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10月09日 14:06
歼16成功驱离外军隐身机:一次成功的空中较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央视《必胜》节目披露,我军歼-16战机成功驱离了擅闯我空域的外军隐身飞机。此次事件展现了我军在反应速度、态势感知和空中格斗能力上的显著提升。通过对战役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军飞行员能够准确判断对方意图,并能在发现距离足够远的情况下,以积极的迎头态势应对,有效压制了对方的隐身优势。尽管外军隐身机试图利用僚机协同战术进行反击,但我军飞行员凭借高超的机动技巧,成功化解了威胁,实现了“一锁二”的战术目标。此次事件不仅是中国空军实力的体现,也为未来空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 **精准态势感知与快速反应**:我军歼-16战机在面对外军隐身机的挑衅时,能够迅速掌握对方的批次、数量、航速、航向和高度等关键信息,准确判断其作战意图。这种高水平的态势感知能力,意味着我军的空情掌握同样精确且连续,为有效应对提供了先决条件。

⚔️ **积极的迎头对抗与隐身优势的削弱**:报道指出,我军飞行员能够与对方进行迎头对抗,这表明我军的发现距离足够远,拥有充足的处置时间。同时,这也暗示了对方的隐身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或者未能利用隐身能力占据有利战术位置。这种积极的对抗策略,可能出乎对方意料,并有机会压迫对手犯错。

🔄 **高超的机动协同与反制能力**:在面对外军僚机试图利用战术分离来创造射击机会时,我军歼-16飞行员展现了高超的“HI-YOYO”高位综合机动能力,成功迫使敌僚机冲前,并在关键时刻完成了“一锁二”的操作,即在锁定敌方长机的同时,也掌握了敌僚机的动向。这体现了我军飞行员在复杂空战环境下的应变和反制能力。

原创 航空小筑 2025-10-04 00:02 广东

        在央视《必胜》系列节目中,爆出了我歼16拒止驱离外军隐身机的惊人消息。根据此次对李超大校的访谈所透露的信息,也做一点猜测(强调)

        1,关于领海线

        这个吧,宣传语言,要去咬文嚼字就没意义了。身后的确是领海线,但身后多少公里不知道。类似的可以参考那句著名的“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因为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克洛奇科夫说这话的时候,身后的确是莫斯科,但莫斯科在他身后80公里外。

        同样的还有中国近海。

        所谓近海,定义范围是多少?那要是照着这句话,射程之内都是近海?

        所以宣传的话,不必较真。

        2,反应速度与态势感知

        外军:

        要挑衅也得找到人才行。既然是直冲我们的巡航飞机,那就说明外军对该空域空情是掌握了的,至于信息来源是预警机还是离岛雷达站,这个尚不得而知。

        我军:

        能够判明对方的作战意图,意味着我们的空情掌握同样准确而且连续,包括对方批次、数量、航速、航向、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判断对方意图——话说通过这个描述,没有感觉到隐身机的优势或者压力,感觉跟普通三代机没什么差别一样。

       重点是这句话:

        能够跟对方打迎头,说明:1)发现距离足够远,有充足的处置时间;2)对方隐身优势没有得到体现,或者说没能利用隐身占据有利战术位置。

        当然也有说法,说可能外军挂了龙勃透镜。这次有没有挂,不知道。但是可以看看去年8月22日在嘉手纳迫降的这架F-22有没有挂。

         

        3,机型

        其实就是个二选一,F35或者F22。从部署时间来说,都有可能。

        24年4月轮换部署

        夏威夷的19/199中队F22

        阿拉斯加的354联队F35

        24年8月临时部署

        阿拉斯加325联队和弗吉尼亚1联队F22

        24年11月轮换部署

        525/90/302/27 4个中队的零碎凑成一个中队规模的F22

        犹他州388/419联队(共享机队)的F35

        24年12月起,取消隐身飞机单位轮换部署嘉手纳,以不定时特遣队形式临时派驻该基地。

        不过重点是这一句,看起来F22的嫌疑较大。

        4,交汇锁定

        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

        1)双方第一次交汇就直接进入单环,否则不可能锁定

        2)首选单环战,意味着咱们的飞行员是抢攻型,一开始就发挥最大性能优势压迫对方,即使不能一下取得优势,也要增大对手在应对中犯错的可能。特别是以歼16干这事儿,估计也是出乎对方的意料。

        3)不能唯参数论。所有公开的飞机性能参数,哪怕是手册,所表现的也就是一个点,最多是包线图表现的一个面。而真实的飞机性能是一个立体形状。以点带面,以面带形,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

        5,敌僚机动向

        这个其实算耍无赖了。以歼16挂载的PL10四代弹来说,一旦双机交汇,是没有脱离窗口的。用武侠的话来说,要战至一方倒下为止。敌僚机这么干,无非就是吃准了非战时不可能开火,所以才能强行脱离。

        当然,如果不考虑耍无赖的话,敌僚机的应对算是外军标准的2V2战术。即长僚机以水平/垂直/综合机动各自分离,引诱对方双机组分散,然后为友机创造射击机会。

        在第二次锡德拉湾空战中,F14双机就是以此分离苏22机组,然后以水平盘旋决胜(之所以是水平盘旋,原因就在于F14A那坑爹的TF30发动机不给力)。

          而在90年代对F16/MATV进行空战测试时,美国空军也采用了类似的战术:以长机引诱F16/MATV,而让僚机占据高位以便在战斗中获得优势——同时还根据战斗机战术手册进行交战。他们的策略是当F-16/MATV与其前方的入侵者交战时,从上方实施攻击。

        所以在后续的模拟当中,我会假定敌僚机脱离后拉斜斤斗以占据高位,然后尝试从后方锁定我歼16长机。

        6,大致过程模拟(无依据瞎猜)

        演员表:

        歼16长机——夔龙B(说海东青也行)

        歼16僚机无任何信息,不出场

        敌隐身机——歼20矢量版        

        t0,入场

        t1,交汇,直接进单环,敌僚机准备分离拉开

        t2,歼16进入敌长机4点位置,可以认为锁定

        t3,敌僚机从侧后接近歼16长机,试图锁定

        t4,歼16拉起做桶滚,迫使敌僚机冲前。就整套动作而言,个人感觉就是高位综合机动,即西方所谓的HI-YOYO。

        t5,高位综合机动末端,敌僚机冲前,敌长机原本就在前面,歼16完成一锁二操作。

        再次强调,以上模拟只是根据央视访谈的只言片语+想象而成,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请勿当真!只当饭后谈资,一笑便罢。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歼16 隐身飞机 空中驱离 态势感知 空战 J-16 Stealth Aircraft Air Interception Situational Awareness Air Comba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