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影 2025-10-09 08:45 上海
安小圈

🍽️ 预制菜模式在网络安全行业对应标准化安全产品和通用安全服务,适合中小企业和政府等广泛市场,但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容易沦为合规工具而非安全工具。
🍲 定制菜模式在网络安全行业意味着基于客户业务的方案设计、结合现状的防护落地、动态演进的安全运维,能真正解决企业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安全问题,带来高附加值。
🤝 网络安全行业目前困境在于“预制菜”模式泛滥,低价竞争导致厂商利润空间被压缩,客户也未能获得真正的安全,形成恶性循环。
💡 定制化安全方案的价值在于能真正解决企业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安全问题,甚至帮助企业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品牌信誉,客户愿意为价值付费。
🚀 网络安全行业应从“预制菜”引向“定制菜”,以客户为中心,全链条覆盖,行业化深耕,技术与服务结合,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承影 2025-10-09 08:45 上海
安小圈
最近,“预制菜”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西贝和罗永浩的争论,把一个餐饮行业的细节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支持预制菜,认为它能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也有人坚持定制化、手工化的餐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质、健康与口碑。
其实,这个争论放在网络安全行业,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安全产品和服务,到底应该像预制菜一样标准化、规模化,还是像定制菜一样因需而异、量身打造?这是摆在企业、厂商和用户面前的核心问题。
本文尝试用“定制菜”VS“预制菜”的视角,来探讨网络安全行业的定位与发展。
预制菜的逻辑:规模、成本与速度
预制菜的优点很明显:
规模效应:一次研发,多次复制,降低边际成本。
交付效率:标准化流程,客户拿来即用,缩短决策周期。
快速迭代:基于统一产品快速更新,提升覆盖面。
放在网络安全行业,预制菜对应的是:
标准化安全产品 —— 各类防火墙、WAF、EDR、SIEM 等,开箱即用。
通用安全服务 —— 年度渗透测试、等级保护测评、合规咨询。
模板化交付 —— 基于标准需求文档,套用固定方案。
这种模式适合广泛市场:中小企业缺乏专业团队,需要低成本、安全合规的一站式产品;政府、行业监管要求“有”安全措施,厂商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即可满足。
然而,预制菜的最大问题也很明显: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安全威胁是动态的、差异化的,黑客不会按照“标准模板”攻击企业。当所有企业都使用类似的产品,攻击者只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就能批量复用攻击手法。结果就是:
● 产品沦为“合规工具”,而不是“安全工具”;
● 企业买了预制菜,但仍然被攻击;
● 厂商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被压缩。
这就像消费者面对预制菜时的心态:吃得出是工业化的味道,自然不会愿意为其支付溢价。
定制菜的逻辑:价值、差异化与信任
定制菜的优势在于:
● 差异化服务:每一份菜都是根据客户口味量身定制,独一无二。
● 高附加值:客户为健康、品质、体验付费,不在乎高价格。
● 口碑与信任:通过社群化、个性化的服务,形成长期客户关系。
放到网络安全行业,定制菜意味着:
基于客户业务的方案设计 —— 不是卖“防火墙”,而是先理解企业业务流程、核心资产、合规要求,再提出安全架构。
结合现状的防护落地 —— 有些客户重点在内网终端,有些客户重点在数据保护,有些客户重点在合规审计,方案需要灵活调整。
动态演进的安全运维 —— 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随企业发展、技术演进持续迭代。
价值导向的交付 —— 不拼硬件性能参数,而是拼“帮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种模式有点像社群定制餐饮:客户愿意为健康、卫生、体验买单,而不是只看价格。定制化安全方案的价值就在于,能真正解决企业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安全问题,甚至帮助企业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品牌信誉。
网络安全行业的现实困境:白菜价的预制菜
遗憾的是,当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大部分仍然停留在“预制菜”模式:
● 市场上充斥着同质化严重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态势感知产品;
● 服务商以低价竞争,甚至“赔本赚吆喝”;
● 客户购买安全产品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合规,而不是为了真实安全。
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 客户认为安全产品没有价值,不愿付费;
● 厂商只能降低价格抢单,利润空间被压缩;
● 缺乏资金和动力去做研发和定制服务;
● 市场逐渐被“白菜价”的预制菜填满。
最后的结果是:客户没得到真正的安全,厂商也没有健康的商业模式。
这就像餐饮市场,如果所有饭店都在卖价格低廉的预制菜,消费者迟早会失望,整个行业口碑也会崩塌。
为什么网络安全需要“定制菜”?
