问题是,这种自我PUA式的生活,会让人长期不快乐、不幸福。我们是否真的能用当下的不快乐、不幸福去换取未来的快乐与幸福 —— 这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
回望成长的轨迹,我们一路「苦读—升学—就业—攒钱」,把每一个今天都押注在某个并不清晰的「未来某一天」。我们幻想:等那一天到来,生活就会豁然开朗,之前吃的苦都变得有意义。我如今四十多岁,听过太多类似的说法,可事实是——那一天从来没有如约而至。而现实却一再提醒我:如果我们习惯于把今天当手段,很难在明天忽然学会把生活当目的。
所以,现在的我,更愿意去践行「每一天都要快乐」。
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每年都会长途自驾。我尤其喜欢「徽州」,这里有让我魂牵梦绕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氛围。我是如此喜欢这里的自然和乡村,以至于每年去都不厌烦,每年都有新的发现。
但四十岁开头的这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工作、疫情、生育等),我很少再长途自驾,更未曾到过徽州。最近一两年,终于有所转机,去年开始恢复长途自驾,这次国庆节更是找到了去徽州的机会。
这个假期,孩子提前几天放假、也提前几天收假,我便顺势找了个「正当理由」,请了几天假,带家人自驾去一个过去经常去的地方:「徽州」。
不过这次依然有挑战:工作上仍有重要事项需要持续跟进,怎么兼顾?我做了一个小尝试:每天晚上8点到10点,与同事开会,处理工作;清晨6点到8点独自思考,把必要事项交接清楚,同事白天接力推进。我白天全心开车、陪伴家人,晚上10点到12点研究路线,做第二天的行程规划。
看上去很忙,但我很开心——终于又能来一场像样的长途自驾。在看似忙碌的日程中,我依然能找到时间旅行、摄影、做自己,不亦乐乎。
我越来越相信:人生由无数个「当下」拼起来。如果我们真心期待一个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学会抓住每一个当下。对于当下,合适的态度只有三种:接纳、享受、热忱。若做不到其一,就该自问:是不是又把当下变成了通往某个目标的手段,把它当成障碍,甚至敌人?
愿我们每个人,把每一天都当作目的,而非通往未来的手段。努力在每天都快乐、幸福,找到意义感。
祝大家假期快乐!
相关文章:对话实录(下):每个人应该成为自己的哲学家
上一篇:30多岁有特殊意义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很多人习惯把今天当作通往未来的手段,认为只有等到某个节点,人生才会真正「好起来」。可是,如果我们无法在当下找到快乐与意义,就很难在未来学会幸福。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人生的目的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让此生更有价值与成就?
在这期语音中,辉哥会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最新体悟,也会分享王阳明、稻盛和夫这些哲人的智慧。他们的思想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人生并非要等待未来某一刻才开始,而是由一个个当下组成。如何看待当下,如何活在当下,决定了你是否能走出迷茫,逐渐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如果你正在经历困惑、怀疑,甚至对现状感到失望,本期语音或许能带给你希望与力量。我们还借助AI整理了PPT和文字版本,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实践其中的思考。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
(辉友如是说…)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