攻击者不会照搬教科书,他们会根据行业特性、企业系统弱点,定制化攻击方案。例如,制造业更容易遭遇知识产权窃取,金融业更容易遭遇欺诈攻击,政府部门更容易成为APT目标。预制化产品往往无法精准应对。
一家互联网公司和一家电力公司,业务系统完全不同,攻击面也完全不同。即使使用相同的安全产品,防护重点也应截然不同。
很多企业买安全产品只是为了“过等保”“满足检查”,但实际的安全效果并不理想。定制化的安全方案不仅考虑合规,还要考虑业务连续性、数据保护和未来发展。
就像定制餐饮客户愿意为健康、安全付出更高价格一样,真正重视安全的企业(金融、能源、政府等)愿意为定制化安全方案买单。关键是厂商能不能把价值说清楚、做出来。
定制菜的实现路径
那么,如何把网络安全行业从“预制菜”引向“定制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以客户为中心
不再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先理解客户业务,再匹配安全能力。
全链条覆盖
从咨询、设计、开发、实施到运维,形成完整闭环。不是卖一个设备,而是卖一套持续演进的防护体系。
行业化深耕
针对不同行业(金融、电信、能源、制造),形成差异化的定制方案库,做到“千人千面”。技术与服务结合
技术产品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服务交付能力,包括攻防演练、威胁情报、应急响应等。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不追求一次性销售,而是成为客户的“安全顾问”,像医生一样长期陪伴。
案例对比:预制菜 vs 定制菜
预制菜模式
某中小企业购买了一套“标准防火墙+杀毒+EDR”产品,结果发现内网依然频繁中毒,业务系统被黑客勒索。原因在于:产品没有结合实际场景部署,漏洞管理也未跟进。
定制菜模式
某制造业客户与安全厂商合作,先梳理业务流程,识别关键资产,再定制化部署防护措施:研发数据加密、生产控制网隔离、外包供应链风险评估。结果企业不仅减少了攻击面,还提升了与海外客户的合作信任度。
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预制菜便宜但治标不治本,定制菜虽然成本更高,但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价值。
未来趋势:定制菜与预制菜的结合
当然,现实中也不能完全否定“预制菜”。在一些场景下,预制化安全产品仍然有价值:
● 中小企业的基础防护,需要低成本、标准化的安全产品。
● 合规要求的通用措施,如日志留存、流量监控、漏洞扫描。
但行业未来的趋势是:
● 基础安全 = 预制菜,解决普遍需求;
● 核心安全 = 定制菜,解决关键问题。
换句话说,厂商应该在“预制菜”中提供基础能力,而在“定制菜”中创造差异化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走出白菜价困境,回归安全本质
预制菜还是定制菜?答案不是“二选一”,而是要明确什么是基础,什么是价值。
网络安全行业如果继续陷入低价竞争,只会沦为“白菜价”的预制菜市场,既没有利润,也没有安全。而唯有走向“定制菜”,才能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建立长期信任,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就像餐饮市场一样,真正能留下来的,不是拼价格的“快餐店”,而是能做出口碑的“好厨师”。
【内容来源:兰花豆说网络安全】
中国联通DNS故障敲响警钟:DNS安全刻不容缓
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信息报送系统填报说明(第一版)全文
【干货】2024 攻防演练 · 期间 | 需关注的高危漏洞清单
攻防演练在即,10个物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红队视角!2024 | 国家级攻防演练100+必修高危漏洞合集(可下载)
【攻防演练】中钓鱼全流程梳理
攻防演练在即:如何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2025】常见的网络安全服务大全(汇总详解)
AI 安全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V1.0)》(征求意见稿),附下载
5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